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绚丽多姿的洮河绿石

 新用户97539123 2020-04-18
 马万荣
摘要:洮砚与端砚、歙砚齐名,是我国四大名砚之一,始于唐而盛于宋,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洮砚以产于我国西北部黄河的主要支流洮河而得名,其砚材主要产地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东北60公里处洮河东岸之喇嘛崖、水泉崖、纳儿、卡日山、扎甘崖等山崖上,又因卓尼县古为洮州辖区,故全名称洮河绿石砚。近年来,洮河绿石开采出了一些新的砚石、丰富了洮砚的砚材,为驰名中外的洮砚锦上添花,本文对洮砚的石材详细论述,以飨洮砚爱好者。
关键词:     绚丽      洮河绿石    
一、洮河绿石的分类                                                                                 
以产坑分类是砚石的一种传统的分类方法,不仅洮河绿石,端石歙石亦如此。洮河绿石按所采的坑主要可分为喇嘛崖老坑石、新坑石、水泉石、纳儿石、直沟石等,还有近年来新开采的结拉石、卡日山石等一些新坑石。也有以石色分类的,如洮河紫石,瓜皮黄等。还有富于形象比喻的,如阴阳石,也有以奇特的石纹或石眼而命名的,如洮河眼石,虎皮石等新的品种。称之为新的品种,是因为它在洮砚矿石中有一定的含量,决不是偶然出现的几块砚石,有的石色特别,有的还具有名贵的石品花纹。         
二、洮河绿石的主要名坑
1喇嘛崖
喇嘛崖是洮河砚石的主要名坑,历史悠久,自唐宋就开始开采。宋代皇室宗亲大鉴赏家赵希鹄《洞天清禄集》云:“除端、歙二石外,唯洮河绿石,北方最贵重,绿如蓝,润如玉,发墨不减端溪下岩。然石在大河深水之底,非人力所致,得之为无价之宝。”张彦笃《光绪洮州厅志》中记载说:洮砚石出喇嘛岩,在厅治东北,距城90里……过丁哈族、哈古族,路经迂折陡险,其崖西临洮水,磴道盘空,崖半横凿于径,缘崖面过,其石即于径,侧凿坑取之,向犹浅今则渐深,用力倍难。闻崖底甚美……(2)。喇嘛崖有老坑和新坑之分,老坑在下,新坑在上,老坑采石难。老坑又称宋坑,自唐宋时就一直开采、洞窟极深。近年来老坑因洞窟深、坍塌、石砂颠埋、难以支护、通风不好等原因已停止采石。新坑采石较老坑容易,近年来开始用风钻开采,开采量较大。洮河石中,喇嘛崖石的石品级别最高,在郝氏洮河石等级分志表中,将老坑石分为特等、上上品,这是十分中肯的。但喇嘛崖所产砚石,也不尽善尽美,其材质亦不能尽居上品,粗涩者充盈其间。喇嘛崖石的最大特征是膘肥肌嫩,色泽明艳,多具有金星点(俗称铜钉),且含大量水纹,云纹或气纹。水纹多呈细条纹,近年来也开采出有少量宽条纹,色泽近白色的砚石,十分名贵。
2、水泉岩
水泉湾距喇嘛崖约二里,是洮河石中仅次于喇嘛崖的名坑。开采历史悠久。水泉石肌肤细嫩温润,石膘多为白色,色泽较喇嘛崖石较浅,优质水泉石可与喇嘛崖石比美。如图(2)。
3纳儿石
纳儿石也称水城右边石,距喇嘛崖约()里,石有紫,绿二色,石色稍浅于水泉石,所产紫石肌理细腻,发墨不亚于绿石,居洮河砚石之中上品。
4 卡日岩
这是洮砚开采最晚的一个坑,自2000年开始开采,石质较为粗糙,总体上次于喇嘛崖、水泉石和纳儿石,但优质卡日山石石色深绿,肌理细腻,石纹千变万化,奇幻无穷,不逊色于水泉石和纳儿石。三、洮河绿石的石色
端砚以紫色为主,龙尾砚以青色为主,而洮砚则以碧绿色为主,石色雅丽,碧绿诱人。但洮河绿石不仅仅只有绿色,还有紫、黄等颜色,丰富多彩。祁殿臣《艺斋瑰宝洮砚》中对洮砚石色有详细的论述:洮砚石色按其色相来分类,大体可分为墨碧、碧绿、辉绿、翠绿、淡绿、灰绿、暗红、淡紫八种。(1)但美中不足的是遗漏了洮河石中很有色彩代表的一个品种——黄石,即俗称的瓜皮黄。洮河绿石“一脉数苗”,石色之间有很大差别,既是同一坑所产砚石,又因出自砚坑的具体位置不同,或在表层、或在深层、其颜色呈现绿、黄、紫等不同的颜色;同一石色的砚石又因所产坑不同、而有微小差别。如喇嘛崖所产砚石既有碧绿、辉绿,还有暗红,淡紫等色,水泉湾石不仅产翠绿,淡绿砚石,还产“爪皮黄”。
 
四、洮河砚石的石质与石品花纹
(一)、石质
洮河石属泥盆系中水成岩变质的细泥板页岩,色泽典雅,细构细密、且含多种金属粒子,石质细腻、莹润如玉,叩之无声,呵之即出水珠,用以制砚,贮水不耗,历寒不冰,涩不留笔,滑不拒墨。且硬度适中,具有发墨快,研墨细,不损笔,挥洒自如,浓淡相宜等优点。
(二)、石纹
洮河石绝大多数都有内在的天然纹理,且纹理形态多种多样,美妙奇幻,气象万千。主要有水纹、石膘、云纹、湔墨点、石眼、金星、金线及银线等。洮石中也有一种通体无石纹的石料,产于水泉湾石窟中,它以纯净,细嫩、颜色浅淡见长,石表带白色、乳白色鱼卵石膘者更佳,带玉白色油脂玉状石膘者次之,均为洮石中的上品石料。除水泉石外,卡古直沟石,青岭山石,圈滩沟石中也有无纹型石,但含杂质脉线过多,为洮石中之下品。
1、水纹
宋代书法家黄庭坚诗曰:“洮州绿石含风漪,能淬笔锋利如锥”,现代书法大师赵朴初称赞消洮河绿石说:“风漪分得洮州绿,坚似青铜润如玉”。其中“漪”,即指水纹,风漪就是风吹水面后出现的层层涟漪。洮河石的水纹比较普遍,是洮河石最显著的的石纹之一。水纹有粗细之分,条纹的颜色有深浅之别,有的似湖水微波荡漾,有的如好像小河潺潺流水,有的如水浪翻滚,其形态千姿百态。
2、石膘
石膘也是洮河石最为显著的特征,也是最为名贵的石品之一,俗语说洮砚贵如何,黄膘带绿波。它不仅是洮河石贵贱的衡量标准,而且是区分洮砚与其它砚的一个标志。石膘的主要价值是大大增加了石砚的观赏价值,它以其色泽,在雕刻时将石膘之色与自然物的色相设计一致,不但惟妙惟肖,而且与石料的本色形成色泽上的鲜明对比。石膘按形态及颜色定名,大体上分为油脂膘,鱼鳞膘,鱼卵膘,松皮膘、蛇皮膘,脂玉膘等六种。石膘的颜色主要有铁锈红,橘红,黄,紫,黑褐等色。
3、云纹
洮河石的云纹多呈不规则的块状,带状和团絮状。有的似薄云飘浮或乌云翻滚,有的则如银河鹊桥或湖中泛舟,有的像天女散花,有的像大雁南飞,姿态万千,变化无常。
4、湔墨点
石纹呈斑点状,点有大有小,俗称“墨溅石”或“点点石”。湔墨点一般与其它石纹并存于石中,点纹在洮河紫石中呈深紫色,棕色,黑色,在绿石中则呈现出墨绿,黑色。目前,当地对于含有湔墨点的洮河石的评论有种误解,认为它是一种劣石,这是有失公允的。其实,湔墨点石料与其它石料在石质上并无太大的差别,因斑点处的石料较硬,所以发墨稍逊于其它石料,但其石中斑斑点点的趣纹增强了其观赏收藏价值,弥补了其石质的不足,应为洮河石中的中品。
5、石眼
人常说端石有眼,洮石有膘,笔者认为这种说法并不完全正确,事物是不断的发展变化的。2004年,人们在新开采的洮河紫石上发现了一种石眼,颜色多呈鸡血红,眼有大有小,外有数层同心圆晕,也有无晕的,硬度高于其它处石料。2007年又发现一些洮河绿石上也含有这种石眼。人们疑问,这究竟是不是石眼呢?《端溪砚史》记述石眼:“圆晕相重,黄黑相间,翳睛在内,晶莹可爱”。许登云《中国砚台全书》中对石眼是这样定义的:“石眼又称石核,多为长圆形,质硬于砚石,外围有一淡黄或淡青的色边。”。以此来看,洮河石的眼是具有端石、歙石之眼的特征的,只是洮河石中的石眼与端石、歙石之眼相比较为单一。如图(3
6、金星
金星俗称“铜钉”,是一种夹杂在石料中的铜质矿石,直径约在25毫米之间,矿物品位高,含量纯,经加工后,断面闪闪发光,通常设计为龙凤眼、星星等,收到神奇的艺术效果。
7、碎冰纹
石中有不规则的细白线相互交织,如冰块受击后出现的碎纹,此白线纹不是白石英,其硬度与无冰纹处的砚石相同。多见于喇嘛崖新坑所产之砚石中。
五、洮河绿石的主要品类
(一)、鸭头绿
石色如鸭头绿羽,艳丽优雅,俗称“鸭头绿”。宋书法家黄庭坚有诗云:“久闻岷石鸭头绿,可磨桂溪龙文刀”。因宋时洮砚产地为岷州所管,故称岷石,既今日之洮河绿石。“鸭头绿”石质极细嫩,翠色欲滴,呵之即出水珠,发墨效果最佳,贮墨时间最长。石表普遍带有油脂状石膘,水纹多为粗线水波纹,多含金星。纹理清晰,对比明显。为洮河绿石之珍品。
(二)、鹦鹉绿
石色为辉绿,色稍深,色彩平静素雅,多含雾状的云气纹,纹色若隐若现,奇幻无比。石质纯净,纹理清晰,分布均匀。为洮河绿石之上品。
(三)、孔雀绿
石色翠绿,稍显天蓝色,石质较纯净,石表多带白色土黄色石膘和墨溅霸,。石间多呈细线型水波纹,通常夹杂较多的金线和银线,石质居洮石之中。
(四)、柳叶青
色如绿叶,绿中泛白,石质细嫩纯净,石理间很少有杂质,无纹理,通体一色。石表有明显的白色石膘和奶油色脂玉膘,含量少,产于水泉湾坑,为洮石之珍稀品种,石质介于“鸭头绿”和“鹦鹉绿”之间,而优于其它石料。
(五)、爪皮黄
石色如蜡,又称爪皮黄,石质多密布粗条银线和金线,多无纹理。有水纹,石质纯净者稀有,甚为难求。有绿色和黄色相间的,或外黄中绿,外绿中黄,有绿色石形成各种神奇的图案,称黄绿石。还有一种石表或通体含黄色石膘,色彩斑烂如虎皮状,俗称虎皮石,十分名贵,极为难得。(图4
(六)玄璞石
玄璞石|石色黑中透绿,晶莹如墨玉,石质细润。石色有深浅两种,色深者近于黑色,硬度较高,石料表皮多带有白色石膘,贮量很少,极为难道,为洮河绿石之中上品。
(七)、洮河紫石
1、        噼鹈血
石色血红,俗称“噼鹈血”。噼鹈是一种水鸟,因其脖子处有一圈暗红微紫的斑纹,洮河紫石色与此同,就以其命名。噼鹈血石料结构细密,发墨快细有光泽,不耗墨,不损笔。除带有金黄色、白色、奶油色松皮膘、油脂膘处,偶尔还有带有绿色石膘的。为洮河石之上品。
2阴阳石
阴阳石为洮河紫石的一个变种,因其同一块石料含紫、绿两种色相区别很大的色彩,故人们美其名曰阴阳石,紫为阳,绿为阴。其它石质与洮河紫石相差无几。
(八)、洮河眼石
洮河石有“眼”,是近几年来开采发现的,眼石一般为紫石,也有少量绿石。但紫石中眼较大,直径约为610mm ,多含晕,为鸡血色。绿石中眼较小,多无晕。
参考文献
(1)          祁殿臣著《艺斋瑰宝洮砚》甘肃民族出版社
(2)          许登云著《中国砚台全书》浙江大学出版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