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免疫系统

 爱雅阁 2015-01-12
戏说人体免疫系统的工作原理:
    尽管人体这个王国筑就了皮肤这个坚固的边境 人体“九大”系统之六——免疫系统(高谈阔论) 防线,但因惧怕外敌而闭关锁国也不是一个好的国家管理者应干的事,况且没有与外界的能量代谢和信息交流,人体也不能生存,我们通过口腔(消化系统)、鼻腔(呼吸系统)、尿道(泌尿系统)、肛门这四道与外界相通的国门来完成人体的能量代谢;通过双眼、双耳来收集外界信息。而这些通商口岸正是外敌(细菌、病毒等)入侵的主要途径。而且这种入侵几乎发生在我们生活的时时刻刻
    于是我们的人体组建了庞大的防御工事和数量众多的军队(免疫系统),这套防御系统成功的抵御了外敌的入侵,镇压了内部的叛变分子,检举出一个个人体管理层的腐败官员,如果没有他们的出色工作,人体王国将立刻不能正常运转,感染、癌症将会让这个王国覆灭。
   人体的防御工事中最重要的成分是皮肤,完整的皮肤保护了我们绝大多数的边境不受外敌侵犯,而在与外界相通的各个通商口岸,我们也是层层设防。我们的口腔中的唾液,含有一种溶菌酶,可以高效的分解细菌;我们胃中的胃酸几乎可以 “酸死”食物中的绝大多数微生物,当然也会有漏网之鱼和对强酸有抵抗力的致病菌,如胃中的幽门螺旋杆菌可以在胃酸中活得闲庭信步(据科学家说它是引起胃炎的祸首);而我们的肠道中则生活着超过10兆的细菌,这么庞大的细菌是你挤我我顶你的各自死占住地盘,外来的致病菌想来落个脚几乎没门。我们的鼻毛虽然不雅却交织成一张大网兜住大部分的灰尘和大点的细菌;呼吸道中覆盖的恶心的粘液却是超级“捕苍蝇胶”,粘住了绝大多量的入侵者,然后通过搓鼻涕和吐痰被人体扫地出门;我们还通过打喷嚏将敌人吹走。眼睛呢,我们通过不时流眼泪(哭呢是超级大流眼泪,其实我们眼睛中的泪腺无时不刻不在流眼泪,当然量比较少,不易觉察到),通过分泌眼泪给眼睛洗澡。我们的尿道呢,就比较省劲,你细菌长吧长吧,一泡小便把它们冲得干干净净。女性的阴道呢,那里居住着对女性同胞关怀备至的嗜酸乳杆菌,它们分泌乳酸保持阴道的酸性环境,这个酸性环境使得绝大多数细菌不能生存(而不当的运用抗生素常会把嗜酸乳杆菌也秧及到,阴道酸性环境丧失,引起阴道炎症和阴道瘙痒)。
     以上是我们的强大边境防线,阵地工事建的是固若金汤,但如果以为工事建的好就躺在后来睡大觉,此国必亡。人体王国当然不会干这种事。这些工事后面是庞大而高效的军队(免疫细胞)。这支军队数量庞大,而且种类繁多,各司其职,战争来临时紧密联系,相互配合,拳头握在一起,把入侵之敌打的落花流水。
     这支军队绝大多数平时呆在血液中(它们就是我们常说的白细胞),它们和负责传送氧气的红细胞、负责止血的血小板都来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和我们社会一样,骨髓生出来的小孩(造血干细胞)并没有定专业方向,并不是有些小孩一生下来就注定要当战士或当工人,这些儿童将来可能是白细胞,也可能是红细胞,也可能什么都成不了就夭折。如果人体王国安定团结,这些造血干细胞就大多成长成红血胞去传送氧气,只保持一小部分的白细胞维持战斗力;如果人体王国面临外敌入侵或战争频繁,那骨髓就马上开足马力大量生成造血干细胞,而且这些儿童大部分成长为战士,白细胞数量在短期内大增,全国进入备战状态。
    对于普通人,抽血化验首先看的也就是白细胞总数,我们经常听到医生说:你的白细胞高了,可能是感染了!于是我们老觉得白细胞是坏东西,如果治疗后又抽血化验, 医生说:好啦!白细胞终于降下来了,病好了!我们就很开心,似乎把白细胞干掉病就好了!是这样吗?不是!不是!真的不是!
    白细胞是好东西,这点我们先把这个调子定下来,它们是我们抵御外敌的战士。对于感染性疾病(如伤口感染、肺炎、肠炎、尿道炎等),医生抽血也主要是要看白细胞总数,如果白细 胞总数高于正常了,那么医生就推测可能身体的某个地方正受外敌侵略,所有身体进入备战状态,军队的人数大量增加。如果军队人数降下来了(白细胞总数正常了),我们就推测因为我们的治疗有效,人体已经从战争状态进入正常生产状态,人体觉得不能有那么多的人去当战士,而是要大多数人去从事生产,所以白细胞总数降了下来。所以很多人对白细胞是误解了,而且是把人家委屈大了,白细胞的多和少只是反映人体处于什么状态,是处在全国安定团结的和平时期呢,还是处在外敌入侵的备战时期呢。
    相反,有些疾病,如化疗、放疗、药物副作用或人体极度虚弱,白细胞总数大量减少,也就是人体王国的战士人数大量减少,没有正常的战斗力规模,这时人体就很危险了,只要一有外敌入侵,人体不能组织正常规模的抵抗部队,让敌人长趋直入,国破家亡。所以肿瘤在化疗、放疗的前后都要抽血查血常规,如果白细胞总数很低,那么就表明人体随时都有受感染的危险,就是说应该停止治疗或想办法提高白细胞的数量。
    那么白血病呢,白血病其实是白细胞的癌症,一抽血化验,白细胞总数很多很多,常常是正常值的十几二十倍,但这些战士腐化变质,不再是党指挥枪,他们不听中央指挥,自已大量增殖,军队人数众多,却终日坐在营房里吃喝玩乐,敌人来了,不去战斗,只是消耗国家资源,坐吃山空,人多不干事,所以白血病的最终病因多是感染败血症。
    我们的军队有陆军、海军、空军,这些军种中又有干后勤的,有普通战士,有指挥官,各司其职。我们的白细胞呢,可分为粒细胞和非粒细胞两大类,这么分是因为我们把白细胞放到显微镜下看,有些细胞中含有一些颗粒,有些不含有颗粒,就依此来分门别类。其中粒细胞又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非粒细胞则分为淋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当然,你不必理会这么多,不记这些也罢,只是想让你知道,我们的白细胞是一个军队,这支军 队由各种各样的各司其职的人员组成,那么,这个庞大的军团是怎样的运转的呢?
    我们来假定一个战争场景:我的手指被刀割破了,也就是我们的皮肤防线开了一道口子,我又不以为然,不去处理,盘踞在伤口周围和空气中的细菌终于有机会进攻人体,我们来看看人的身体是怎样组织一场防御战的!
    刀子割了我一下,我立刻感觉到痛,马上把手抽了回来避免让刀子割得更深,这时这种疼痛传给大脑(中央指挥部),中央军委立刻收到信息:人体的指头有危险,现在马上需要进入备战状态了。同时呢受伤部位的嗜碱性粒细胞向周围发生求救信号(这个信号是一种叫组胺的生物大分子),“快来人啦,我们受到攻击啦!”处于伤口周围的战士(粒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一接到求救信号,(接触到组胺)就立刻从懒洋洋的状态进入备战状态,都逆着组胺发出的方向往事发地点跑。这下热闹了,各路高手齐集事发地点,一场大战开演!
    首先赶到现场的一般是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是人体王国军队中数量最多的,能占到一半以上(50%-70%),是最普通的一兵,他们在身体各处血液中巡逻站岗,一接到求救信号就直奔战场投入战斗,他们一般与细菌作战,做战方式大多是与细菌同归于尽,我们伤口化脓感染的脓液其实主要就是中性粒细胞的尸体组成。(所以当我们看到恶心的脓液就应该首先想到向为保护我们而英勇作战的粒细胞致敬!)。巨噬细胞是现场处理的低层官员,它们名字来源是因为他们个头一般比较大,而且善于吞吃,巨噬就是大吃大喝的意思!巨噬细胞是人体细胞中的长寿者,可以活数年,(红细胞的寿命120天,而血管中的粒细胞只能活3-4天),他们在身体各部位巡回,不仅吞噬来犯之敌,更为关键是他们是我们人体的清洁工,他们用他们的大肚子来吞噬人体王国中死亡细胞的尸体,吞噬过剩的胆固醇和血液中的各种垃圾。
    巨噬细胞在这场战争中还将起到更重要的作用:他们吞噬敌人后,还要想办法挎问出敌人的身份,残忍的将敌人肢解,并将能表明敌人身份的残骸挂到自己的表面(抗原)。巨噬细胞这样做的目的是要向人体王国报告:现在我们的国家来了敌人,这个敌人就是这样子的,能代表他们身份的东西我已经找出来了,我举在手上让大家看清楚,请求中央军委派出军队,而且你们派出的军队不要乱派,要派专门对付这类敌人的专业军队来!
    如果巨噬细胞因为什么原因不起作用,那就大麻烦了,我们人体的免疫系统就得瘫痪,没有情报来源,大家一摸黑,中央指挥部也不知道敌人来了多少,是些什么家伙,这些家伙有什么特点,应该采取什么战略战术。所以就像是现实中的战争一样,信息是首要的,一个指挥官如果没有准确的信息来源,是不可能打好一场战争的!而这个巨噬细胞就是这一场战争中的空中卫星,是侦察兵,是间谍,你说他有多重要!
    而在中央指挥部坐镇的就是大名鼎鼎的辅助性T细胞(Th细胞)。他是这场战争的最高指挥官!他是整场战争的灵魂!要成长成一名优秀的指挥官要付出超出常人的努力,辅助性T细胞也是如此,甚至可以说为了成为一名指挥官,绝大多数辅助性T细胞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我们来讲讲他的血泪史,和大多数免疫细胞一样,辅助性T细胞也出身在骨髓,但从小他就被送到胸腺,这些学员在胸腺这个大学校里接受严酷的训练,训练的主要内容是识别人体的各种敌人及异物。这些受训的学员在胸腺中接受考验,不仅要求技能还严格要求思想品德,识别敌人的这项技能考试不及格的淘汰,培养过程中发现品德有问题的淘汰(主要是会攻击自身细胞的)。被淘汰者的下场是:杀死!你猜在胸腺受训的学员中有多少能顺利毕业成为辅助性T细胞,成为一名出色指挥官的:1%左右!也就是说:100名受训者最终只有1人能走上领导岗位,其它的呢,被胸腺杀死!人体也正是这么严格的选择指挥官才能保证作战中不会出错,尽管残酷,但只因为指挥官的作用太重要了,马虎不得!辅助性T细胞毕业后就被分配到身体的各处,担任各地方军事指挥部的指挥官。和辅助性T细胞一起在胸腺受训的还有细胞毒性T细胞和抑制性 T细胞,这二个难兄难弟受到的待遇也不会好到哪里去,但他们都在人体王国中担负了重大的职责,这个以后再讲讲他们的光荣使命!总之一句话,人体王国对担负重任的官员向来严格选拔,绝不将就!
    辅助性T细胞起什么作用呢,巨噬细胞已经将表明敌人身份的残骸挂到表面(抗原)向指挥部报告了,辅助性T细胞就要对这些残骸信息(抗原)做出分析,分析出巨噬细胞杀死的是不是敌人(你这家伙别谎报军情),如果是敌人,是何种敌人,这类敌人的性质是什么。(据报道,辅助性T细胞能识别大约100万种不同的抗原信息)。好了,如果入侵者是有敌意的,而且辅助性T细胞也终于识别出来犯敌人的性质,现在他该发出全国紧急动员令,把全国的军队动员起来,所有将士一律停止休假,进入战争准备。他给巨噬细胞、粒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B细胞等免疫细胞发出战争指令(主要是白介素),人体的各个免疫细胞接受到白介素后战斗力增倍,从平时的休养状态变成热血沸腾(活化状态),神采奕奕奔赴前线。
    与辅助性T细胞一同在胸腺受训的还有细胞毒性T细胞,他们是人体的检察官。他们的任务是时刻密切监视人体王国的各个成员,如果哪个细胞感染了病毒或细菌,或是哪个细胞不好好干活想干坏事(癌变),细胞毒性T细胞就把他们侦察出来,不声不响靠过去那些“变质分子”的身上,在他们身上投下一种叫穿孔蛋白的深水炸弹,在感染了病菌的细胞或癌细胞上打出一个大孔,让这些细胞的生命物质流出来,把他们一个个处决!尽管他这个检察官在我们看来应该司法独立,但在人体王国中,细胞毒性T细胞还是要受辅助性T细胞领导,平时懒洋洋的,接到辅助性T细胞的战斗指令(主要是白介素2及干扰素)才充满活力,才肯干活!
    当然,如果是仅仅发出战争动员令,那辅助性T细胞这个指挥官当得也太轻松了,人体免疫系统中最强大的力器在于B细胞生成的抗体。抗体是人体王国对付入侵者的杀手锏,来一种敌人(抗原),人体王国就想办法生产出只对这种敌人有效的抗体,是极为高效的一对一关系。从敌人入侵到人体最终制造出专门针对该入侵之敌的生物导弹--抗体,大约需要一周时间,等到这些抗体生成后,这些生物导弹将铺天盖地的满布战场,专门找与自己匹配的敌人,有的抗体能中和敌人的毒素;有的则扑到敌人身体死死抱住让敌人动弹不得,好让免疫细胞容易消灭;有的则能布成一道战场隔离带,让所有敌人无法进入(保护健康组织)。这些生物导弹的制造工厂就是B细胞,人体王国有数百万种不同的B细胞,一种B细胞只生产一种抗体,人体王国有数百万种的B细胞,理论上就可以生产出数百万种不同的抗体。和平时期这些B细胞都处在停工状态,这时的B细胞个头都小小的,其中有一个紧密的细胞核和极少量的细胞质,就像一个工厂啥都没有,只有一个办公室。 某一天某一种敌人入侵,人体王国就要从这数百万的B细胞中挑选一个工厂,这个工厂制造的抗体最适合敌人,对敌人最有杀伤力,一旦某个B细胞被人体王国从数百万个B细胞挑选出来,这个B细胞马上进入战争状态,被活化,迅速分裂并大量增殖出相同细胞(克隆细胞),没过多长时间人体内便能组建超数以亿计的相同工 厂,而且被活化的B细胞体积大增,细胞质里短时间内布满了用以制造抗体的装配点、包装和输出抗体的通道体系,从空空荡荡只有一个办公室的闲置小工厂摇身一变变成拥有数千条生产线的庞然大物,一个被活化的B细胞一个小时能释放1000万个抗体分子,你能想象这是怎样的生产效率!
    而这个挑选工厂的工作就是要由伟大统帅———辅助性T细胞来完成!他从巨噬细胞那里得到敌人的情报,开始运用自己的智慧识别敌人,认清了敌人本质后开始着手从数百万个B细胞中挑选一个出来,下指令让这个B细胞马上进入战时状态,开足马力生产武器。抗体是我们人体对付外来入侵者的独门暗器,特异性很高,几乎是对每一种类入侵者量身定做。
    好了,战争终束了,人体的防疫部队经过一般艰苦的战斗取得了胜利。但是伟大统帅———辅助性T细胞是个穷兵黩武之人,他成了人体王国的英雄后却不肯罢休,依旧想努力的维持人体的战争状态,维持他的权力地位。人体王国也发现当一个领导者没有力量制衡最终都要出事,不管这个领导者是怎样伟大的人,所以人体还安排了一个角色,也就是一起和辅助性T细胞在胸腺受训的抑制性T细胞,在战争快进入尾声时,抑制性T细胞就接替辅助性T细胞成为最高统帅,向全国发出停战命令,人体王国重新进入和平生产,大量裁减军队,军工生产停工,民用生产重上轨道。
    人体王国进入和平时期后,大量裁减军队,但是一部分经历这场战争的有经验老兵被王国保留下来,当然他们人数不会多,王国给他们提供优厚的待遇,允许他们养优处尊,这些人包括记忆性辅助性T细胞、记忆性B细胞、记忆性细胞毒性细胞等。他们是人体历经各项战役的经验总结,是王国的宝贵财富。有可能王国要养他们一辈子,但万一再有同一种类的外敌来侵,这些经历过相同敌人经验丰富的老兵将迅速反应,重新活化,比如记忆性B细胞如果重新遇到跟以往战争同一类的敌人,就可以不经中央指令,迅速活化,重新进入战争状态,大量生产消灭敌人的高效抗体。这种反应不再通过巨噬细胞向辅助性T细胞传报告军情、辅助性T细胞识别敌人再下达战争命令等一序列过程(这个过程一般需要一周时间),记忆反应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在人体组织起一场由经验丰富军队组成的防御力量,高效的消灭来犯之敌!
    这就是人体免疫部队的战略战术!精彩无比,我们人体免疫部队的分工、组织结构、作战策略都是一场管理学的精髓,当然人体的免疫系统远比我们上面讲的复杂很多。免疫学是所有从事医学科学研究的科学家的宝藏,我这么说一点也不过分,因为这一领域有太多未知的空间,只要用心埋头下去研究很容易出成果。现在免疫学已经把触角伸到神经生物学、发育生物学、内分泌学、癌症研究及心血管生理学等各领域,单独一个领域内所做的一项基础研究,就会在其它领域起重新开启一片天空的作用。 

人体“九大”系统之六——免疫系统(骨髓)
【【骨髓定义】】
  骨髓是人体的造血组织,是存在于长骨(如肱骨、股骨)的骨髓腔,扁平骨(如髂骨、肋骨)和不规则骨(胸骨、脊椎骨等)的松质骨间网眼中的一种海绵状的组织,能产生血细胞的骨髓略呈红色,称为红骨髓。成人的一些骨髓腔中的骨髓含有很多脂肪细胞,呈黄色,且不能产生血细胞,称为黄骨髓。人出生时,全身骨髓腔内充满红骨髓,随着年龄增长,骨髓中脂肪细胞增多,相当部分红骨髓被黄骨髓取代,最后几乎只有扁平骨松质中有红骨髓。此种变化可能是由于成人不需全部骨髓腔造血,部分骨髓腔造血已足够补充所需血细胞。当机体严重缺血时,部分黄骨髓可转变为红骨髓,重新恢复造血的能力。
   红骨髓能制造红细胞、血小板和各种白细胞。血小板有止血作用,白细胞能杀灭与抑制各种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等;某些淋巴细胞能制造抗体。因此,骨髓不但是造血器官,它还是重要的免疫器官。有些药物如氯霉素及呋喃类,在长期大量使用后,可影响骨髓造血功能,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
【【造血干细胞】】
    人体骨髓量与体重等因素相关,成年人骨髓量一般为3千克左右。造血干细胞是能自我更新、有较强分化发育和再生能力、可以产生各种类型血细胞的一类细胞。造血干细胞来源于红骨髓,可以经血流迁移到外周血液循环中,不会因献血和捐献造血干细胞而损坏造血功能。
    造血干细胞是指尚未发育成熟的细胞,是所有造血细胞和免疫细胞的起源。因此是多功能干细胞,医学上称其为“万用细胞”,也是人体的始祖细胞。   
    造血干细胞有两个重要特征:其一,高度的自我更新或自我复制能力;其二,可分化成所有类型的血细胞。造血干细胞采用不对称的分裂方式:由一个细胞分裂为两个细胞。其中一个细胞仍然保持干细胞的一切生物特性,从而保持身体内干细胞数量相对稳定,这就是干细胞自我更新。而另一个则进一步增殖分化为各类血细胞、前体细胞和成熟血细胞,释放到外周血中,执行各自任务,直至衰老死亡,这一过程是不停地进行着的。 
    人类造血干细胞首先出现于胚龄第2~3周的卵黄囊,在胚胎早期(第2~3月)迁至肝、脾,第5个月又从肝、脾迁至骨髓。在胚胎末期一直到出生后,骨髓成为造血干细胞的主要来源。具有多潜能性,即具有自身复制和分化两种功能。在胚胎和迅速再生的骨髓中,造血干细胞多处于增殖周期之中;而在正常骨髓中,则多数处于静止期,当机体需要时,其中一部分分化成熟,另一部分进行分化增殖,以维持造血干细胞的数量相对稳定。造血干细胞进一步分化发育成不同血细胞系的定向干细胞。定向干细胞多数处于增殖周期之中,并进一步分化为各系统的血细胞系,如红细胞系、粒细胞系、单核-吞噬细胞系、巨核细胞系以及淋巴细胞系。
    由造血干细胞分化出来的淋巴细胞有两个发育途径,一个受胸腺的作用,在胸腺素的催化下分化成熟为胸腺依赖性淋巴细胞,即T细胞;另一个不受胸腺,而受类囊器官的影响,分化成熟为囊依赖性淋巴细胞或骨髓依赖性淋巴细胞,即B细胞。并分别由T、B细胞引起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如机体内造血干细胞缺陷,则可引起严重的免疫缺陷病。    
    造血干细胞是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的鼻祖,是未充分分化细胞,具有良好的分化增殖能力,干细胞移植可以救助很多患有血液病的人们。因为造血系统原始细胞恶性增生、不会凋亡,从而导致了白血病发病,而救助他们的方法就是将这些恶性细胞全部杀灭,但是化疗是敌我不分得,在杀灭癌细胞的同时也杀死了正常的造血干细胞,导致人体血细胞缺乏,危及病人生命。当病人需要根除白血病时,就要一次性杀灭癌细胞,但是这样超大剂量的化疗往往也将正常干细胞杀灭的寥寥无几。为了让病人尽快恢复造血功能,挽救病人的生命就需要输注造血干细胞,这就是我们所知道的骨髓移植。


【【骨髓作用】】
  人体内的血液成分处于一种不断的新陈代谢中,老的细胞被清除,生成新的细胞,骨髓的重要功能就是产生生成各种细胞的干细胞,这些干细胞通过分化再生成各种血细胞如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淋巴细胞等,简单的说骨髓的作用就是造血功能。因此,骨髓对于维持机体的生命和免疫力非常重要。
    骨髓由血管、血窦、不同发育阶段的血细胞、网状结缔组织组成。多能造血干细在骨髓中增殖。它可分化为髓样干细胞和淋巴干细胞。 
    ——淋巴干细胞分化为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NK细胞及部分树突状细胞。 
    ——髓样干细胞分化出单核巨噬细胞、粒细胞、血小板、红细胞等。
    淋巴干细胞在骨髓中形成,进入胸腺发育、分化为成熟的T细胞,再迁移至外周淋巴器官,在抗原刺激下分化为效应淋巴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 
    注:在胚胎发育早期,人类造血干细胞发生在卵黄囊、胚肝;从胚胎发育后期至出生迁入骨髓。出生后个体的骨髓是淋巴干细胞分化发育为功能性B细胞的唯一场所。


【【骨髓移植】】
   骨髓移植是器官移植的一种,将正常骨髓由静脉输入患者体内,重建患者的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以取代病变骨髓的治疗方法。用以治疗造血功能异常、免疫功能缺陷、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及其他一些恶性肿瘤(急慢性白血病、严重型再生不良性贫血、地中海性贫血、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转移性乳腺癌和卵巢癌)。用此疗法均可提高疗效,改善预后,得到长期生存乃至根治。
【【骨髓炎】】
    骨髓炎是由一种用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细菌侵入机体而致的一种化脓性感染病,并不是人们通常所理解的单纯骨髓发炎,而是指整个骨组织,包括骨膜、骨皮质、骨髓均受细菌感染而产生的一系列病变,因此单称骨髓炎也不恰当,而应称为骨、髓炎。  
    骨髓炎为一种骨的感染和破坏。由需氧或厌氧菌、分枝杆菌、真菌引起。骨髓炎好发于椎骨、糖尿病患者的足部、或由于外伤或手术引起的穿透性骨损伤部位。儿童最常见部位为血供良好的长骨(如胫骨或股骨的干骺端)。   

人体“九大”系统之六——免疫系统(胸腺)
   胸腺为机体的重要淋巴器官。其功能与免疫紧密相关,分泌胸腺激素及激素类物质,具内分泌机能的器官。位于胸腔前纵隔。胚胎后期及初生时,人胸腺约重10~15克,是一生中重量相对最大的时期。随年龄增长,胸腺继续发育,到青春期约30~40克。此后胸腺逐渐退化,淋巴细胞减少,脂肪组织增多,至老年仅15克。 
【【胸腺位置与结构】】
    胸腺位于胸骨后面,紧靠心脏,呈灰赤色,扁平椭圆形,分左、右两叶,由淋巴组织构成。青春期前发育良好,青春期后逐渐退化,被脂肪组织所代替。
    胸腺表面有结缔组织被膜,结缔组织伸入胸腺实质把胸腺分成许多不完全分隔的小叶。小叶周边为皮质,深部为髓质。皮质不完全包围髓质,相邻小叶髓质彼此衔接。
    皮质主要由淋巴细胞和上皮性网状细胞构成,胞质中有颗粒及泡状结构。网状细胞间有密集的淋巴细胞。胸腺的淋巴细胞又称为胸腺细胞,在皮质浅层细胞较大,为较原始的淋巴细胞。中层为中等大小的淋巴细胞,深层为小淋巴细胞。从浅层到深层为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为小淋巴细胞的过程。皮质内还有巨噬细胞,无淋巴小结。髓质中淋巴细胞少而稀疏,上皮性网状细胞多而显著。形态多样,胞质中有颗粒及泡状结构,为其分泌物。


【【胸腺的生理功能】】
1、产生T淋巴细胞
  造血干细胞经血流迁入胸腺后,先在皮质增殖分化成淋巴细胞。 其中大部分淋巴细胞死亡,小部分继续发育进入髓质,成为近于成熟的T淋巴细胞。这些细胞穿过毛细血管微静脉的管壁,循血流再迁移到周围淋巴结的弥散淋巴组织中,此处称为胸腺依赖区。
   整个淋巴器官的发育和机体免疫力都必需有T淋巴细胞,胸腺为周围淋巴器官正常发育和机体免疫所必需。当T淋巴细胞充分发育,迁移到周围淋巴器官后,胸腺重要性逐渐减低。胸腺是人体最早开始衰老的器官。
2、产生和分泌胸腺素和激素类物质
【【胸腺素】】
1、可使由骨髓产生的干细胞转变成T细胞,能连续诱导T细胞分化、发育的各个阶段;使在骨髓、脾脏和其它周
   围组织中的淋巴干细胞成熟化,变为有免疫功能的淋巴细胞;
2、具有调节机体的免疫平衡的作用;
3、能增强成熟T细胞对抗原或其它刺激的反应,提高其免疫能力。


人体“九大”系统之六——免疫系统

【【人体免疫系统概况】】
    免疫系统是机体保护自身的防御性结构,是执行免疫功能的器官、组织、细胞和分子的总称。主要包括淋巴器官(骨髓、胸腺、淋巴结、脾、扁桃体等)、其它器官(主要指消化道、呼吸道粘膜)内的淋巴组织和全身各处的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单核吞噬细胞、粒细胞、抗原呈递细胞等)、免疫分子(主要指免疫球蛋白 、补体、淋巴因子、干扰素、白细胞介素、抑制因子等)组成



免疫系统分为固有免疫和适应免疫,其中适应免疫又分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免疫系统是机体防卫病原体入侵最有效的武器,它能发现并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等引起内环境波动的因素。而人体免疫系统的结构是繁多而复杂的,并不在某一个特定的位置或是器官,相反它是由人体多个器官共同协调运作。在感染过程中,各免疫器官、组织、细胞和分子间互相协作、互相制约、密切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免疫防御功能。病原体侵入人体后,首先遇到的是天然免疫功能的抵御。一般经7-10天,产生了获得性免疫;然后两者配合,共同杀灭病原体。天然免疫是人类在长期的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防御病原体的一系列功能。其特点是人人生来就有,并能遗传给下一代,而且不同种的生物免疫系统有差异。
    然而,免疫系统功能的失调也会对人体极为不利:人体的识别能力异常容易导致过敏现象的发生(使用某种食物、注射药物出现过敏反应,甚至导致休克),反之则会引起反复感染;人体的自我稳定能力异常,会使免疫系统对自身的细胞作出反应,引发自身免疫疾病,诸如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等;人体的免疫监视的功能降低,如同失去了一位“警卫员”,使肿瘤有了可乘之机。



【【免疫系统的结构与组成】】
一、免疫器官
1、骨髓
骨髓是主要的造血器官,骨髓是各类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及成熟的场所,是人体的重要中枢免疫器官。胚胎期血细胞生成场所最早在卵黄囊,后移至胚肝和胚脾,最后由骨髓替代。成年期造血功能主要发生在胸骨、脊椎、肋骨等扁骨的红髓。
功能如下:  
   1)各类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
   2)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3)体液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2、胸腺
胸腺是T细胞分化和成熟的场所,因而T细胞亦称胸腺依赖性T淋巴细胞。骨髓中的T淋巴系前体细胞(前体T细胞)经血循环进入胸腺后,也称胸腺细胞。它们在胸腺激素影响下,最终分化为成熟T细胞,随后释放入血液循环中。
功能如下:  
   1)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2)免疫调节:对外周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具有调节作用;
   3)自身免疫耐受的建立与维持。



3、脾:
   脾是重要的淋巴器官,具有造血、滤血、清除衰老血细胞及参与免疫反应等功能。确切的说自骨髓开始造血后,脾演变为人体最大的外周免疫器官。
功能如下:
   1)T细胞和B细胞的定居场所;
   2)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3)合成某些生物活性物质;
   4)过滤作用。



4、淋巴结:
   淋巴结是人体最为重要的一种免疫性器官,是接受抗原刺激产生免疫应答反应的场所,有过滤、增殖和免疫作用。
功能如下:
   1)T细胞和B细胞定居的场所;
   2)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3)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
   4)过滤作用。



5、扁桃体:
   扁桃体是一个免疫活性器官,可产生淋巴细胞和抗体,具有抵抗细菌和病毒的功能,并使整个机体产生免疫。口咽部是饮食和呼吸的必经之路,较易隐藏病菌和异物,扁桃体协同咽部丰富的淋巴组织,执行着这一特殊区域的防御保护任务。因此,对一个健康人来说,扁桃体就像个看门人,起着守护的作用。



6、阑尾:
   阑尾具有丰富的淋巴组织,参与机体的免疫功能,应归于中枢免疫器官,它担负着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大功能。最新研究成果证实,阑尾还具有分泌细胞,能分泌多种物质和各种消化酶,以及促使肠管蠕动的激素和与生长有关的激素等。



【【免疫系统工作原理】】
   人类的吞噬细胞有大、小两种。小吞噬细胞是外周血中的中性粒细胞。大吞噬细胞是血中的单核细胞和多种器官、组织中的巨噬细胞,两者构成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具体过程是这样的:当病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进入到人体后,免疫系统中的巨噬细胞首先发起进攻,将它们吞噬掉,这分三个阶段:即吞噬细胞和病菌接触、吞入病菌、杀死和破坏病原菌。吞噬细胞内含有溶酶体,其中的溶菌酶、乳铁蛋白、活性氧物质、活性氮物质等能杀死病菌,而蛋白酶、多糖酶、核酸酶、脂酶等则可将菌体降解。最后不能消化的菌体残渣被排到吞噬细胞外。 
    免疫细胞将病原体吞噬,然后通过酶的作用,把他们分解成一个个片断,并将这些微生物的片断显现在巨噬细胞的表面,成为抗原,表示自己已经吞噬过入侵的病菌,并让免疫系统中的T细胞知道。T细胞与巨噬细胞表面的微生物抗原,连着相遇后如同原配的锁和钥匙一样,马上发生反应。这时,巨噬细胞便会产生出一种淋巴因子的物质,其作用就是激活T细胞。T细胞一旦“醒来”便立即向整个免疫系统发出“警报”,报告有“敌人”入侵的消息。这时,免疫系统会出动一种杀伤性T淋巴细胞,并由它发出专门的B淋巴细胞,最后通过B淋巴细胞产生专一的抗体。杀伤性T淋巴细胞能够找到那些已经被感染的人体细胞,一旦找到之后便像杀手那样将这些受感染的细胞摧毁掉,防止致病微生物的进一步繁殖。免疫系统具有高度的辨别力,能接受、传递、扩大、储存和记忆有关免疫(吞噬病原体)的信息。



 多数情况下,病原体被吞噬杀灭。若未被杀死,则经淋巴管到附近淋巴结,在淋巴结内的吞噬细胞进一步把它们消灭,淋巴结的这种过滤作用在人体免疫防御能力上占有重要地位,一般只有毒力强、数量多的病原体才有可能不被完全阻挡而侵入血流及其它脏器。但是在血液、肝、脾或骨髓等处的吞噬细胞会对病原体继续进行吞噬杀灭。
    病菌被吞噬细胞吞噬后,其结果根据病菌类型、毒力和人体免疫力不同而不同。化脓性球菌被吞噬后,一般经5—10分钟死亡,30—60分钟被破坏,这是完全吞噬。而结核杆菌、伤寒沙门氏菌、军团菌等,则是已经适应在宿主细胞内寄居的胞内菌。在无特异性免疫力的人体中,它们虽然也可以被吞噬细胞吞入,但并未完全被杀死。有的病菌尚能在吞噬细胞内生长繁殖,反使吞噬细胞死亡;有的可随游走的吞噬细胞经淋巴液或血流扩散到人体其它部位,造成广泛病变。此外,吞噬细胞在吞噬过程中,溶酶体释放出的多种水解酶也能破坏邻近的正常组织细胞,造成对人体不利的免疫病理性损伤。
正常人体的血液、组织液、分泌液等体液中含有多种具有杀伤或抑制病原体的物质。主要有补体、溶菌酶、防御素、乙型溶素、吞噬细胞杀菌素、组蛋白、正常调理素等。这些物质的直接杀伤病原体的作用不如吞噬细胞强大,往往只是配合其它抗菌因素发挥作用。例如补体对霍乱弧菌只有弱的抑菌效应,但在霍乱弧菌与其特异抗体结合的复合物中若再加入补体,则很快发生溶解霍乱弧菌的溶菌反应。
   人体的免疫系统像一支精密的军队,24小时昼夜不停地保护着我们的健康。它是一个了不起的杰作!在任何一秒内,免疫系统都能协调调派不计其数、不同职能的免疫“部队”从事复杂的任务。它不仅时刻保护我们免受外来入侵物的危害,同时也能预防体内细胞突变引发癌症的威胁。如果没有免疫系统的保护,即使是一粒灰尘就足以让人致命。人体免疫系统的结构是繁多而复杂的,并不在某一个特定的位置或是器官,相反它是由人体多个器官共同协调运作。
   骨髓和胸腺是人体主要的淋巴器官,外围的淋巴器官则包括扁桃体、脾、淋巴结、集合淋巴结与阑尾。这些关卡都是用来防堵入侵的毒素及微生物。当我们喉咙发痒或眼睛流泪时,都是我们的免疫系统在努力工作的信号
免疫过程的另一种解释:  
   白血球负责在血管内巡逻,进行一系列防卫和免疫工作。例如释放抗体及净化血液。抗体为蛋白,全称免疫球蛋白,在血液及组织内循环以加强身体的防卫能力,是细胞免疫的主要成分,也助白血球发挥作用。淋巴细胞是可以记忆:如何保护身体的特殊细胞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其中每种淋巴细胞又分为记忆细胞和效应细胞,其中效应B细胞的作用是产生免疫球蛋白,在细胞免疫中起作用,效应T细胞作用是与靶细胞结合并消灭它。记忆细胞的作用是记住抗原,在其下一次入侵时可以快速反应。所谓细胞免疫是指白血球所担当的角色,而体液免疫则指抗体所扮演的角色。两个系统相互合作,互相引发对方的效能。

【【免疫系统的作用】】
    人体免疫系统是一十分精密而奥妙的防卫系统,具备抵抗、防御、清理和修复的功能。免疫系统是一个由各种腺体和免疫细胞组成的网状系统,由三道防线组成。第一道由皮肤的汗腺、皮脂腺、口腔黏膜、气管黏膜和唾液、胃液组成。第二道防线由遍布全身的淋巴结、淋巴腺组成,其中淋巴细胞是非常重要的免疫细胞。第三道防线则由T细胞、NKT细胞、LAK细胞和B细胞等免疫杀伤细胞组成,主要遍布全身的循环系统,这是免疫系统最精锐的部队。



1、免疫防御,清除外来细菌、病毒的危害,防止疾病的发生维护人体的健康
   免疫系统能够有效地防御病原微生物及其毒性产物的侵袭,并将它们消灭或中和。假如这种功能作用失调,
   则将发生不利的结局,形成变态反应,机体抵御病原微生物的能力薄弱,就引起反复感染。
2、免疫自稳,处理人体产生的废物,及时清除人体内的衰老的、死亡的、损伤的细胞 
   人体内有200余种不同的细胞,总数大约60万亿个,细胞平均生命周期为24-48小时(除神经细胞外),细胞    的新陈代谢会分解出对人体无用的垃圾,这些垃圾(包括吞噬病原体后产生的)都由免疫细胞清除掉,以保    持人体内环境的稳定。
3、免疫监视,消灭侵入人体内的病原体
   病原体一般是指致病菌和病毒,大多数情况下,毒素、病原体都来源于人体外部,但偶尔也会产生于内部,    例如癌细胞、自由基等。虽然每天体内都产生癌细胞,但是我们并不会轻易患上癌症,理由就是免疫系统会    自动搜寻癌细胞,发现并逐个歼灭,只要免疫系统正常,免疫机能足够强大,人就不会得癌症。
4、免疫修补
   免疫细胞能修补受损的器官和组织,使其恢复原来的功能。

【【免疫系统的形象比喻】】
骨髓—士兵工厂
骨髓红血球和白血球就像免疫系统里的士兵,而骨髓就负责制造这些细胞。每秒钟就有800万个血球细胞死
    亡并有相同数量的细胞在这里生成,因此骨髓就像制造士兵的工厂一样。
胸腺—训练场地:
    胸腺就像为赢得战争而训练海军、陆军和空军一样,胸腺是训练各军兵种的训练厂。胸腺指派T细胞负责战
    斗工作。此外,胸腺还分泌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荷尔蒙。
淋巴结—战场
淋巴结是一个拥有数十亿个白血球的小型战场。当因感染而须开始作战时,外来的入侵者和免疫细胞都聚集
    在这里,淋巴结就会肿大。肿胀的淋巴结是一个很好的信号,它正告诉你身体受到感染,而你的免疫系统正
    在努力地工作着。作为整个军队的排水系统,淋巴结肩负着过滤淋巴液的工作,把病毒、细菌等废物运走。
    人体内的淋巴液大约比血液多出4倍。
脾脏—血液过滤器
脾脏是血液的仓库。它承担着过滤血液的职能,除去死亡的血球细胞,并吞噬病毒和细菌。它还能激活B细
    胞使其产生大量的抗体。
扁桃体—咽喉守卫者
扁桃体对经由口鼻进入人体的入侵者保持着高度的警戒。那些割除扁桃体的人患上链球菌咽喉炎和霍奇金病
    的机率明显升高。这证明扁桃体在保护上呼吸道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阑尾—免疫助手
阑尾能够帮助B细胞成熟发展以及抗体(IgA)的生产。它也扮演着交通指挥员的角色,生产分子来指挥白血
    球到身体的各个部位。阑尾还能“通知”白血球在消化道内存在有入侵者。在帮助局部免疫的同时,阑尾还
    能帮助控制抗体的过度免疫反应。
集合淋巴结—肠道守护者
病原微生物最易入侵的部位是口,而肠道与口相通,所以肠道的免疫功能非常重要。集合淋巴结是肠道黏膜
    固有层中的一种无被膜淋巴组织,富含B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少量T淋巴细胞等。对入侵肠道的病原微生物
    形成一道有力防线。
【【免疫功能低下与自体免疫功能紊乱】】
    免疫力受到伤害,会使免疫细胞下降,人的每一滴血中有5000个免疫细胞;但是,当一个人处在一个病毒与细菌近距离的传播环境之中,或在精神、肉体上受到极度打击,或疲劳衰竭,或抑郁悲伤,或营养不良,就会引发免疫功能下降。
    一旦出现免疫细胞减少,如未发现和治疗,均可引起严重后果。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肝炎、胃肠道疾病、类风湿、肿瘤等慢性疾病,自体免疫功能紊乱是指在一些条件下人体的免疫系统会对自身的器官或组织产生对抗,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了对这些器官或组织的抗体。自体免疫紊乱并不是“免疫的缺乏”,对于白癜风,我们认为是免疫系统把人体自身的色素细胞当成外来的,进而攻击它们,削弱它们,杀死它们。其他的一些类似的自体免疫紊乱的症状包括有甲状腺紊乱、红斑狼疮、恶性贫血等。
1、免疫功能异常:
   对于进入机体的药物或有益微生物产生变态反应。如,花粉引起的过敏现象。表现在疾病方面有:过敏性皮    炎、麻疹、哮喘、顽固性头痛、牙痛、红眼病、青春痘、便秘及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中风等心血管类    疾病。
2、免疫功能低下:
   免疫力差,容易感染,医学上称为免疫缺陷综合症。表现出的病症有:感冒、咳嗽、咽炎、胃炎、肠炎、肺    炎、支气管炎、肺结核、鼻炎、中耳炎、肝炎、乳腺炎、皮肤感染、肾炎及性功能类病症。
3、免疫功能稳定异常:
   功能紊乱由自身抗体“NAA”造成的疾病,如:红斑狼疮、皮肌炎、风湿类风湿病、恶性贫血、重肌无力、牛    皮癣、鱼鳞病、及白塞氏病、糖尿病等。

4、免疫监视功能失调:免疫系统不能及时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变异细胞,这是产生肿瘤、发生癌变的主要原    因和决定因素。

【【饮食调理提高免疫系统】】
免疫力是指机体抵抗外来侵袭,维护体内环境稳定性的能力。
    提高人体免疫能力的最理想方法:
1、多喝酸奶:坚持均衡饮食,如果人出现酗酒、精神紧张或饮食不平衡等情况,会使人的抗病能力削弱。要纠    正这种失衡,必须依靠养生细菌,酸奶中就含有这类细菌。
2、多饮开水:记住,是白开水!这样能使鼻腔和口腔内的黏膜保持湿润;多喝水还能让人感觉清新,充满活     力。研究证明,白开水对人体的新陈代谢有着十分理想的生理活性作用。水很容易透过细胞膜而被身体吸     收,使人体器官中的乳酸脱氢酶活力增强,从而有效地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和免疫能力。特别是晨起的第一    杯凉开水,尤为重要。
3、多吃海鲜:海鲜中含有丰富的铁、锌、镁、硒、铜等,经常食用能促进免疫功能。
4、经常喝茶:茶叶中含有一种名叫茶氨酸的化学物质。由于它能够调动人体的免疫细胞去抵御细菌、真菌和病    毒,因此,可以使人体抵御感染的能力提高5倍以上。
5、饮点红酒:大部分酒精饮料会对人体的免疫系统起到抑制作用,但红酒恰恰相反,它含有的一些抗氧化物质    对增强免疫功能很有好处,而且还有利于保护心脏。
6、吃些动物肝脏:动物肝脏含有叶酸、硒、锌、镁、铁、铜,以及维生素B6、B12等,这些物质有助于促进免疫    功能。
7、冬虫夏草能有效增加免疫系统细胞、组织数量,促进抗体产生,增加吞噬、杀伤细胞数量、又可以调低某些    免疫细胞的功能,是增强人体免疫力的首选。
8、适当补充铁质:铁可以增强免疫力;但铁质摄取过量对身体有害无益,每天不能超过45毫克。
9、补充精氨酸:海参、鳝鱼、墨鱼以及山药、黑芝麻、银杏、豆腐皮、葵花子、榛子富含这种物质,多食用有    助于增强免免疫力。
【【免疫系统的常见疾病】】
    免疫系统疾病的症状主要表现在易患感冒及其他感染性疾病,易疲劳或易过敏。根据病因及特性不同,大致常见的有:艾滋病、过敏性疾病、风湿性关节炎、过敏性哮喘、慢性疲劳、II型糖尿病、枯草热、红瘢狼疮及多发性硬化症等。


免疫系统(扁桃体与阑尾炎)

人体“九大”系统之六——免疫系统(扁桃体与阑尾)

 扁桃体位于消化道和呼吸道的交会处,此处的粘膜内含有大量淋巴组织,是经常接触抗原引起局部免疫应答的部位。口咽部上皮下的淋巴组织团块。在舌根、咽部周围的上皮下有好几群淋巴组织,按其位置分别称为腭扁桃体、咽扁桃体和舌扁桃体。 

    扁桃体是一个免疫活性器官,可产生淋巴细胞和抗体,具有抵抗细菌和病毒的功能,并使整个机体产生免疫。口咽部是饮食和呼吸的必经之路,较易隐藏病菌和异物,扁桃体协同咽部丰富的淋巴组织,执行着这一特殊区域的防御保护任务。因此,对一个健康人来说,扁桃体就像个看门人,起着守护的作用。



【【【基本结构】】】

    扁桃体腭扁桃体是一对扁卵圆形的淋巴器官,位于扁桃体窝内。扁桃体窝:口咽外侧壁在腭咽弓和腭舌弓之间的三角形凹陷。粘膜上皮向实质内下陷形成不陷窝,称扁桃体小窝。扁桃体前下部分被子腭舌弓遮盖,其上端未被覆盖的部分由结缔组织构成的扁桃体体囊包绕, 扁桃体此囊仅借疏松结缔组织与咽肌相连。此处常是扁桃体周围脓肿形成部位。 咽淋巴环由腭扁桃体、咽扁桃体、咽鼓管扁桃体、舌扁桃体组成。

1、咽扁桃体:在咽穹粘膜处,淋巴组织丰富称为咽扁桃体。

2、咽鼓管扁桃体:在咽鼓管咽口附近粘膜内的淋巴组织。

3、舌扁桃体:在舌根部粘膜下有许多小结节状淋巴组织,使粘膜表面呈现许多丘状隆起,称扁桃体。

   通常所说的扁桃体即指腭扁桃体而言。腭扁桃体有一对,位于舌腭弓与咽腭弓之间,卵圆形,表面为复层鳞

   状上皮所覆盖。上皮向扁桃体内部陷入形成10~20个隐窝,隐窝中含有脱落的上皮细胞、淋巴细胞及细菌

   等。上皮下方及隐窝周围密集分布着淋巴小结及弥散淋巴组织,淋巴细胞常穿过上皮而沉积于口咽部。扁桃

   体的被膜是一层致密的结缔组织,它把腭扁桃体与邻近器官隔开,有阻止腭扁桃体感染扩散的屏障作用。

【【【扁桃体生理意义】】】

扁桃体可产生淋巴细胞和抗体,故具有抗细菌抗病毒的防御功能。咽部是饮食和呼吸气的必经之路,经常接触较易隐藏病菌和异物。咽部丰富的淋巴组织和扁桃体执行着机体这一特殊区域的防御保护任务,不过此处也易遭受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和肺炎球菌等到病菌和侵袭而发炎。这些细菌通常就存在于人的咽部和扁桃体隐窝内。正常情况下,由于扁桃体表面上皮完整和粘液腺不断分泌,可将细菌随同脱落的上皮细胞从隐窝口排出,因此保持着机体的健康。当机体因过度疲劳、寒冷、潮湿、烟酒过度等原因而使抵抗力下降,上皮防御机能减弱,细菌繁殖加强,腺体分泌机能降低时,扁桃体就会遭受细菌感染而发炎。若扁桃体炎反复发作并对全身产生不利影响时,可以考虑将扁桃体用手术摘除。

【【【扁桃体炎】】】

1、原因:   

   当人的抵抗力下降,如过度疲劳、缺乏锻炼、营养不良之时,扁桃体的防御能力就会减弱,各种细菌病毒就

   会引入扁桃体,导致扁桃体发炎。

   当扁桃体发生炎症的时候,脱落上皮、淋巴细胞及细菌会堆积在隐窝开口处,此时扁桃体表面就会出现点状

   豆渣样物。 扁桃体炎的致病原以溶血性链球菌为主,其他如葡萄球菌、肺炎球菌、流感杆菌以及病毒等也可

   引起。

   当其它疾病导致病菌侵入扁桃体时,也会发生炎症,如流行性感冒、急性鼻咽炎。扁桃体发炎会出现红肿、

   疼痛、化脓。轻者低热、咳嗽,喉部不适;重者高烧不退、呼吸急促,甚至高热惊厥,需要及时治疗。

2、症状:

   扁桃体炎的全身症状:起病急、寒战、高热、可达39~40°C,一般持续3~5天,尤其是幼儿可因高热而抽

   搐、呕吐或昏睡、食欲不振等。 

   局部症状:咽痛是最明显的症状,吞咽或咳嗽时加重,剧烈者可放射至耳部,此乃神经反射所致,幼儿常因

   不能吞咽而哭闹不安。儿童若因扁桃体肿大影响呼吸时可妨碍其睡眠,夜间常惊醒不安。





3、中医谈扁桃体炎

   肺经风热型:证见发热畏寒,咽痛,咳嗽,苔白或黄,脉数。

   肺胃蕴热型:证见高热畏寒,咽痛剧烈,吞咽困难,口渴引饮,口臭便秘,舌红,苔黄厚,脉洪数。

   热毒内盛型:证见高热不退,咽痫有增无减,伴同侧耳痛,吞咽困难,苔黄质红,脉洪数。

   虚火上炎型:证见咽干口燥,咽部似有物堵塞感,干咳,伴手足心热,或气短,腰酸,苔少,舌红,脉细数

   肾阴虚型:证见口燥咽干,人暮尤甚,且有灼热微痛,异物感,伴五心烦热,头晕,不易耐劳,喉核及四周

             发红,喉核上有黄白色脓栓挤出,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

   肺脾气虚型:证见咽干,刺痒,微咳,痰少而粘,咯吐不出,人寐头上汗多,喉核暗红连及周围,喉核上有

             白色点状短痕,或乳酪样脓栓挤出,舌质淡红少苔,脉细数。

4、危害

正常情况下,扁桃体的淋巴细胞和抗体能将病菌消灭或控制住,维持机体的健康。但当身体抵抗力下降,或者病菌多次侵袭,特别是病菌数量大、毒力强时,扁桃体会发生炎症,轻者低热、咳嗽,咽喉疼痛;重者高热、呼吸急促,甚至发生惊厥。 若治疗不及时,人体抵抗力不足以战胜病菌时,炎症就可向周围组织扩散,并可经血液播散至其他器官,使之发生炎症,还会引起全身性的病理反应。

   局部并发症:炎症可向周围扩散,最常见的是扁桃体周围脓肿;向上可引起急性中耳炎、鼻炎、鼻窦炎;向下引起急性喉炎、支气管炎、肺炎等。

   全身并发症:与各个器官对链球菌所产生的变态反应有关。有急性关节炎、风湿热、急性心包炎、心肌炎、心内膜炎、急性肾炎等,导致心脏、肾脏、关节等方面的严重损害。

【【【阑尾的位置、结构、功能】】、

    阑尾又称蚓突,是细长弯曲的盲管,在腹部的右下方,位于盲肠与回肠之间,它的根部连于盲肠的后内侧壁,远端游离并闭锁,活动范围位置因人而异,变化很大,受系膜等的影响,阑尾可伸向腹腔的任何方位。 

    阑尾是一个淋巴器官,其淋巴液回流方向与静脉血回流相一致,可达回结肠淋巴结。阑尾的淋巴组织在出生后就开始出现,12~20岁达高峰,以后渐减少,60岁后渐消失,因此成人切除阑尾,无损于机体的免疫功能。 阑尾的神经由交感神经纤维经腹腔丛和内脏小神经传入,因其传入的脊髓节段在第10、11胸节,所以急性阑尾炎发病开始时,常有第10脊神经所分布的脐周围牵涉痛。



阑尾的功能:

阑尾具有丰富的淋巴组织,参与机体的免疫功能,应归于中枢免疫器官,它担负着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

   疫两大功能。最新研究成果证实,阑尾还具有分泌细胞,能分泌多种物质和各种消化酶,以及促使肠管蠕动

   的激素和与生长有关的激素等。

   阑尾可以帮助抑制具有潜在破坏作用的体液性抗体反应,同时能够提供局部的免疫作用。阑尾吸收肠道内的

   抗原并对其作出反应,这种局部的免疫系统在生理免疫反应以及对食物、药物、细菌或病毒性抗原的控制中

   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阑尾的功能还包括使白细胞对各种抗原或存在于胃肠道的异物产生影响,这样阑尾就有可能抑制破坏血液和

   淋巴产生的体液抗体反应,促进了局部的免疫功能。

人体“九大”系统之六——免疫系统(淋巴结)

【【【淋巴结的结构与分布】】】
    淋巴结是人体最为重要的一种免疫性器官,是接受抗原刺激产生免疫应答反应的场所,有过滤、增殖和免疫作用。正常人约有500-600个淋巴结,按其位置可分为浅表淋巴结和深部淋巴结。



1、结构: 
   淋巴结由淋巴细胞集合而成,呈豆形,位于淋巴管行进途中,是产生免疫应答的重要器官之一。淋巴结的一侧隆凸,连接数条输入淋巴管,另一侧凹陷,称为“门”,有输出淋巴管和神经、血管出进。正常人体浅表淋巴结很小,直径多在0.5cm以内,表面光滑、柔软,与周围组织无黏连,亦无压痛。
   淋巴结表面包有被膜,被膜的结缔组织伸入淋巴结内形成小梁,构成淋巴结的支架。
   被膜下为皮质区。皮质区有淋巴小结、弥散淋巴组织和皮质淋巴窦(简称皮窦)。
   淋巴结的中心及门部为髓质区。髓质包括由致密淋巴组织构成的髓索和髓质淋巴窦(简称髓窦)。淋巴窦的窦腔内有许多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从输入淋巴管流来的淋巴液先进入皮窦再流向髓窦,最后经输出淋巴管离开淋巴结。
   淋巴结实质内有许多神经末梢,但淋巴小结内尚未发现。淋巴细胞表面有多种神经递质受体,说明神经系统对淋巴结内的免疫应答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2、分布:
    淋巴结遍布全身,只有比较表浅的部位才可触及。颈部、颌下、锁骨上窝、腋窝、腹股沟等最易摸到。
    当身体某一部位发生感染,细菌随淋巴液经过淋巴结时,可相应地引起淋巴结群的肿大和疼痛,可摸到皮肤下有圆形、椭圆形或条索状的结节。
  1)在颌下摸到肿大的淋巴结,表示口腔内有病变。如扁桃体炎、牙周炎等。
  2)颈部出现成串的球状隆起,首先应考虑到颈淋巴结核。鼻咽癌病人往往在颈部也可以摸到肿大的淋巴结。
  3)腋窝部淋巴结肿大,常揭示上肢或乳房有疾患。
  4)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是下肢、臀部有感染性疾病的信号。
  5)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多表示腹腔内有癌细胞沿胸导管上转移。如肝癌、胃癌、结肠癌等。
  6)右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表示胸腔内有癌细胞沿右侧淋巴管向上转移。如肺癌、食道癌等。
  7)患淋巴性白血病时,全身各处淋巴结均表现肿大。 













身体一些部位的淋巴结分布
【【【淋巴结性质】】】 
    1)系急慢性炎症,淋巴结质地柔软,能活动,与周围组织和皮肤无粘连,有游离感。
    2)急性期有红、肿、热、痛的典型症状。
    3)淋巴结结核,早期与皮肤和周围组织无粘连,病情加重可继续肿大。但不超过核桃大小,以后可粘连融
       合成片,发生变化,破溃,流出黄棕色脓液或豆腐渣样物质。
    4)癌肿所致淋巴结肿大多呈石头样坚硬,表现凸凹不平,与皮肤可粘连在一起,无疼痛或压痛。
    5)淋巴性白血病,肿大的淋巴结能活动、不粘性、光滑、不硬、不痛,也不化脓破溃。 



【【【淋巴性功能】】】
    主要功能是滤过淋巴液,产生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参与机体的免疫反应。当局部感染时,细菌、病毒或癌细胞等可沿淋巴管侵入,引起局部淋巴结肿大。如该淋巴结不能阻止和消灭它们,则病变可沿淋巴管的流注方向扩散和转移。
1、滤过和净化作用:
   淋巴结是淋巴液的有效滤器,通过淋巴窦内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以及体液抗体等免疫分子的作用,可以杀伤
   病原微生物,清除异物,从而起到净化淋巴液,防止病原体扩散的作用。对细菌的清除率可达99%,但对病毒
   及癌细胞的清除率常很低。清除率常与抗原的性质、毒力、数量以及机体的免疫状态等密切相关。
2、免疫应答场所:
   淋巴结中富含各种类型的免疫细胞,利于捕捉抗原、传递抗原信息和细胞活化增殖。滤泡表面有丰富的Fc受
   体,具有很强的捕获抗原体复合物的能力,通过这种方式可将抗原长期保留在滤泡内,这对形成和维持B记忆
   细胞、诱导再次免疫应答很有意义。
   B细胞受刺激活化后,高速分化增殖,生成大量的浆细胞形成生发中心;T细胞也可在淋巴结内分化增殖为效
   应淋巴细胞,经淋巴管输出发挥细胞免疫作用。淋巴结内的T细胞约占淋巴细胞总数的75%,B细胞占25%,大
   颗粒淋巴细胞极少或无,淋巴结内细胞免疫应答和体液免疫应答常同时发生,以那一种为主视抗原性质而定
3、淋巴细胞再循环基地:
   正常情况下,只有少数淋巴细胞在淋巴结内分裂增殖,大部分细胞是再循环的淋巴细胞。血中的淋巴细胞通
   过毛细血管后静脉进入淋巴结副皮质,然后再经淋巴窦汇入输出淋巴管。众多的淋巴结是再循环细胞的重要
   补充来源。
  总之,淋巴结不仅能通过免疫反应消除进入淋巴结内的抗原成分,而且通过输出效应淋巴细胞或免疫活性成
   分,发动身体其他部位,特别是有害成分侵入区域的免疫反应,及时解除对机体的伤害。免疫反应后,淋巴
   结产生的抗原特异性记忆细胞又通过淋巴细胞的再循环随时对这些有害成分再次入侵进行监视。 
4、造血功能
在某些情况下,如骨髓纤维化时,脾脏及淋巴结都是髓外造血结构,可产生红细胞、粒细胞、血小板,因此
   可以说脾脏是人体最大的淋巴结。
【【【淋巴结肿大】】】
   淋巴结因内部细胞增生或肿瘤细胞浸润而体积增大的现象。淋巴结肿大非常多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人群,可见于多种疾病,有良性,也有恶性。
1、炎症性肿大
细菌、病毒、衣原体、真菌、螺旋体、原虫、蠕虫等引起急慢性淋巴结感染时,淋巴结可充血水肿、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增生,有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及浆细胞的浸润,甚至发生坏死及肉芽肿,形成使淋巴结增大,伴疼痛急性淋巴结炎,通常继发于相应引流区域的感染。有效的抗生素治疗可使肿大的炎症性淋巴结缩小。
2、肿瘤性肿大
无论是原发于淋巴组织的内生肿瘤,还是淋巴结外转移来的肿瘤,都可表现为无限制增殖的肿瘤细胞在淋巴结内大量增殖,占据和破坏了淋巴结正常组织结构,同时还引起淋巴结内纤维组织增生及炎症细胞浸润,从而导致淋巴结肿大。癌组织易先侵袭淋巴结的周围淋马窦及髓窦,然后逐渐波及整个淋巴结,并可穿破被膜侵袭周围组织,因此癌性淋巴结常硬如石且相对固定。
3、反应性增生肿大
包括非特异性反应性淋巴细胞增生和免疫反应性增生两种。多由生物因素(细菌病毒等)、化学因素(药物环境毒素代谢毒性产物等)及变态反应性刺激等因素,引起淋巴结内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反应性大量增生,表现为淋巴滤泡增大,滤泡旁淋巴细胞增生,有时可表现为坏死增生从而导致淋巴结肿大。
4、组织细胞性增生肿大
淋巴结内有大量组织细胞增生,呈片状灶性或弥温性分布,同时可有肉芽肿形成。


人体“九大”系统之六——免疫系统(脾)

【【【脾的概述】】】
    脾是重要的淋巴器官,具有造血、滤血、清除衰老血细胞及参与免疫反应等功能。因其含血量丰富,能够紧急向其他器官补充血液,所以有“人体血库”之称。 
    脾是一个形如刀镰,扁平椭圆弯曲状器官,其色紫赤,位于腹腔的左上方,“脾与胃以膜相连”,呈扁椭圆形,暗红色、质软而脆,当局部受暴力打击易破裂出血。脾属于网状皮系统,是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其结构基本上与淋巴结相似,由被膜、小梁及淋巴组织构成。

 
    脾在正常情况下,只产生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但在病态及大失血后可以制造各种血细胞。脾主要功能是参与免疫反应,吞噬和清除衰老的红细胞,细菌和异物,产生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贮存血液。胚胎时期可造血。脾脏在胚胎时期是一个重要的造血器官,出生后能产生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脾内的巨噬细胞能将衰老的红细胞、血小板和退化的白细胞吞噬消灭。它还能吞噬血液中的细菌、原虫和异物。当脾功能亢进时可破坏大量血小板及血细胞。脾有丰富的血窦,可储存一定量(约200毫升)的血液,在机体剧烈运动或爬山或突然失血时,脾的平滑肌收缩,放出储存血液以补充机体的需要。脾中的淋巴细胞还能制造抗体。
 
【【【西医理论中脾的功能】】】
   人体最大的周围淋巴样器官,其实质由红髓和白髓构成,具有造血和血液过滤功能,也是淋巴细胞迁移和接受抗原刺激后发生免疫应答、产生免疫效应分子的重要场所。 脾脏由脾动脉供血。
1、滤血:
   脾内滤血的主要部位是脾索和边缘区,此处含大量巨噬细胞,可吞噬清除血液中的病原体(病菌、抗原、异
   物、原虫)和衰老的血细胞。当脾肿大或机能亢进时,红细胞破坏过多,可引起贫血。脾切除后,血内的异
   形衰老红细胞大量增多。  
2、免疫:
   侵入血内的病原体,可引起脾内发生免疫应答,脾的体积和内部结构也发生变化。体液免疫应答时,淋巴小
   结增多增大,脾索内浆细胞增多;细胞免疫应答时则脉周围淋巴鞘显著增厚。脾内的淋巴细胞中T细胞占
   40%,B细胞占55%,还有一些K细胞和NK细胞等。
3、造血:
   胚胎早期的脾有造血功能,但自骨髓开始造血后,脾渐变为一种淋巴器官,在抗原刺激下能产生大量淋巴细
   胞和浆细胞。但脾内仍含有少量造血干细胞,当机体严重缺血或某些病理状态下,脾可以恢复造血功能。
4、储血:
   人脾的储血能力较小,约可储血40ml,主要储于血窦内。首先它是人体的“血库”,当人体休息、安静时,
   它贮存血液,当处于运动、失血、缺氧等应激状态时,它又将血液排送到血循环中,以增加血容量;脾肿大
   时其储血量也增大,当机体需血时,脾内平滑肌的收缩可将所储的血排入血循环,脾随即缩小。

 
【【【中医谈脾】】】
    主运化、统血,输布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人体脏腑百骸皆赖脾以濡养,故有后天之本之称。在五行属土,为阴中之至阴。脾与四时之长夏相应。
一、脾的生理功能
1、脾主运化:
   运,即转运输送,化,即消化吸收。脾主运化,指脾具有将水谷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转输至全身各脏腑
   组织的功能。实际上,脾就是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运输的功能:饮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转
   输,是在脾胃、肝胆、大小肠等多个脏腑共同参与下的一个复杂的生理活动,其中脾起主导作用:脾的运化
   功能主要依赖脾气升清和脾阳温煦的作用,“人纳水谷,脾气化而上升”,水谷入胃,全赖脾阳为之运化。
   故“脾有一分之阳,能消一分之水谷;脾有十分之阳,能消十分之水谷”。
  (1)运化水谷——水谷,泛指各种饮食物。脾运化水谷,是指脾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作用。脾运化水谷的过
   程为:一是胃初步腐熟消化的饮食物,经小肠的泌别清浊作用,通过脾的磨谷消食作用使之化为水谷精微
   (又称水谷精气);二是吸收水谷精微并将其转输至全身;三是将水谷精微上输心肺而化为气血等重要生命
   物质。概言之,脾主运化水谷,包括了消化水谷、吸收转输精微并将精微转化为气血的重要生理作用。饮食
   人胃后,对饮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实际上是在胃和小肠内进行的。“脾主运化,胃司受纳,通主水谷”。胃
   主受纳水谷,并对饮食物进行初步消化,通过幽门下移于小肠作进一步消化。但必须依赖脾的磨谷消食作
   用,才能将水谷化生为精微。食物经过消化吸收后,其水谷精微又靠脾的转输和散精作用而上输于肺,由肺
   脏注入心脉化为气血,再通过经脉输送全身,以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以及皮毛、筋肉等各个组织器
   官。总之,五脏六腑维持正常生理活动所需要的水谷精微,都有赖于脾的运化作用。由于饮食水谷是人出生
   之后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物质的主要来源,也是生成气血的物质基础。饮食水谷的运化则是由脾所
   主,所以说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脾的运化功能强健,习惯上称作“脾气健运”。只有脾气健运,则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才能健全,才能
   为化生气、血、津液等提供足够的养料,才能使全身脏腑组织得到充分的营养,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反
   之,若脾失健运,则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便因之而失常,就会出现腹胀、便溏、食欲不振以至倦怠、消瘦和
   气血不足等病理变化。
  (2)运化水湿——运化水湿又称运化水液,是指脾对水液的吸收和转输,调节人体水液代谢的作用,即脾配
   合肺、肾、三焦、膀胱等脏腑,调节、维持人体水液代谢平衡的作用。脾主运化水湿是调节人体水液代谢的
   关键环节。在人体水液代谢过程中,脾在运输水谷精微的同时,还把人体所需要的水液(津液),通过心肺

   而运送到全身各组织中去,以起到滋养濡润作用,又把各组织器官利用后的水液,及时地转输给肾,通过肾
   的气化作用形成尿液,送到膀胱,排泄于外,从而维持体内水液代谢的平衡。脾居中焦,为人体气机升降的
   枢纽,故在人体水液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枢纽作用。因此,脾运化水湿的功能健旺,既能使体内各组织得
   到水液的充分濡润,又不致使水湿过多而潴留。反之,如果脾运化水湿的功能失常,必然导致水液在体内的
   停滞,而产生水湿、痰饮等病理产物,甚则形成水肿。故曰:“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素问·至真要大
   论》)。这也就是脾虚生湿、脾为生痰之源和脾虚水肿的发生机理。 脾运化水谷精微和运化水湿两个方
   面的作用,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一种功能失常可导致另一方面的功能失常,故在病理上常常互见。
2、脾主生血统血:
   脾主生血,指脾有生血的功能。统血,统是统摄、控制的意思。脾主统血,指脾具有统摄血液,使之在经脉
   中运行而不溢于脉外的功能。
  (1)脾主生血——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运化的水谷精微是生成血液的主要物质基础。脾运化的
   水谷精微,经过气化作用生成血液。脾气健运,化源充足,气血旺盛则血液充足。若脾失健运,生血物质缺
   乏,则血液亏虚,出现头晕眼花,面、唇、舌、爪甲淡白等血虚征象。
  (2)脾主统血——“脾统诸经之血”,“人五脏六腑之血,全赖脾气统摄”。脾气能够统摄周身血液,使之
   正常运行而不致溢于血脉之外。脾统血的作用是通过气摄血作用来实现的。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气为血帅,
   血随气行。脾的运化功能健旺,则气血充盈,气能摄血;气旺则固摄作用亦强,血液也不会逸出脉外而发生
   出血现象。反之,脾的运化功能减退,化源不足,则气血虚亏,气虚则统摄无权,血离脉道,从而导致出
   血:由此可见,脾统血,实际上是气对血作用的具体体现,所谓“脾统血者,则血随脾气流行之义也”。但
   脾之统血与脾阳也有密切关系。“脾统血,血之运行上下,全赖于脾。脾阳虚,则不能统血”。因脾失健
   运,阳气虚衰,不能统摄血液,血不归经而导致出血者称为脾不统血,临床上表现为皮下出血、便血、尿
   血、崩漏等,尤以下部出血多见。 脾不仅能够生血,而且还能摄血,具有生血统血的双重功能。
3、脾主升清
   升,指上升和输布;清,指精微物质。脾主升清是指脾具有将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吸收并上输于心、肺、
   头目,再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并维持人体内脏位置相对恒定的作用。这种运化功能的特
   点是以上升为主,故说“脾气主升”。 而上升的主要是精微物质,所以说“脾主升清”。脾之升清,是和
   胃之降浊相对而言。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脾气主升与胃气主降形成了升清降浊的一对矛盾,它们既对
   立又统一,共同完成饮食物之消化吸收和输布。另一方面,脏腑之间的升降相因、协调平衡是维持人体内脏
   位置相对恒定的重要因素。脾气之升可以维持内脏位置之恒定而不下垂。脾的升清功能正常,水谷精微等营
   养物质才能正常吸收和输布,气血充盛,人体的生机盎然。同时,脾气升发,又能使机体内脏不致下垂。如
   脾气不能升清,则水谷不能运化,气血生化无源,可出现神疲乏力、眩晕、泄泻等症状。脾气下陷(又称中
   气下陷),则可见久泄脱肛甚或内脏下垂等。

 
二、脾的生理特性
1、脾宜升则健:升有下者上行,升浮向上之义。五脏各有升降,心肺在上,在上者宜降;肝肾在下,在下者宜
   升;脾胃居中,在中者能升能降。五脏气机升降相互作用,形成了机体升降出入气化活动的整体性,维持着
   气机升降出入的动态动衡。脾升胃降,为人体气机上下升降的枢纽。脾性主升,是指脾的气机运动形式以升
   为要。脾升则脾气健旺,生理功能正常,故曰:“脾宜升则健”。
2、脾喜燥恶湿:脾为太阴湿土之脏,胃为阳明燥土之腑。“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此脾
   喜刚燥.胃喜柔润也”。脾喜燥恶湿,与胃喜润恶燥相对而言。脾能运化水湿,以调节体内水液代谢的平
   衡:脾虚不运则最易生湿,而湿邪过胜又最易困脾。“湿喜归脾者,以其同气相感故也”。脾主湿而恶湿,
   因湿邪伤脾,脾失健运而水湿为患者,称为“湿困脾土”,可见头重如裹、脘腹胀闷、口粘不渴等症。若脾
   气虚弱,健运无权而水湿停聚者,称“脾病生湿”(脾虚生湿),可见肢倦、纳呆、脘腹胀满、痰饮、泄
   泻、水肿等。总之,脾具有恶湿的特性,并且对于湿邪有特殊的易感性。
3、脾气与长夏相应:脾主长夏,脾气旺于长夏,脾脏的生理功能活动,与长夏的阴阳变化相互通应。此外,脾
   与中央方位、湿、土、黄色、甘味等有内在联系。脾运湿又恶湿,若脾为湿困,运化失职,可引起胸脘痞

   满、食少体倦、大便溏薄、口甜多涎、舌苔滑腻等,反映了脾与湿的关系。故长夏之时,处方遣药,常常加
   入藿香、佩兰等芳香化浊醒脾燥湿之品。此外,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气虚弱则会出现倦怠乏
   力、食欲不振等,临床治疗脾虚多选用党参、黄芪、白术、扁豆、大枣、饴糖等甘味之晶,这体现了睥与甘
   的关系。
三、脾与形、窍、志、液的关系
   脾在体和肌肉其华在唇,开窍于口,在志为思,在液为涎。所以根据一般肌肉的病都可以辩证到脾经,脾是
   后天根本,脾气的病变可以表现在唇上,另外思伤脾,思虑过度、相思过度都会伤了脾气,因此可以辩证施
   治再以治疗,在液为涎,对于小孩流口水或是口水过多也可以从脾经辩证。

【【中西医脾脏概念的区别】】
中医与西医中都有脾的概念,但两种医学中对脾的作用与内在属性的界定有着本质区别,不可以混为一谈。中医认为脾为主水谷运化之脏,即能消化,所以应包含胰脏在内。又说脾统血,故能免疫。
   西医的脾是人体最大的淋巴结,属于免疫系统。在解剖上,中医的脾没有具体的位置,一般认为是抽象化的脏器,而西医脾位于左季肋区,胃左侧与膈之间,相当左侧第9~第11肋的深面,其长轴与第10肋方向基本一致。


免疫系统(脾)  

人体“九大”系统之六——免疫系统(脾)

【【【脾的概述】】】
    脾是重要的淋巴器官,具有造血、滤血、清除衰老血细胞及参与免疫反应等功能。因其含血量丰富,能够紧急向其他器官补充血液,所以有“人体血库”之称。 
    脾是一个形如刀镰,扁平椭圆弯曲状器官,其色紫赤,位于腹腔的左上方,“脾与胃以膜相连”,呈扁椭圆形,暗红色、质软而脆,当局部受暴力打击易破裂出血。脾属于网状皮系统,是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其结构基本上与淋巴结相似,由被膜、小梁及淋巴组织构成。

 
    脾在正常情况下,只产生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但在病态及大失血后可以制造各种血细胞。脾主要功能是参与免疫反应,吞噬和清除衰老的红细胞,细菌和异物,产生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贮存血液。胚胎时期可造血。脾脏在胚胎时期是一个重要的造血器官,出生后能产生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脾内的巨噬细胞能将衰老的红细胞、血小板和退化的白细胞吞噬消灭。它还能吞噬血液中的细菌、原虫和异物。当脾功能亢进时可破坏大量血小板及血细胞。脾有丰富的血窦,可储存一定量(约200毫升)的血液,在机体剧烈运动或爬山或突然失血时,脾的平滑肌收缩,放出储存血液以补充机体的需要。脾中的淋巴细胞还能制造抗体。



【【【西医理论中脾的功能】】】
   人体最大的周围淋巴样器官,其实质由红髓和白髓构成,具有造血和血液过滤功能,也是淋巴细胞迁移和接受抗原刺激后发生免疫应答、产生免疫效应分子的重要场所。 脾脏由脾动脉供血。
1、滤血:
   脾内滤血的主要部位是脾索和边缘区,此处含大量巨噬细胞,可吞噬清除血液中的病原体(病菌、抗原、异
   物、原虫)和衰老的血细胞。当脾肿大或机能亢进时,红细胞破坏过多,可引起贫血。脾切除后,血内的异
   形衰老红细胞大量增多。  
2、免疫:
   侵入血内的病原体,可引起脾内发生免疫应答,脾的体积和内部结构也发生变化。体液免疫应答时,淋巴小
   结增多增大,脾索内浆细胞增多;细胞免疫应答时则脉周围淋巴鞘显著增厚。脾内的淋巴细胞中T细胞占
   40%,B细胞占55%,还有一些K细胞和NK细胞等。
3、造血:
   胚胎早期的脾有造血功能,但自骨髓开始造血后,脾渐变为一种淋巴器官,在抗原刺激下能产生大量淋巴细
   胞和浆细胞。但脾内仍含有少量造血干细胞,当机体严重缺血或某些病理状态下,脾可以恢复造血功能。
4、储血:
   人脾的储血能力较小,约可储血40ml,主要储于血窦内。首先它是人体的“血库”,当人体休息、安静时,
   它贮存血液,当处于运动、失血、缺氧等应激状态时,它又将血液排送到血循环中,以增加血容量;脾肿大
   时其储血量也增大,当机体需血时,脾内平滑肌的收缩可将所储的血排入血循环,脾随即缩小。



【【【中医谈脾】】】
    主运化、统血,输布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人体脏腑百骸皆赖脾以濡养,故有后天之本之称。在五行属土,为阴中之至阴。脾与四时之长夏相应。
一、脾的生理功能
1、脾主运化:
   运,即转运输送,化,即消化吸收。脾主运化,指脾具有将水谷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转输至全身各脏腑
   组织的功能。实际上,脾就是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运输的功能:饮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转
   输,是在脾胃、肝胆、大小肠等多个脏腑共同参与下的一个复杂的生理活动,其中脾起主导作用:脾的运化
   功能主要依赖脾气升清和脾阳温煦的作用,“人纳水谷,脾气化而上升”,水谷入胃,全赖脾阳为之运化。
   故“脾有一分之阳,能消一分之水谷;脾有十分之阳,能消十分之水谷”。
  (1)运化水谷——水谷,泛指各种饮食物。脾运化水谷,是指脾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作用。脾运化水谷的过
   程为:一是胃初步腐熟消化的饮食物,经小肠的泌别清浊作用,通过脾的磨谷消食作用使之化为水谷精微
   (又称水谷精气);二是吸收水谷精微并将其转输至全身;三是将水谷精微上输心肺而化为气血等重要生命
   物质。概言之,脾主运化水谷,包括了消化水谷、吸收转输精微并将精微转化为气血的重要生理作用。饮食
   人胃后,对饮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实际上是在胃和小肠内进行的。“脾主运化,胃司受纳,通主水谷”。胃
   主受纳水谷,并对饮食物进行初步消化,通过幽门下移于小肠作进一步消化。但必须依赖脾的磨谷消食作
   用,才能将水谷化生为精微。食物经过消化吸收后,其水谷精微又靠脾的转输和散精作用而上输于肺,由肺
   脏注入心脉化为气血,再通过经脉输送全身,以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以及皮毛、筋肉等各个组织器
   官。总之,五脏六腑维持正常生理活动所需要的水谷精微,都有赖于脾的运化作用。由于饮食水谷是人出生
   之后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物质的主要来源,也是生成气血的物质基础。饮食水谷的运化则是由脾所
   主,所以说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脾的运化功能强健,习惯上称作“脾气健运”。只有脾气健运,则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才能健全,才能
   为化生气、血、津液等提供足够的养料,才能使全身脏腑组织得到充分的营养,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反
   之,若脾失健运,则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便因之而失常,就会出现腹胀、便溏、食欲不振以至倦怠、消瘦和
   气血不足等病理变化。
  (2)运化水湿——运化水湿又称运化水液,是指脾对水液的吸收和转输,调节人体水液代谢的作用,即脾配
   合肺、肾、三焦、膀胱等脏腑,调节、维持人体水液代谢平衡的作用。脾主运化水湿是调节人体水液代谢的
   关键环节。在人体水液代谢过程中,脾在运输水谷精微的同时,还把人体所需要的水液(津液),通过心肺
   而运送到全身各组织中去,以起到滋养濡润作用,又把各组织器官利用后的水液,及时地转输给肾,通过肾
   的气化作用形成尿液,送到膀胱,排泄于外,从而维持体内水液代谢的平衡。脾居中焦,为人体气机升降的
   枢纽,故在人体水液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枢纽作用。因此,脾运化水湿的功能健旺,既能使体内各组织得
   到水液的充分濡润,又不致使水湿过多而潴留。反之,如果脾运化水湿的功能失常,必然导致水液在体内的
   停滞,而产生水湿、痰饮等病理产物,甚则形成水肿。故曰:“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素问·至真要大
   论》)。这也就是脾虚生湿、脾为生痰之源和脾虚水肿的发生机理。 脾运化水谷精微和运化水湿两个方
   面的作用,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一种功能失常可导致另一方面的功能失常,故在病理上常常互见。
2、脾主生血统血:
   脾主生血,指脾有生血的功能。统血,统是统摄、控制的意思。脾主统血,指脾具有统摄血液,使之在经脉
   中运行而不溢于脉外的功能。
  (1)脾主生血——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运化的水谷精微是生成血液的主要物质基础。脾运化的
   水谷精微,经过气化作用生成血液。脾气健运,化源充足,气血旺盛则血液充足。若脾失健运,生血物质缺
   乏,则血液亏虚,出现头晕眼花,面、唇、舌、爪甲淡白等血虚征象。
  (2)脾主统血——“脾统诸经之血”,“人五脏六腑之血,全赖脾气统摄”。脾气能够统摄周身血液,使之
   正常运行而不致溢于血脉之外。脾统血的作用是通过气摄血作用来实现的。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气为血帅,
   血随气行。脾的运化功能健旺,则气血充盈,气能摄血;气旺则固摄作用亦强,血液也不会逸出脉外而发生
   出血现象。反之,脾的运化功能减退,化源不足,则气血虚亏,气虚则统摄无权,血离脉道,从而导致出

   血:由此可见,脾统血,实际上是气对血作用的具体体现,所谓“脾统血者,则血随脾气流行之义也”。但

   脾之统血与脾阳也有密切关系。“脾统血,血之运行上下,全赖于脾。脾阳虚,则不能统血”。因脾失健
   运,阳气虚衰,不能统摄血液,血不归经而导致出血者称为脾不统血,临床上表现为皮下出血、便血、尿
   血、崩漏等,尤以下部出血多见。 脾不仅能够生血,而且还能摄血,具有生血统血的双重功能。
3、脾主升清
   升,指上升和输布;清,指精微物质。脾主升清是指脾具有将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吸收并上输于心、肺、
   头目,再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并维持人体内脏位置相对恒定的作用。这种运化功能的特
   点是以上升为主,故说“脾气主升”。 而上升的主要是精微物质,所以说“脾主升清”。脾之升清,是和
   胃之降浊相对而言。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脾气主升与胃气主降形成了升清降浊的一对矛盾,它们既对
   立又统一,共同完成饮食物之消化吸收和输布。另一方面,脏腑之间的升降相因、协调平衡是维持人体内脏
   位置相对恒定的重要因素。脾气之升可以维持内脏位置之恒定而不下垂。脾的升清功能正常,水谷精微等营
   养物质才能正常吸收和输布,气血充盛,人体的生机盎然。同时,脾气升发,又能使机体内脏不致下垂。如
   脾气不能升清,则水谷不能运化,气血生化无源,可出现神疲乏力、眩晕、泄泻等症状。脾气下陷(又称中
   气下陷),则可见久泄脱肛甚或内脏下垂等。



二、脾的生理特性
1、脾宜升则健:升有下者上行,升浮向上之义。五脏各有升降,心肺在上,在上者宜降;肝肾在下,在下者宜
   升;脾胃居中,在中者能升能降。五脏气机升降相互作用,形成了机体升降出入气化活动的整体性,维持着
   气机升降出入的动态动衡。脾升胃降,为人体气机上下升降的枢纽。脾性主升,是指脾的气机运动形式以升
   为要。脾升则脾气健旺,生理功能正常,故曰:“脾宜升则健”。
2、脾喜燥恶湿:脾为太阴湿土之脏,胃为阳明燥土之腑。“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此脾
   喜刚燥.胃喜柔润也”。脾喜燥恶湿,与胃喜润恶燥相对而言。脾能运化水湿,以调节体内水液代谢的平
   衡:脾虚不运则最易生湿,而湿邪过胜又最易困脾。“湿喜归脾者,以其同气相感故也”。脾主湿而恶湿,
   因湿邪伤脾,脾失健运而水湿为患者,称为“湿困脾土”,可见头重如裹、脘腹胀闷、口粘不渴等症。若脾
   气虚弱,健运无权而水湿停聚者,称“脾病生湿”(脾虚生湿),可见肢倦、纳呆、脘腹胀满、痰饮、泄
   泻、水肿等。总之,脾具有恶湿的特性,并且对于湿邪有特殊的易感性。
3、脾气与长夏相应:脾主长夏,脾气旺于长夏,脾脏的生理功能活动,与长夏的阴阳变化相互通应。此外,脾
   与中央方位、湿、土、黄色、甘味等有内在联系。脾运湿又恶湿,若脾为湿困,运化失职,可引起胸脘痞
   满、食少体倦、大便溏薄、口甜多涎、舌苔滑腻等,反映了脾与湿的关系。故长夏之时,处方遣药,常常加
   入藿香、佩兰等芳香化浊醒脾燥湿之品。此外,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气虚弱则会出现倦怠乏
   力、食欲不振等,临床治疗脾虚多选用党参、黄芪、白术、扁豆、大枣、饴糖等甘味之晶,这体现了睥与甘
   的关系。
三、脾与形、窍、志、液的关系
   脾在体和肌肉其华在唇,开窍于口,在志为思,在液为涎。所以根据一般肌肉的病都可以辩证到脾经,脾是
   后天根本,脾气的病变可以表现在唇上,另外思伤脾,思虑过度、相思过度都会伤了脾气,因此可以辩证施
   治再以治疗,在液为涎,对于小孩流口水或是口水过多也可以从脾经辩证。



【【中西医脾脏概念的区别】】
中医与西医中都有脾的概念,但两种医学中对脾的作用与内在属性的界定有着本质区别,不可以混为一谈。中医认为脾为主水谷运化之脏,即能消化,所以应包含胰脏在内。又说脾统血,故能免疫。
   西医的脾是人体最大的淋巴结,属于免疫系统。在解剖上,中医的脾没有具体的位置,一般认为是抽象化的脏器,而西医脾位于左季肋区,胃左侧与膈之间,相当左侧第9~第11肋的深面,其长轴与第10肋方向基本一致。


人体“九大”系统之六——免疫系统(胸腺) 
    胸腺为机体的重要淋巴器官。其功能与免疫紧密相关,分泌胸腺激素及激素类物质,具内分泌机能的器官。位于胸腔前纵隔。胚胎后期及初生时,人胸腺约重10~15克,是一生中重量相对最大的时期。随年龄增长,胸腺继续发育,到青春期约30~40克。此后胸腺逐渐退化,淋巴细胞减少,脂肪组织增多,至老年仅15克。 
【【胸腺位置与结构】】
    胸腺位于胸骨后面,紧靠心脏,呈灰赤色,扁平椭圆形,分左、右两叶,由淋巴组织构成。青春期前发育良好,青春期后逐渐退化,被脂肪组织所代替。
    胸腺表面有结缔组织被膜,结缔组织伸入胸腺实质把胸腺分成许多不完全分隔的小叶。小叶周边为皮质,深部为髓质。皮质不完全包围髓质,相邻小叶髓质彼此衔接。
    皮质主要由淋巴细胞和上皮性网状细胞构成,胞质中有颗粒及泡状结构。网状细胞间有密集的淋巴细胞。胸腺的淋巴细胞又称为胸腺细胞,在皮质浅层细胞较大,为较原始的淋巴细胞。中层为中等大小的淋巴细胞,深层为小淋巴细胞。从浅层到深层为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为小淋巴细胞的过程。皮质内还有巨噬细胞,无淋巴小结。髓质中淋巴细胞少而稀疏,上皮性网状细胞多而显著。形态多样,胞质中有颗粒及泡状结构,为其分泌物。



【【胸腺的生理功能】】
1、产生T淋巴细胞
造血干细胞经血流迁入胸腺后,先在皮质增殖分化成淋巴细胞。 其中大部分淋巴细胞死亡,小部分继续发育进入髓质,成为近于成熟的T淋巴细胞。这些细胞穿过毛细血管微静脉的管壁,循血流再迁移到周围淋巴结的弥散淋巴组织中,此处称为胸腺依赖区。
   整个淋巴器官的发育和机体免疫力都必需有T淋巴细胞,胸腺为周围淋巴器官正常发育和机体免疫所必需。当T淋巴细胞充分发育,迁移到周围淋巴器官后,胸腺重要性逐渐减低。胸腺是人体最早开始衰老的器官。
2、产生和分泌胸腺素和激素类物质
【【胸腺素】】
1、可使由骨髓产生的干细胞转变成T细胞,能连续诱导T细胞分化、发育的各个阶段;使在骨髓、脾脏和其它周
   围组织中的淋巴干细胞成熟化,变为有免疫功能的淋巴细胞;
2、具有调节机体的免疫平衡的作用;
3、能增强成熟T细胞对抗原或其它刺激的反应,提高其免疫能力。

人体“九大”系统之六——免疫系统(骨髓) 
【【骨髓定义】】
骨髓是人体的造血组织,是存在于长骨(如肱骨、股骨)的骨髓腔,扁平骨(如髂骨、肋骨)和不规则骨(胸骨、脊椎骨等)的松质骨间网眼中的一种海绵状的组织,能产生血细胞的骨髓略呈红色,称为红骨髓。成人的一些骨髓腔中的骨髓含有很多脂肪细胞,呈黄色,且不能产生血细胞,称为黄骨髓。人出生时,全身骨髓腔内充满红骨髓,随着年龄增长,骨髓中脂肪细胞增多,相当部分红骨髓被黄骨髓取代,最后几乎只有扁平骨松质中有红骨髓。此种变化可能是由于成人不需全部骨髓腔造血,部分骨髓腔造血已足够补充所需血细胞。当机体严重缺血时,部分黄骨髓可转变为红骨髓,重新恢复造血的能力。
   红骨髓能制造红细胞、血小板和各种白细胞。血小板有止血作用,白细胞能杀灭与抑制各种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等;某些淋巴细胞能制造抗体。因此,骨髓不但是造血器官,它还是重要的免疫器官。有些药物如氯霉素及呋喃类,在长期大量使用后,可影响骨髓造血功能,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
【【造血干细胞】】
    人体骨髓量与体重等因素相关,成年人骨髓量一般为3千克左右。造血干细胞是能自我更新、有较强分化发育和再生能力、可以产生各种类型血细胞的一类细胞。造血干细胞来源于红骨髓,可以经血流迁移到外周血液循环中,不会因献血和捐献造血干细胞而损坏造血功能。
    造血干细胞是指尚未发育成熟的细胞,是所有造血细胞和免疫细胞的起源。因此是多功能干细胞,医学上称其为“万用细胞”,也是人体的始祖细胞。
    造血干细胞有两个重要特征:其一,高度的自我更新或自我复制能力;其二,可分化成所有类型的血细胞。造血干细胞采用不对称的分裂方式:由一个细胞分裂为两个细胞。其中一个细胞仍然保持干细胞的一切生物特性,从而保持身体内干细胞数量相对稳定,这就是干细胞自我更新。而另一个则进一步增殖分化为各类血细胞、前体细胞和成熟血细胞,释放到外周血中,执行各自任务,直至衰老死亡,这一过程是不停地进行着的。 
    人类造血干细胞首先出现于胚龄第2~3周的卵黄囊,在胚胎早期(第2~3月)迁至肝、脾,第5个月又从肝、脾迁至骨髓。在胚胎末期一直到出生后,骨髓成为造血干细胞的主要来源。具有多潜能性,即具有自身复制和分化两种功能。在胚胎和迅速再生的骨髓中,造血干细胞多处于增殖周期之中;而在正常骨髓中,则多数处于静止期,当机体需要时,其中一部分分化成熟,另一部分进行分化增殖,以维持造血干细胞的数量相对稳定。造血干细胞进一步分化发育成不同血细胞系的定向干细胞。定向干细胞多数处于增殖周期之中,并进一步分化为各系统的血细胞系,如红细胞系、粒细胞系、单核-吞噬细胞系、巨核细胞系以及淋巴细胞系。
    由造血干细胞分化出来的淋巴细胞有两个发育途径,一个受胸腺的作用,在胸腺素的催化下分化成熟为胸腺依赖性淋巴细胞,即T细胞;另一个不受胸腺,而受类囊器官的影响,分化成熟为囊依赖性淋巴细胞或骨髓依赖性淋巴细胞,即B细胞。并分别由T、B细胞引起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如机体内造血干细胞缺陷,则可引起严重的免疫缺陷病。  
    造血干细胞是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的鼻祖,是未充分分化细胞,具有良好的分化增殖能力,干细胞移植可以救助很多患有血液病的人们。因为造血系统原始细胞恶性增生、不会凋亡,从而导致了白血病发病,而救助他们的方法就是将这些恶性细胞全部杀灭,但是化疗是敌我不分得,在杀灭癌细胞的同时也杀死了正常的造血干细胞,导致人体血细胞缺乏,危及病人生命。当病人需要根除白血病时,就要一次性杀灭癌细胞,但是这样超大剂量的化疗往往也将正常干细胞杀灭的寥寥无几。为了让病人尽快恢复造血功能,挽救病人的生命就需要输注造血干细胞,这就是我们所知道的骨髓移植。



【【骨髓作用】】
人体内的血液成分处于一种不断的新陈代谢中,老的细胞被清除,生成新的细胞,骨髓的重要功能就是产生生成各种细胞的干细胞,这些干细胞通过分化再生成各种血细胞如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淋巴细胞等,简单的说骨髓的作用就是造血功能。因此,骨髓对于维持机体的生命和免疫力非常重要。
    骨髓由血管、血窦、不同发育阶段的血细胞、网状结缔组织组成。多能造血干细在骨髓中增殖。它可分化为髓样干细胞和淋巴干细胞。 
    ——淋巴干细胞分化为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NK细胞及部分树突状细胞。 
    ——髓样干细胞分化出单核巨噬细胞、粒细胞、血小板、红细胞等。
    淋巴干细胞在骨髓中形成,进入胸腺发育、分化为成熟的T细胞,再迁移至外周淋巴器官,在抗原刺激下分化为效应淋巴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 
    注:在胚胎发育早期,人类造血干细胞发生在卵黄囊、胚肝;从胚胎发育后期至出生迁入骨髓。出生后个体的骨髓是淋巴干细胞分化发育为功能性B细胞的唯一场所。



【【骨髓移植】】
 骨髓移植是器官移植的一种,将正常骨髓由静脉输入患者体内,重建患者的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以取代病变骨髓的治疗方法。用以治疗造血功能异常、免疫功能缺陷、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及其他一些恶性肿瘤(急慢性白血病、严重型再生不良性贫血、地中海性贫血、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转移性乳腺癌和卵巢癌)。用此疗法均可提高疗效,改善预后,得到长期生存乃至根治。
【【骨髓炎】】
    骨髓炎是由一种用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细菌侵入机体而致的一种化脓性感染病,并不是人们通常所理解的单纯骨髓发炎,而是指整个骨组织,包括骨膜、骨皮质、骨髓均受细菌感染而产生的一系列病变,因此单称骨髓炎也不恰当,而应称为骨、髓炎。  
    骨髓炎为一种骨的感染和破坏。由需氧或厌氧菌、分枝杆菌、真菌引起。骨髓炎好发于椎骨、糖尿病患者的足部、或由于外伤或手术引起的穿透性骨损伤部位。儿童最常见部位为血供良好的长骨(如胫骨或股骨的干骺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