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地蔬菜病虫害的生态控制方法 日期:2015-01-09 15:20 作者: 来源:开原市农村经济发展局 点击:49 保护地蔬菜病虫发生的主要条件是温度湿度、菌源和虫源、品种抗病性及栽培措施等。研究保护地蔬菜的生态控制,就是通过以上生态因素的调控的目的。 (1)温度条件的调控。深冬季节遇上连阴等灾害性天气,棚室温度低是茄果、瓜类灰霉等病害发生为害的主要原因。实践中,采用高畦、双膜覆盖,棚室每3m留1通风窗,晴天早揭草帘,下午及时盖帘,保持棚腊干净透明等措施可有效地提高棚室内温度。温度超过30℃,及时放风,防止瓜果受害。冬春季节日平均气温低于15℃时,关闭大棚,以达到较好的保温效果。 (2)光照条件的调控。光照条件与温度条件实际上是相互联系的,光照不足,温度难以保证。棚膜老化,透光性差;棚膜质量差,有水滴膜,可增加光照。试验测定,采用无滴膜,可增加光照20%左右。在建棚时,要求棚室向西偏100左右,以提高棚室温度。 (3)水分条件的调控。棚内湿度过大也是这些病害发生为害的关键因素。为此,棚内蔬菜应轻灌,雨后及时排除积水,降低地下水位,早上棚内湿度达90%以上时,及时放20~30分钟,可有效降低棚内湿度。 (4)气体条件的调控。温室大棚内CO2浓度过低,影响蔬菜光合作用,生长势弱,降低抗病力。对部分管理水平较高的棚室。要求多施有机肥,增加CO2,或在风瓜风果后,从揭草帘到中午12时,增施CO2肥,也明显增强瓜果长势,增台抗病性,瓜果可增产50%以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