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胸椎退变骨质疏松案

 指禅李的收藏 2015-01-11

胸椎退变骨质疏松案

 

汤女,60岁,2014年4月29日来诊,主诉  心烦胸闷,气短喘满,前胸后背象有物体压着透不过气来的感觉。

现病史 : 怕寒身痛,无汗,血压偏低,体温正常,心率110/分,大便不溏,一天3-4次,量少,小便次多,清短,舌胖水滑,脉沉细数,下肢水肿,上午轻,下午重,无口渴口干口苦,上腹明显压痛,多梦失眠,纳差,病程一年多,用中西药无数乏效,非常痛苦。
既往史;无高血压病史,有胸椎退变,骨质疏松史。

辨证为  :阳虚水泛,风寒闭表
治应:   温阳利水,兼以解表散寒
处方:   葛根30  生麻黄8  桂枝8  白芍20  生姜15  白术10  茯苓15  附子10  柴胡10  枳壳10  灸甘草8  泽泻18    半夏15 细辛6  丹参10  当归15  川芎8  单位为克,4 副,以观其变,大家指点! 

按  方中五苓散利水化气,真武汤温阳利水,麻黄附子细辛汤和葛根汤解表散寒,四逆散疏通气机,理气止痛。当归芍药散养血利湿止腹痛,

 

不是心内科疾病,西医的诊断是到大医院检查的记录,有时间我把她的资料上传,胸闷胸痛背痛的原因可能是胸椎变形压迫所致。

真人无奈  

1、首先,对主诉加以分析:这里的胸闷,气短喘满和心阳不振的胸闷,气短喘满应该有严格的区别,心阳不振证多伴有活动后汗出胸闷,气短喘满加重。患者以心烦胸闷,气短喘满,前胸后背象有物体压着透不过气来的感觉为主,考虑患者是由于胸壁活动受限过度换气而致.换言之,就是在卧床休息时也会有这种症状。如何界定这种胸闷,气短喘满,前胸后背象有物体压着透不过气来的感觉,是拟定治疗方案的关键,由于部位比较固定,和气滞走窜又有区别。个人认为属于气滞血瘀之胸痹比较恰当,尽管没有看到典型的部位固定、针刺样疼痛等血瘀表现,也许是疾病没有发展到这个严重程度。
2、尽管有怕寒身痛,无汗,但脉沉细数,没有表证,病位属里。病性属虚属寒。
3、从患者怕寒身痛,无汗,尿清次多,舌胖水滑,脉沉细数,下肢水肿,上午轻,下午重,无口渴口干口苦,上腹明显压痛,多梦失眠,纳差这些诸证分析病位在心肾,病机属心肾阳虚。水湿内停,阻遏气机,日久气滞血瘀。
治则:行气活血,温阳化湿。
方选:血府逐瘀汤合苓桂术甘汤化裁。
柴胡15 g白芍15g枳壳10g川芎10g桃仁10g红花10g当归12g桔梗10g牛膝10g乳香6g没药6g桂枝15g茯苓15g白术15g甘草6g
水煎服。


葛根除了生津的作用,还要解表的作用,升阳的作用,降脂降糖的作用,此外还有扩张血管的作用,葛根总黄酮和葛根素能改善心肌的氧代谢,对心肌代谢产生有益作用,同时能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降低血管阻力,使血流量增加,故可用防治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律失常,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病,在此我主要的根据是葛根汤是颈椎胸椎病的专方而已。大家临床碰到这样的病不妨加减一试。


伤寒论其实很简单,不过是把所有的疾病,按照三阴三阳的理论进行辨证归纳,最后通过药证应对和方证应对进行治疗,没有什么其他复杂的病机分析,这对你可能很失望,其他理论讲得再好,不能治病也是空话,你说是吧,疗效才是真理。
  合方你认为不是医圣的原则是吧,那是你还没有学到家摆了,正部伤寒论都充满了合方,比如麻黄汤和桂枝汤都兼有的方证,仲圣就创立了各半汤,还有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二越婢一汤,等等,薯蓣丸还是灸甘草汤,柴胡桂枝各半汤,逍遥散,桔梗甘草汤,理中汤,四物汤,四君子汤,一味薯蓣饮,还有六味地黄丸的影子,等等,五积散和防风通圣散虽然不是仲圣的方,但后世医家都是学习他的合方原则,世界上那有按照书上的条文生病,所以没有合方,你根本就是在纸上谈兵。实际操作你会寸步难行。如有得罪请凉解!谢谢指点!

l1s2f3   

汤女,60岁,2014年4月29日来诊,主诉  心烦胸闷,气短喘满,前胸后背象有物体压着透不过气来的感觉。

现病史 : 怕寒身痛,无汗,血压偏低,体温正常,心率110/分,大便不溏,一天3-4次,量少,小便次多,清短,舌胖水滑,脉沉细数,下肢水肿,上午轻,下午重,无口渴口干口苦,上腹明显压痛,多梦失眠,纳差,病程一年多,用中西药无数乏效,非常痛苦。
心烦,多梦失眠,脉数----烦证。
小便次多,清短-----中焦虚弱不能制约下焦。
舌胖水滑,下肢水肿-----太阴的里饮和表饮。
胸闷,气短喘满-----中焦不固,饮逆冲胸冲肺。

六纲:太阴系阳明。
五证:饮证,烦证。
处方:小青龙汤+肾着汤+石膏。
主要症状消失以后,按虚劳处理。这个病例治疗难度大一点,因为患者虚劳了。看舌头中间的纵沟太深了,津血已经大亏。后期使用人参黄芪汤类方。

阿龙军哥  

1357924680 发表于 2014-5-14 12:33 
看您对这个病例讨论的这么多,大家一直在期待老师您对这个病例的见解,您的诊断和您的方药,可惜您一直神 ...



先谈本病案书写的几处问题:
     1. 主诉不规范,缺少病程时间,只告诉了就诊时间。
       主诉是病人最痛苦的症状体征的性质,持续的时间(需要医者的分析总结提炼)。
     2.心率110次/分,应告诉节律如何,可辨有无心率不齐、早搏等。
     3.大便不溏,留下想象的空间大了,还应该写是否成型、干燥更具体点。
     4.小便次数多,清短(不长)还应该说夜间次数,以便于分辨有无肾阳虚。
【概念回顾】
     一、胸痹:是指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轻者感觉胸闷,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汉代张仲景《金匮要 略》中提出“胸痹”的名称,归纳病机为“阳微阴弦”,治疗上温通散寒方。

     二、心悸:指患者自觉心中悸动,甚至不能自主的一类症状。发生时,患者自觉心跳快而强,并伴有心前区不适感。属祖国医学“惊悸”和“怔仲”的范畴。 本病症可见于多 种疾病过程中,多与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并存,凡各种原因引起心脏搏动频率、节律发生异常,均可导致心悸。

本人分析:

【诊断】 心悸 
    (胃痛,颈椎病,骨质疏松症等次要问题,暂时不管,抓住要矛盾,不必面面俱到)
     依据:心烦胸闷,气短,非常难受,心率110次/分。伴有失眠,多梦,无心痛。虽有胸闷,但是纵观全局心悸表现要多些,明显些。
【证候分析】脾肾阳虚,心血不足
     ①患者心烦胸闷,气短,非常难受,心率110次/分。脉细数,是为心血不足,血不养心,失眠多梦亦是心血不足心脑失养的表现。
     ②纳差、气短,(短气和喘不好鉴别,气短不足以息,似喘非喘)。大便一天3-4次,量少,不溏结合舌胖水滑,脉沉细,是脾虚水湿壅滞,脾虚不能制水。
     ③小便次数多,虽短少但清,结合舌胖水滑苔,又出现下肢水肿,上午阳气相对充足,所以上午水肿轻,下午属阴,阳气午后减退,阳气不能化水,则下午加重,是肾阳虚。
     ④阳气虚衰,故怕寒冷,因无脉浮,故不考虑表证。无表证的身痛,多为血虚失养所致。(老年人居多)
     ⑤上腹明显压痛,显然是触诊所得,不按压不痛。症状孤立,与病情病机又不符。建议为更次要问题,不予理睬。(注意腹部触诊的手法,轻重、深度。要求患者放松配合也 十分重要。)
【病机】脾肾阳虚,心失所养
【治法】温肾健脾 补血宁心
【方药】炙甘草汤加减
【处方】炙甘草20克 生姜10克 桂枝15克 人参10克 干地黄15克  大枣10克 茯苓20克  合欢皮20克 白术15克 黄芪30克 当归10克 枣仁30克 珍珠母20克 郁金12克
【用药分析】方中人参、白术、大枣、茯苓、炙甘草健脾补气,当归、黄芪补血,苓桂术甘生姜温阳化气行水 郁金、合欢皮、枣仁、珍珠母宁心安神。气血得补,阳气得温,水湿得行,心得所养,诸证可除。
【讨论】本病符合中医胸痹、心悸范畴,主要病症与颈椎退变关系不大。再说颈椎病也不是一天两天的疾病,《金贵》云:“夫病痼疾加以卒病,当先治其卒病,后治痼疾也”。假设有膝关节骨质改变的检查结果,是不是也要考虑诊断为膝关节病呢?可能本人此观点有点主观,请斟酌自定。
    本案我是根据原创病例分析后做出的自己的看法,不代表正确的答案,纯属愚见,欢迎指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