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记录祖乙病死情况的龟甲

 大漠无烟 2015-01-10
 

记录祖乙病死情况的龟甲

    这个龟壳长23厘米。東漢(79年-92年)班固写的书《蓍龜》中记载:“《禮三正記》曰:「天子龜長一尺二寸,諸侯一尺,大夫八寸,士六寸。“商尺小,一尺只有16.95厘米,23厘米等于1.35寸,这应当是天子的蓍龜了。

    龟甲有字20个,龟背甲有字24个,共44字。字都是用银丝镶嵌,龟背甲缝用金丝做成小圈装饰。

    为了研究方便,我们把字临摹下来。甲骨文多为手写体,这些字应当是标准的正楷印刷体了。

记录祖乙病死情况的龟甲

    左侧是龟腹甲的文字,右侧是龟背甲的文字。下面是对文字的解释。

龟腹甲文字的解释

幸(辛或新)子乙巳

    幸子是指祖辛,商代第十四任王,是祖乙的儿子,商代的王都姓子。查百度,祖辛(前1363年——前1346年在位)在位十六年。乙巳年是公元前1336年,已经是祖丁一年的时候了,祖丁名子新。从祖辛即位到祖丁,中间有28年的时间,不排除祖乙退位多年后死在祖丁任上的情况,幸子也可能是指祖丁。

帝耎(软)展申(伸)

    耎是软的异体字。展的写法很特别,HHXX的写法,除了展字,我不知道还有别的字能这么写的。申的字形是缩的意思,前人都认为是申字,我没有更改的充分理由,就是伸吧。这句话是讲祖乙临死前的情况,身体软了,舒展开了,可能还抽捽,所以叫展伸,古人很少用二个字描写同一状况。

天夕刚雪

    傍晚,开始下雪,看来祖乙死在冬天。

尤(忧)伤又乎(呼)

    尤,从乙又声,字形字意都符合。伤,人旁的人手朝天,做乞天状。乎者呼也。这是描写祖乙族人的当时的情状,伤心大呼。

祖乙亡扞(捍)卜

    祖乙的名字是合文。捍应当是卜者的名字,商代卜者习惯留下自己的名字。干字加一竖,为卫士持干之象,所以为捍。

 

龟背甲文字的解释

    先看中间

灵雀延网祖

    帝喾次妃简狄呑燕卯生商先祖契,灵雀指燕。网,古时结绳记事,子子孙孙都用绳结表示,太多了,就成网了。最早的,自然就是网祖。

乃众布希(庚)禾

    乃众指商众。布,不是屯字,屯的意思是难,这个字不会是屯,应当是布的初始字,有撒种之象。希、禾二字都是已经公认的甲骨文字。希是散的意思。这句说商的后代如禾遍布各地。本人认定不是希而是庚字,庚是西方,商氏族是自西方来,西方的种子。推翻一个公认的字有难度,先放这里,大家心里有数既可。

    二侧的文字解读顺序是读完一侧再读另一侧。

禽(毕)木

    禽,甲骨文字典里释为禽,我认为是错的,这个字是毕,康熙字典里对毕字有解释:又貫牲。體木也。《禮·雜記》畢用桑。《註》主人舉肉時,以畢助之。喪祭用桑,吉用棘。畢狀如叉,博三寸,長八寸,柄長二尺四寸,丹漆兩頭。《儀禮·特牲饋食禮》宗人執畢先入。《註》畢狀如叉,蓋爲其似畢星,取名焉。简单说,是种抬肉的工具。后代丧礼孝子都要手里持根哭丧棒,应当源自这里。

臿(插)朿(

    朿是个值得研究的字,插和刺是同样的动作,古人不会用二个字来表达同一个意思。这个朿的意思是牛之类的祭品,古人用木矛刺杀牛,牛不会一下就死,身上会插满木矛,就是四面都是刺的字形。西班牙的斗牛和中国西南部少数民族的杀牛祭祀方式,都是这样的。所以朿在这里应当是个名词,表示浑身有芒的意思。

礼乍(阼)

    阼是台阶,古人祭祀都要有台,在上台阶前先行礼。

    行完礼,呈上祭品

至我

    至可以解释为到达的意思。至我就是到达祭坛的高处,主祭人之位。

梦齐

    古字齐和斋是同一个字。这里还是做齐解。古人祭祀的问题要思齐,就是要思想先贤,以先人为榜样,四书之一《礼记·祭义》讲:齊之日,思其居處,思其笑語,思其志意,思其所樂,思其所嗜。齊三日,乃見其所為齊者。春秋时候的思齐,大约就是商代的梦齐发展而来。后世更有見賢思齊一说。

亡(王)亥

    梦齐什么人呢?梦齐的榜样是王亥。王亥是商先祖中的伟人,是驯服牛的第一人,对商氏族的发展有重大贡献。商人祭祖,一是祭喾,二是祭王亥。王亥是夏代的人,是不能称王的。过去看史书,讲亥是唯一称王的商先祖,我还很奇怪。看到这个龟甲,才明白王亥其实叫亡亥,他应当住在一个叫亡的地方。洛阳有邙山,是不是那里?离题远了,这里不讨论。

    这个字很有意思,是甲骨文里出现最多的字之一,通常我们看到的是这个: 记录祖乙病死情况的龟甲

这个字有字意既,既就是完毕。整个仪式结束。甲骨文字典里也有这个字,释为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