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可转债市场面临“入不敷出” 转债基金受伤

 牛人的尾巴 2015-01-11

可转债市场面临“入不敷出” 转债基金受伤

2015-01-11 16:51:38 来源: 天津日报(天津)
0

可转债市场面临“入不敷出” 转债基金受伤

强制赎回接踵而至

牛气冲天的A股市场不仅让各家公司的股价节节攀升,同时受益的还有20余只可转债。中证可转债指数领跑资本市场的各项指数,并且接连创出历史新高。随着各只可转债价格触及强制赎回的“天花板”,投资者不得不将手中的可转债转换成股票。

上周五,初始发行规模高达260亿元的平安转债完成了强制赎回,在此之后将要强制赎回的可转债还有工行转债和中行转债。在这三只“巨无霸”级转债退出市场后,4只转债航母仅剩石化转债。将要进入转债市场的格力转债等的发行规模完全无法弥补“巨无霸”离去的空间,可转债这一池塘面临干涸。

急剧萎缩

2014年哪个指数领跑A股市场?

答案是中证转债指数。该指数56.94%的涨幅笑傲群雄,将上证综指52.87%、沪深300指数51.66%的年度涨幅甩在身后。截至2014年年底,中证转债指数报收437.08点,一举超过2007年和2009年高点。进入2015年后,中证转债指数上涨动能仍未消退,上周五最高涨至476.05点

中证转债指数一发而不可收的背后是各只可转换债券的股性爆发,导致债券价格的步步高升。海通证券分析师姜超认为,当前转债价格均已在每张120元以上,造成这一现象的一个原因是转债供给收缩,但投资者为了分享股市上涨的红利而对转债投资热情仍高,从而一步步将低价格转债“消灭”。

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可转债市场每张100 元以下的可转债消失,发展到每张110 元可转债消失,而到2014年12月底,每张120元以下的可转债也不见了踪迹。

与股票和其他债券价格可以上不封顶不同,可转债的发行方往往在债券条款中设置了强制赎回选项,也就是正股价格在规定的时间内连续触及规定的价格后,债券的发行方有权以可转债的票面价格加上当期应付利息赎回可转债,这种行为的本质是迫使可转债的持有者“债转股”。

中国平安发行的平安转债成为近期强制赎回的最大可转债,上周中国平安发布第7次、同时也是最后一次平安转债赎回提示公告。当日为平安转债的赎回登记日,也是最后一个交易日和转股日,而从本周一开始,平安转债将停止交易和停止转股,并从上海证券交易所摘牌。

平安转债上周五的收盘价为167.57元/张,但中国平安的赎回价格仅为100.140元/张,因此未转股或者及时出售可转债的投资者将遭遇巨大损失。Wind资讯统计显示,截至1月7日,平安转债累计转股比例为88.69%,还有约29.4亿元平安转债仍未转股。

在初始发行规模260亿元的平安转债被强制赎回后,中行转债和工行转债也将挥别转债市场。华鑫证券分析师邱祖学预计,在三大可转债退出后,可转债市场规模将从约1700亿元下降到约1100亿元。而中信证券分析师邓海清更为悲观,他认为转债市场的余额将不足900亿元。

据不完全统计,从2014年11月开始,强制赎回的可转债已经达到7只,分别为久立转债、国金转债、国电转债、平安转债、中行转债、工行转债和上周刚刚宣布赎回的徐工转债。其中国金转债上市仅7个月便触发赎回,创下历史最短纪录;2014年年初上市的久立转债也触发赎回条款,存续期仅为10个月。

与初始发行规模分别高达400亿元和250亿元的中行转债和工行转债将要“退场”相对的,则是未来难有航母级转债“接班”。格力转债将于1月13日上市交易,转债规模为9.8 亿元。此外,目前已有发行预案的公司共有12家,总规模为329.1亿元,不及中行转债一家,未来转债市场规模仍将面临萎缩。

转债基金受伤

在可转债牛市中,转债基金成为最大的赢家。华泰证券统计显示,可转债基金2014年平均复权净值增长率为69.22%,居于所有债券类基金首位,并且超过众多偏股类基金。

2015年伊始,转债基金迎来了密集的上折潮,银华中证转债分级和招商可转债分级双双触发上折阀值,其中招商可转债分级已是第二次上折。此前,东吴中证可转债也完成上折。

但转债基金的好日子也许就要到头了,随着可转债市场的步步萎缩,转债基金经理便开始为资金投向何处头痛。

邱祖学认为,虽然转债市场规模萎缩,但市场上的十几只可转债基金和很多保险机构的可转债投资规模不会大幅下降。从“两行”转债和平安可转债撤出的资金进入新华保险可交换债(14宝钢EB)的概率较大,一方面是其他大型可转债(如民生转债、石化转债)同样面临赎回的问题;另一方面是新华保险同属于金融板块,保险股估值仍然较低;最为重要的是,新华保险可交换债转股溢价率并不算高,且没有赎回条款。

对于未来越走越窄的路,已经有转债基金经理坐不住了,开始“抨击”转债市场现有的法规。

目前可转债执行的法规为2006年出台的《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其中规定发行可转债需要满足最近三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6%、可转债融资后公司的累积债券余额不超过净资产40%的条件,并对净资产不足15亿元的公司发行可转债有提供担保的要求。

事实上,这些条款是参考当时公开增发门槛而设置的。但在一些转债基金经理看来,随着定向增发的出现,由于其门槛低、限制少、操作灵活,很快就成为主流再融资工具,而公开增发几乎绝迹。定向增发股票早已没有盈利要求,而可转债的风险远小于股票,对发行可转债的净资产收益率要求已没必要,也不符合市场化趋势。

康振宇 本文来源:天津网-天津日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