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阮元砚

 闯王兄弟 2015-01-11
“自有天然砚,山林景可嘉”,这是以前读过的阮元麻子坑石砚铭文的首句。但未见过此砚。不想那日竟在北京古玩书画城的“藏砚斋”,见到了一方阮元砚,砚椭圆形,素池无纹饰,有铭文。
  据清人钱泳在《履园丛话》中记载,阮元确曾藏有此砚,“石之出于端州者,概而名之曰端。端非一种,种非一类,只要质理细,发墨易,便是佳砚。其他名色甚多,如鸲鹆眼、黄龙纹、蕉叶白之类,而石质粗笨,不发墨,则亦安用其名色耶?近日阮云台宫保在粤东,又得恩平茶坑石,甚发墨,五色俱有,较端州新坑为优,此前人之所未见。”《恩平县志》上说,恩平茶坑产异石,嘉庆初年的时候就有人掘之,并请砚工制作为砚。其名气不如端砚。不过钱泳对名砚的看法,与阮元正合。
  阮元的砚铭是这样写的:“此恩平茶坑绿石,质润而坚,有黄龙气,与端溪北石之绿端,枯而无气不同”。
  文选楼为其藏书处,楼在扬州文选巷。嘉庆十年冬,阮元遵照父亲遗志,在文选巷家庙西边筑建了“文选楼”,楼的下面是私塾,楼的上面祀隋代著名文选学家曹宪,并且以唐代著名文选学家李善等人相配。阮元个人认为曹宪是文选学得以创立的开山者,唐代李善则是文选学得以成为显学的集大成者。阮元的文选因其藏有宋版《文选》,加上楼以“曹李”而闻名,故名“文选楼”。
  阮元和他同时代的藏书家一样,都喜欢把自己收藏的善本加以刻印,以利传播。他刻的书就取名为《文选楼丛书》。《清史稿》对他的评价是:“元博学淹通,……刊当代名宿著述数十家为《文选楼丛书》。”阮元好藏砚,并以“九十九砚斋”名其室,其作品收入《揅经室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