分享

最受欢迎的日本家庭用车 国内基本没听说过

 真友书屋 2015-01-09

来日本的人会发现,日本大街上跑得最多的,不是A0级小车,也不是紧凑级,更不是B级,而是在国内几乎见不到“轻自动车”。日本的轻自动车有非常明显的标志:车牌是黄底黑字(一般普通车是白底绿字)。

图1.日本街头随处可见的轻自动车

日本本土的吉姆尼,最常配置的柴油发动机仅有0.66L。

图2.日本本土吉姆尼

1、日本轻自动车所占比例

为什么说在日本销量最大的是轻自动车了?请看下面2014年3月日本轻自动车所占比例图。

图3.日本各县轻自动车所占比例

截止2014年3月,日本全国轻自动车的保有比例为37.9%。其中,保有比例最低的北海道为30.7%,虽然比例最,但北海道低轻自动车的保有台数却居全日本第4位(毕竟面积大)。保有比例最高的冲绳,轻自动车占 55.3%。此外,全日本有10个县的轻自动车保有比例都超过了50%。

北海道的轻自动车保有比例低,主要原因是因为冬季时间太长(相当于中国东北),雪地路面不适合排量不到660cc的轻自动车运行。而东京、大阪附近这两个日本最大的经济圈,轻自动车保有比例也只有30%左右。原因在于轻自动车对有钱的富裕阶层吸引力还是很小。

2、什么样的车算轻自动车

汽车厂家要宣称自己造的是轻自动车,必须满足日本政府关于轻自动车定义的规定。轻自动车的必要条件:

全长 3,400mm以下,全宽 1,480mm以下,全高 2,000mm以下;

排气量660cc以下;

定员 4人以下;

载货重量350kg以下。

超出以上任何一个条件,都不能作为轻自动车登记,只能作为普通车登记。像下面的两种配制的进口Smart,因为排量超限,后面一辆悬挂白色车车牌(普通车),而前面小排量的Smart可挂黄色车牌(轻自动车)。

图4.轻自动车Smart

虽然轻自动车挂的是黄色号牌,但是,在日常使用上和挂白色号牌的普通汽车没有任何区别。同样可以上高速,同样可以进首都。

3、为什么在日本轻自动车大受欢迎

第一个原因就是价格,不光是车辆本身的价格,与车辆相关的各种税、保险、年检等都要便宜很多。轻自动车的价格主要集中在80万150万日元这个区间(相当于5万9万人民币)。而最便宜的1.3L乞丐版飞度也要130多万日元。日本刚毕业本科生的平均工资为20多万日元/月,也就是说全款购车也只要半年工资。

第二个原因是因为轻自动车车身小易操作,日本的道路大多非常狭窄,尤其是在居民区,对于家庭主妇和老人来说,又便宜又好开的代步车才是最实用的。同时日本多山地,即使高速公路限速也在100km/h,因此,小排量的轻车应付日常驾驶完全没问题。

第三个原因是燃油经济性好。厂家公布的最大值为3L/百公里,实测百公里油耗也就5L左右。如下图,日本某网站公布的油耗,第一名的斯巴鲁实测油耗24.47km/L,第二名为铃木,第三名为大发。

图5.轻自动车油耗排名

第四个原因,也可能是日本独有的原因。日本家庭通常是丈夫上班养活全家,老婆则在家带孩子。丈夫上班把车开走后,家里一大堆活要做,没车的主妇很不方便。因此,便宜好开的轻车成了家庭第二辆车的首选。(顺便说一句,日本家庭第一辆车MPV往往是首选)

图6.日本家庭车

4、日本轻自动车的发展历程

黎明期:1949年7月,日本运输省发布车辆规则,将车分为轻自动车、小型自动车、一般自动车和特殊自动车。规定轻自动车长2.8m、宽1m、高2m,4冲程发动机排量150cc以下。1950年7月,规定长3m、宽1.3m、高2m,4冲程发动机排量300cc以下。

普及前夜:1951年8月,将4冲程发动机排量限制提高360cc。当时,位于名古屋的中野自动车工业生产了日本第一辆四轮轻自动车(名字叫:オートサンダル,总共卖了200台)。

大厂参与:1955年,铃木的スズライト开卖。1958年,斯巴鲁的360开卖产,此后的12年间斯巴鲁360卖了39万多台,算是最先取得成功的车型。

图7.铃木的スズライト

图8.斯巴鲁360

黄金时期:1976年1月,新规规定轻车长3.20m、宽1.40m、高2.00m以下,排量550cc以下。期间大发、铃木、本田都推出了畅销车型。

图9.铃木Alto(国内叫奥拓)

图10.本田Today

图11.大发Mira

现代:1990年1月,新规规定长3.30m、宽1.40m、高2.00m以下,排量660cc以下。1998年,长度放宽到3.40m,宽度放宽到1.48m。

(注:以上内容参考维基百科)

5、安全性

小型车的安全性一直是一个很难回避的话题。轻车的发展过程中也一样,由于车身结构和成本控制的原因,日本轻自动车的安全性在上世纪90年代越来越受到日本社会的关注。1998年10月,日本政府出台法规,要求轻自动车必须采取和普通车相同的碰撞安全标准。

2013年,本田的轻自动车N-WGN获得日本JNCAP五星评价。得分甚至超过了飞度和高尔夫。这也是轻自动车首次获得JNCAP五星评价。

图12.获得JNCAP五星的本田N-WGN

即使小型车安全性不如大中型车,但其在日本仍受欢迎。笔直认为大概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日本多山地,城市道路狭窄,高速限速仅100km。这些条件自然的抑制了开快车的心情。同时,道路虽然狭窄,但是路面维护比较好,日常行程不用担心。

二是,日本人开车素养比较高。系安全带、过十字路口必须减速、看到行人必须让行、遇行人和对向车关远光,已成为开车人的基本素养。

三是,日本汽车文化相对成熟,作为“买菜车”,驾驶者知道开轻车的目的就是“买菜”。同时,“买车就是买面子”的消费观比国内要少很多。当人人都买得起车的时候,人们反而在乎的是他的功能和实用性。轻车之于日本,更相当于电瓶车之于中国。

6、目前主流的日本轻自动车

下图为日本全国轻自动车协会公布的2014年8月份日本轻自动车销量。从上往下分别是铃木、大发、三菱、斯巴鲁、本田、马自达、日产、丰田。销量最好的是专注于做小型车的铃木和大发,只可惜,这两家车厂也只能在日本市场叱咤风云了。

图13.2014年8月份日本轻自动车销量

2014年8月份日本轻自动车销量前3的轻自动车车型如下:分别为大发的タント(1.7万台),日产的デイズ(1.48万台),本田的NBOX(1.46万台)。

图14.2014年7月份日本销量前3的轻自动车车型

图15.大发タント

图16.日产デイズ

图17.本田NBOX

结语:

轻车文化似乎是日本特有的。价格便宜,空间大,车小易驾驶,用车成本低,等各种优点,使得他在岛国受到很多人的欢迎。

中国其实也有类似轻车的产品——面包车。但无论从设计到定位,面包车都只能在三四线城市才有市场。同时,自主品牌紧凑级车的价格越拉越低,使得类似这类轻车在国内很难找到自己的定位与市场。

很多车厂发布新车时,往往都会说“中国国情”之类的,以前往往觉得是加价简配的代名词。其实认真想来,不同国家的确有着自己的文化和“偏见”。

来日本的人会发现,日本大街上跑得最多的,不是A0级小车,也不是紧凑级,更不是B级,而是在国内几乎见不到“轻自动车”。日本的轻自动车有非常明显的标志:车牌是黄底黑字(一般普通车是白底绿字)。

图1.日本街头随处可见的轻自动车

日本本土的吉姆尼,最常配置的柴油发动机仅有0.66L。

图2.日本本土吉姆尼

1、日本轻自动车所占比例

为什么说在日本销量最大的是轻自动车了?请看下面2014年3月日本轻自动车所占比例图。

图3.日本各县轻自动车所占比例

截止2014年3月,日本全国轻自动车的保有比例为37.9%。其中,保有比例最低的北海道为30.7%,虽然比例最,但北海道低轻自动车的保有台数却居全日本第4位(毕竟面积大)。保有比例最高的冲绳,轻自动车占 55.3%。此外,全日本有10个县的轻自动车保有比例都超过了50%。

北海道的轻自动车保有比例低,主要原因是因为冬季时间太长(相当于中国东北),雪地路面不适合排量不到660cc的轻自动车运行。而东京、大阪附近这两个日本最大的经济圈,轻自动车保有比例也只有30%左右。原因在于轻自动车对有钱的富裕阶层吸引力还是很小。

2、什么样的车算轻自动车

汽车厂家要宣称自己造的是轻自动车,必须满足日本政府关于轻自动车定义的规定。轻自动车的必要条件:

全长 3,400mm以下,全宽 1,480mm以下,全高 2,000mm以下;

排气量660cc以下;

定员 4人以下;

载货重量350kg以下。

超出以上任何一个条件,都不能作为轻自动车登记,只能作为普通车登记。像下面的两种配制的进口Smart,因为排量超限,后面一辆悬挂白色车车牌(普通车),而前面小排量的Smart可挂黄色车牌(轻自动车)。

图4.轻自动车Smart

虽然轻自动车挂的是黄色号牌,但是,在日常使用上和挂白色号牌的普通汽车没有任何区别。同样可以上高速,同样可以进首都。

3、为什么在日本轻自动车大受欢迎

第一个原因就是价格,不光是车辆本身的价格,与车辆相关的各种税、保险、年检等都要便宜很多。轻自动车的价格主要集中在80万150万日元这个区间(相当于5万9万人民币)。而最便宜的1.3L乞丐版飞度也要130多万日元。日本刚毕业本科生的平均工资为20多万日元/月,也就是说全款购车也只要半年工资。

第二个原因是因为轻自动车车身小易操作,日本的道路大多非常狭窄,尤其是在居民区,对于家庭主妇和老人来说,又便宜又好开的代步车才是最实用的。同时日本多山地,即使高速公路限速也在100km/h,因此,小排量的轻车应付日常驾驶完全没问题。

第三个原因是燃油经济性好。厂家公布的最大值为3L/百公里,实测百公里油耗也就5L左右。如下图,日本某网站公布的油耗,第一名的斯巴鲁实测油耗24.47km/L,第二名为铃木,第三名为大发。

图5.轻自动车油耗排名

第四个原因,也可能是日本独有的原因。日本家庭通常是丈夫上班养活全家,老婆则在家带孩子。丈夫上班把车开走后,家里一大堆活要做,没车的主妇很不方便。因此,便宜好开的轻车成了家庭第二辆车的首选。(顺便说一句,日本家庭第一辆车MPV往往是首选)

图6.日本家庭车

4、日本轻自动车的发展历程

黎明期:1949年7月,日本运输省发布车辆规则,将车分为轻自动车、小型自动车、一般自动车和特殊自动车。规定轻自动车长2.8m、宽1m、高2m,4冲程发动机排量150cc以下。1950年7月,规定长3m、宽1.3m、高2m,4冲程发动机排量300cc以下。

普及前夜:1951年8月,将4冲程发动机排量限制提高360cc。当时,位于名古屋的中野自动车工业生产了日本第一辆四轮轻自动车(名字叫:オートサンダル,总共卖了200台)。

大厂参与:1955年,铃木的スズライト开卖。1958年,斯巴鲁的360开卖产,此后的12年间斯巴鲁360卖了39万多台,算是最先取得成功的车型。

图7.铃木的スズライト

图8.斯巴鲁360

黄金时期:1976年1月,新规规定轻车长3.20m、宽1.40m、高2.00m以下,排量550cc以下。期间大发、铃木、本田都推出了畅销车型。

图9.铃木Alto(国内叫奥拓)

图10.本田Today

图11.大发Mira

现代:1990年1月,新规规定长3.30m、宽1.40m、高2.00m以下,排量660cc以下。1998年,长度放宽到3.40m,宽度放宽到1.48m。

(注:以上内容参考维基百科)

5、安全性

小型车的安全性一直是一个很难回避的话题。轻车的发展过程中也一样,由于车身结构和成本控制的原因,日本轻自动车的安全性在上世纪90年代越来越受到日本社会的关注。1998年10月,日本政府出台法规,要求轻自动车必须采取和普通车相同的碰撞安全标准。

2013年,本田的轻自动车N-WGN获得日本JNCAP五星评价。得分甚至超过了飞度和高尔夫。这也是轻自动车首次获得JNCAP五星评价。

图12.获得JNCAP五星的本田N-WGN

即使小型车安全性不如大中型车,但其在日本仍受欢迎。笔直认为大概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日本多山地,城市道路狭窄,高速限速仅100km。这些条件自然的抑制了开快车的心情。同时,道路虽然狭窄,但是路面维护比较好,日常行程不用担心。

二是,日本人开车素养比较高。系安全带、过十字路口必须减速、看到行人必须让行、遇行人和对向车关远光,已成为开车人的基本素养。

三是,日本汽车文化相对成熟,作为“买菜车”,驾驶者知道开轻车的目的就是“买菜”。同时,“买车就是买面子”的消费观比国内要少很多。当人人都买得起车的时候,人们反而在乎的是他的功能和实用性。轻车之于日本,更相当于电瓶车之于中国。

6、目前主流的日本轻自动车

下图为日本全国轻自动车协会公布的2014年8月份日本轻自动车销量。从上往下分别是铃木、大发、三菱、斯巴鲁、本田、马自达、日产、丰田。销量最好的是专注于做小型车的铃木和大发,只可惜,这两家车厂也只能在日本市场叱咤风云了。

图13.2014年8月份日本轻自动车销量

2014年8月份日本轻自动车销量前3的轻自动车车型如下:分别为大发的タント(1.7万台),日产的デイズ(1.48万台),本田的NBOX(1.46万台)。

图14.2014年7月份日本销量前3的轻自动车车型

图15.大发タント

图16.日产デイズ

图17.本田NBOX

结语:

轻车文化似乎是日本特有的。价格便宜,空间大,车小易驾驶,用车成本低,等各种优点,使得他在岛国受到很多人的欢迎。

中国其实也有类似轻车的产品——面包车。但无论从设计到定位,面包车都只能在三四线城市才有市场。同时,自主品牌紧凑级车的价格越拉越低,使得类似这类轻车在国内很难找到自己的定位与市场。

很多车厂发布新车时,往往都会说“中国国情”之类的,以前往往觉得是加价简配的代名词。其实认真想来,不同国家的确有着自己的文化和“偏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