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代玉带板的收藏与鉴定(图)

 珠江大鹏 2015-01-10

明代玉带板的收藏与鉴定(图)

摘要:服饰以金玉,起源久远。而束带之用玉,则典籍载之最早见之于唐。而陕西咸阳北周若干云墓出土的一条白玉九銙八环蹀躞带,将目前所知的玉带最早时间提前到了北周时期。自唐已降,历五代、宋、辽金、元乃至明。历代都将玉带与统治阶级权力与地位所相匹配,超迈金犀,拱若至高。本文详细介绍明代玉带板的收藏与鉴定。《明史-…
推荐关键字 玉带

  关于目前市面上随着玉带板收藏热的兴起而跟风而至的一些仿品,笔者就个人收藏经验,谈谈一些个人的心得要点,以供同好参考。

  1.从玉质角度而言,明代玉带板应全部使用和田玉料琢制。但明代所用玉料整体质量前不如宋后不如清,质量相对较差。但作为官作玉器的玉带板所用玉料相对常见之明代玉器而言要精纯很多,尤其是光素带板与工艺极精良者尤甚。故在鉴识明代玉带板中,玉料如非和田料者,新仿品的可能性极大,即便确为到代真品,也因玉质差而价值大幅受损。

  2.从工艺角度而言,明代玉带板的工艺可谓当时所有玉雕工艺汇集于一身,尤其是浅浮雕、镂空锼拉工艺与减地高浮雕工艺。应特别注意锼拉工艺的痕迹问题,如无锼拉痕迹,或痕迹刻意做作者就为仿品。

  (1) 带板正面及四边均抛光精良,即为所谓“玻璃光”,背面因系镶嵌或穿缀,故不抛光(图5)。留有旧工艺的切割痕迹,即大面积的砂坑状斑痕。

  图5-明代玉带板抛光示意

  (2) 背面多有为减重便于佩戴而进行的掏打,即将带板正面纹饰较厚处,于背面用桯钻或砣轮碾磨薄,用以减轻整套带板在佩戴时的重量,这并非残缺,是旧工艺特点,应于鉴定时注意(图6)。

  图6--明代玉带板背面的掏打减重痕迹

  (3) 背面排方多有四对牛鼻穿孔、圆桃一般为三对、辅弼为两对至三对、铊尾四对至六七对不等。旧制带板皆用金属丝穿缀,久之即易损坏牛鼻穿孔,故而背面之牛鼻穿孔多有反复打钻,重新利用牛鼻破损旧孔一眼而再打一眼而做成新穿孔的情况,这也是鉴定时的细节之一(图7)。

  图7--明代玉带板背面的钻孔痕迹

  (4) 带板之四角,多有轻微的倾斜,是为了便于镶嵌进铜鎏金托或金托之中,这也是旧制使用中的特点,今所见带板基本金托不存,故而鉴定时应注意这一点(图8)。

  图8-明代玉带板边缘的轻微倾斜

  (5) 明代玉带板中常见带板边框阴线有交错歧出的现象,相较于明代玉雕整体风格的略微粗犷,这也成为明代带板的一个鉴定要点(图9)。

  图9-明代玉带板边框线的歧出

  (6) 在较多的明代单层非镂空工艺玉带板中,所使用的高浮雕工艺后往往将“地子”碾琢的较为平整,并精细抛光,与带板整体形成和谐完整的光泽。经过几百年岁月积累,包浆多熟厚自然,与鉴定中亦需注意单层高浮雕带板的“剔地子”工艺痕迹(图10)。

  图10-明代单层高浮雕玉带板的“剔地子”工艺痕迹

  3.从题材及尺寸角度而言,明代玉带板之题材莫过表示等级之龙、麒麟瑞兽之类与喜庆吉祥之题材。近来所见有“鹊桥相会”“张生红娘”等戏曲题材,究其题材生成年代及主题都不应出现于带板这一表示封建等级制度器物之上,多为明清尤其是清代玉牌子题材,故而出现此类题材也应综合判断,需警惕考虑。明代玉带板的尺寸皆有定制,虽无文献准确记载应该有何等尺寸,但以常识判断也可辨识。近来所见一块圆桃带板,长宽都已超过12厘米,按比例计算,排方当已长十数厘米,铊尾更是巨大至二三十厘米,与旧时冠服制度已然不成比例。纵观明代玉带板之尺寸,排方基本在5-8厘米长、4-6厘米高、厚0.5-1.5厘米。圆桃基本在4-6厘米高、4-5厘米宽、厚度等同排方。辅弼基本在2-3厘米长、5-7厘米高、厚度等同排方。铊尾基本在8-16厘米长,5-8厘米高,厚度等同排方。超越这个范围者,需要特别谨慎的综合判断,虽不排除有特大尺寸的真品存在,但这种现象应该极少出现,不会轻易碰到。

  明代玉带板作为中国古代玉带制度最后的辉煌,贯穿明代始终,成为玉带制度发展的集大成者。随着古玉收藏的兴盛,玉带板作为一个逐渐被发现和重视的品种,将会越来越受到玉器收藏爱好者的追捧。

  知识点:

  古代的玉带一般分为三个部分,即鞓、銙、铊尾。至明代形制发展成熟,种类变化复杂,虽如此,亦仍以旧制中三种形制为基础变化而来:

  鞓:即革带。分两节,为唐宋时期革带的一般形制。由出土陶俑服饰可以看出,革带使用之时把没有銙的一节两端穿在有銙的一节两端的金属扣中,用带扣上的销贯入带上的小孔中,以为穿系。(唐宋时之玉带为实系,秉承蹀躞带之形制,故有单铊尾的形制。而后期明代之玉带悬而不束,非实系,故双铊尾。)

  銙:嵌或缝缀与革带之上的玉片,有方形,拱圆形、附环銙、带眼銙等。宋沈括《梦溪笔谈》中谈到:“带衣所御蹀躞,盖欲佩带弓剑、蚡帨、算囊刀砺之类。自后虽去蹀躞,而又存其环,环所以御蹀躞,如马之鞦根,即今之带銙也”。銙的原来用途,是在受环。环是用来悬物的,以后去掉了蹀躞不再用环。至唐代时,玉銙日益趋向制度化,又把环去掉而留下镶嵌之玉片,此即銙。

  铊尾:亦作“獭尾”“挞尾”“鱼尾”。用字不同,其音相谐,实为一物。即为鞓端的饰物。起初的用途是用来保护鞓端的,渐渐变为玉带上不可缺少的装饰之物。

  参考文献:

  [1]。南京市博物馆。南京汪兴祖墓清理简报。考古,1972,4:31.

  [2]。山东省博物馆。发掘明朱檀墓纪实。文物,1972,5:25.

  [4]。张广文。明代玉器。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7.

  [5]。栾秉璈。古玉鉴别。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

  [6]。宾彦红。王侯重器---玉带的市场价值。艺术市场,2008,2:69.

  [7]。李星。浅谈玉带銙的造型及纹饰的演变。文物春秋,1996,1:40-45.

  [8]。虞海燕。论考古出土的明代玉带之形制工艺。北京文博.2008,6:2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