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大豆苗期管理 日期:2015-01-07 10:18 作者: 来源:中国农业技术网 点击:7 大豆苗期是指从大豆出苗到大豆开花这段时间。沿淮淮北地区苗期一般在6月上中旬至7月中下旬,时间 40-50天。播种早、苗期时间长些,播种晚则时间短些。苗期田间管理的目标是苗齐、苗匀、苗壮,重点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及时查苗补缺、间苗、定苗。大豆播种后,一般7天齐苗,苗齐后发现缺苗断垄的,应及时带水补苗。补苗时豆苗要小、浇水要适中、时间在阴天或下半天为好。 人工间苗是提高大豆产量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播种后10-15天,要及时间苗、定苗。拔除疙瘩苗、小苗、病苗和杂苗。留苗密度可参考以下设计标准: 前茬小麦亩产在1000斤左右的田块,种小麦时施过有机肥,种大豆时施有机肥或复合肥作底肥,大豆开花初期准备追肥的,每亩留苗15000-16000棵。 前茬小麦亩产在800斤左右的田块,种小麦时没施有机肥,种大豆时没施有机肥或复合肥作底肥,开花初期不准备施肥的,每亩留苗16000-18000棵。 前茬小麦后期明显缺肥、亩产在600斤左右的田块,种大豆时没施有机肥或复合肥作底肥,开花初期不准备施肥的,每亩留苗20000棵左右。 定苗时根据行距和留苗密度,算出株距,并严格按设定的株距留苗,确保每亩留苗在设定范围内。 2、中耕灭茬除草:大豆苗期一般要中耕三遍,以通气、增温、保墒,协调生长。第一遍在间定苗后进行,一般中耕深度不超过3公分;第二次在苗高10公分左右时进行,中耕深度应掌握在4-6公分;第三次在大豆封垄前结合培土浅中耕2-3公分。劳动力充足的提倡人工中耕除草,结合中耕拔除株间大草。 在劳动力紧张的情况下,可采用化学除草。一般选用除草效果好、副作用小的苗后除草剂,在播后25天左右、豆苗3-5片复叶时,用虎威加精禾草克、或高效盖草能等,具体用量要根据不同剂型,按照使用说明书严格掌握。施药要细致均匀,不要漏喷和重喷,否则会造成除草效果差或者药害。 3、清沟沥水,谨防苗期受渍。大豆生产过程中水最为重要,俗话说“大豆有收无收在于水”,实际上收多收少也关键在水。因此,在整个大豆生产过程中要特别关注水分的调配和控制。 大豆苗期需水量少,宜轻旱怕渍害。如果苗期雨水过多,要特别注意排涝防渍。排水要彻底,保证田间无明水、暗渍;放水时排水沟要挖深些,以30-40厘米为宜。这样有利于田间多余水分渗出,减少渍害。 4、防治病虫害:苗期主要防治蚜虫和地老虎。 蚜虫是传播病毒病的主要害虫,防治好蚜虫能有效防止病毒病的蔓延和危害。要根据虫情及早防治,常用农药有功夫乳油、氧化乐果等。要严格按照农药说明书提示的亩施药量和浓度用药。喷药的重点是叶的背面,用机动喷雾器喷药效果最好。 地老虎发生重的田块,可用辛硫磷或克百威浸出液拌麦麸或切碎的青草,在傍晚撒施诱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