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格非:中国年轻人正在做“写书暴富”的美梦

 sanmin 2015-01-10

  格非,生于1964年,江苏丹徒人。1981年考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留校任教。2000年获文学博士学位,同年调入清华大学中文系。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著有《格非文集》《欲望的旗帜》《塞壬的歌声》《小说叙事面面观》《小说讲稿》等。

  主持人语

  格非是个有学者风度的小说家,他喜欢在小说结构上做文章,像营造迷宫一样建构小说,以此获得一种智力的乐趣。他的作品有种与众不同的趣味,优雅、精致而纯粹,还有一种难得的矜持。他小说的诗性更多来源于创造本身,而非社会人生。借鉴和引进在他那里似乎是一种责任,或者说是一种命定的选择。

  采访手记

  格非来到成都西西弗书店万象城店,商场的巨大不让他惊讶,这样的景象在现代都市并不鲜见,但居身其中的西西弗书店面积之大超乎他的想象,倒让他惊讶无比。

  这个下午,格非与文学批评家赵毅衡,还有格非一直想认识的作家洁尘相聚,与众多文学爱好者一起聊文学、创作与阅读。应该说,很长时间以来以教书为重,再加上主观选择的结果,除了作品,极少能见格非在媒体或所谓场合亮相,而这次是为了配合新书的发布,格非接受了几场不同城市的签售活动,这才让普通读者与这位具有几分神秘色彩的作家有了近距离交流的机会。

  格非与赵毅衡是老朋友,他谦虚地说自己得到过赵毅衡很多帮助,小说《相遇》就是通过赵毅衡翻译成英文介绍到了国外。赵毅衡则表示非常欣赏格非的作品,他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编了一本八十年代先锋小说选,书名就是借用格非一篇小说的名字《迷舟》。

  洁尘回顾了自己这一代人的阅读历程。读大学时,先锋作家格非、苏童、洪峰等进入文学爱好者的视野,对他们影响非常大。洁尘说,格非对文本的考究、语言的精致程度都让她欣赏,文学质感有很高的高度,在中国当代文学中很难有人能够超越。

  格非22岁发表小说,也是《收获》历史上唯一一个发表过两个长篇小说的作家。马原评价格非,说他是那拨人里年纪最小,也是最进入职业心态的人。曾经无论从年龄和创作上来讲都堪称新锐的格非,如今已是头发灰白,面色冷峻,就算听到夸赞的话,他的脸上都看不出一丝涟漪,仿佛一直身在其中,神在其外。有一篇文章写道:“格非一向擅写知识分子。虽然他们羸弱、边缘、处境荒诞,但他们始终有家国情怀。责任、理想、乌托邦……都还在这些人心里。知识分子价值到底何在?这也成为格非多部小说中出现的一个问题,也是他追问了自己十年的问题。显然,现在他已经想得非常清楚。”

  格非说,就个人而言,他非常珍惜这个时代,因为它提供了各种各样的荒谬、痛苦,各种各样新的可能性,也迫使我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有了非常多的背景。格非说他跟80后作家经常聊这个话题,这个时代能出好作家的话,非常正常,他有这个期待。

  这是一个不知道应该是悲观还是乐观的时代,格非如此说,或许对于这个时代,他一样是身在其中,神在其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