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朴籽粿 桑葚粿

 榆杨 2015-01-12

qq截图未命名.jpg 

    朴籽■,是潮州一种民俗小吃。清明时节,凤城人家历来有做“朴籽■”传统美食习俗,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美食特色。时下正是朴籽树、桑葚树满丛嫩绿的时节,凤城大街小巷的面点摊档都适时制作朴籽■、桑葚■售卖,蒸熟的■品色泽青碧,芳香扑鼻,吃起来格外有味,深得市民的喜爱。

  朴枳■的传说

  朴籽树为落叶乔木(又叫朴丁树,属榆科),干高可达10多米,在潮汕地区多有种植,其叶椭圆而尖,果实大如绿豆,味甘可食,有消痰下气之效。

  潮州人制作朴籽■始于明末清初,清明时节,朴枳树萌发新叶,民间有采嫩叶制■的风俗。据传昔年元兵于清明前人侵潮州,杀戳掠夺,民不聊生,被迫无奈而避人山林之中,饥不择食,只好采摘朴籽叶、果籽充饥。后人为缅怀过去,故有“清明食叶”民谚。潮人世代相传,清明节加工蒸制“朴籽■”食用的风俗,沿袭至今。

  朴枳■的做法

  朴籽■制作的方法是将刚采摘下来的嫩叶洗净之后,和果实(俗称朴帜)捣烂,和入大米中一起舂成粉末,过筛出粉精,调入白糖和本地大酵,加入适量清水搅拌成粉浆,再装入专用的陶盏中,然后放入蒸笼中猛火蒸约十分钟,从陶盏中取山■胚即成朴籽■,有梅花型及桃型两种,也有叫碗酵桃的。蒸熟的朴籽■品呈浅绿色,具有朴树叶的特殊芳香,味甚甘甜,并有消食去积和胃之功,是老少都嗜食的时令糕点,深得潮州人的喜爱。

  桑葚■口齿留香

  在潮州,和朴籽■一样欢迎的■品还有桑葚■。桑葚叶具有补血滋阴,生津止渴,润肠燥等功效,适合经常用眼的上班族,可以起到清肝明目的作用。

  清明时节,不少专业面点摊档纷纷做起桑葚■,他们采摘桑葚树的嫩叶,制作桑葚■,受到市民的喜爱。桑葚■制作的方法和朴籽■基本相同,蒸熟的桑葚■呈淡绿色,有着和朴枳■一样的淡绿外表,但是却和朴枳■风味不一样。桑葚■的芳香甘甜,让人口齿留香,颇具山野田园风味。此外,还有不少家庭主妇创新桑葚■制作方式,自己动手,变着花样做出桑葚包、桑葚馒头,在搅拌均匀的桑葚叶和入面粉中,调入白糖和大酵,进行发酵,制成桑葚包、桑葚馒头,吃起来别具风味。


清明节-介绍潮汕朴籽粿 _新浪博客    清明朴籽粿-潮汕生活习俗    朴籽粿_百度百科

 



朴籽粿


 

 
 
朴籽粿是朴籽树嫩叶和青朴籽捣烂,和大米粉、白糖、发酵粉混合成浆,倒入陶碗,上蒸笼猛火蒸。
回南天没人会喜欢,但是,这个季节的朴籽粿是很多人都喜欢的。我本人就非常爱吃朴籽粿,尽管我素不喜甜食。
蒸熟的朴籽粿为草绿色,个个咧开嘴大笑。好像说,瞧,春天多美好。
美好在于吃朴籽粿。吃的时候我总会遐想,躺在碧绿的草坪上,草的清香扑面而来,舒服极了。那一刻我忘了天气的潮和霉。
我是个吃鸡蛋想认识鸡蛋他妈的人,便想认识那棵做朴籽?的树。问了身边的人,即便是小时候玩过朴籽铳的人也不知所以然。
偶然问嫂子,她说中山公园就有。便央她带我去找。上了龟山顶,嫂子指给我看。哦,那是随处可见的街边树嘛。那棵树足足有10米高,树干上挂一木牌写着:朴树 拉丁学名:Celtis sinensis,科名:榆,属名:朴。
抬头看,树叶刚刚抽芽,叶色浅绿,有的还泛着红。间有绿豆大的黑点,我断定那就是朴籽了。朴籽,小时候很多人都玩过的。
朴籽一般都是在青色未成熟的时候采下。男孩子用它做朴籽铳的子弹。所谓铳,即枪,只是一段细竹管。用刀砍下一根细竹,沿竹节处斩断,留中间一截两头空的竹管。竹管口径比朴籽直径稍大些。 “撞针”用竹筷削圆,能顺溜插进竹管便成。朴籽泛青那一阵,家里男孩多的,每每吃饭时,父母就会发现,筷子又不够了。
朴籽铳是这样玩的,先往竹管塞入一粒朴籽,用竹筷推到竹管口,接着再塞入一粒朴籽当活塞。发铳时推后一粒朴籽,“啪”一声,前面的朴籽就会射得很远。我穿浅色衣服时,常被同学或邻居的朴籽铳打着。一被朴籽打中,就在衣服上开一朵绿花,真是鲜活的靶子。那时候大家还没到学物理的年纪,就懂得空气压力原理。想不通。屈指一算,玩朴籽的时代至少已过去40年了,我们竟然忘了那树。
查资料说,朴树别名朴子树、香朴、青朴、沙朴、拨树、千粒树、朴榆、桑仔、小叶牛筋树。落叶乔木,高五、六丈,叶形椭圆而尖,上部边缘有锯齿,三出脉。花细小,色淡黄。实为球形小肉果,初为青色,后转橙色,成熟时乃黑色,味甘可食。木材可制器具。
朴树广布于广东、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广西、福建等地。奇怪的是,只有潮汕地区才将其树叶和果子做成粿品。
据《中国药植图鉴》称,朴树叶,性辛,凉。入肝经。有清热解毒的功效。清明节是春夏交替的季节,借清明节拜祖献祭的食物,既敬献祖先又调节好身体以迎接夏天到来。说明潮汕人深得养生之道,灵活变通的特质。[1] 

 

 
4月

3日上午9点,我和同学平芬来到了鮀浦的蓬州市场的一家粿面加工店。店面很小,这家店趁着

清明节,也做起了朴籽粿的加工,也兼卖一下朴籽粿。

们到达时,小店门口已经站了一堆人,他们在排队等着,肖姨也在其中。

肖姨是家住蓬州村的一名普通村民。因为做的朴籽粿比较好吃,五年前她开始卖起了朴籽粿。

很多人也慕名特意跑去他家买朴籽粿。听肖姨一家说,他们每天早上从四五点就起床,能卖几百个朴籽粿。

 

朴籽粿的原材料之一是米和朴籽叶。快轮到肖姨了,肖姨感觉把自己的米跟切碎了的朴籽叶混在一起,搅拌一下,以便待会打出来地籽更均匀一点。做朴籽粿的米,必须从头一天晚上开始放到水里泡,泡到能够用手把米捻成粉。
接着,我们到了肖姨的家。刚好一笼朴籽粿刚刚蒸好,出笼。肖姨的媳妇和孙子要把粿从模具里拿出来,因为刚刚出笼,小家伙烫得把舌头都伸出来了


肖姨把刚刚打好的粿糊提回家,媳妇又开始了重复的工序。在刚刚好的粿糊里加入面粉,发酵粉、白糖一起搅拌。肖姨的媳妇许姨告诉我们,这样一桶粿糊大概要加八斤白糖,然后用手搅拌一两个小时,把面粉团给搅匀、搅细,这样做出的朴籽粿才好吃


肖姨坐在炉火边等朴籽粿熟,她对粿的时间要求很严格,在炉火边放着个闹钟,时间一定要控制在30分钟。


三十分钟一到,肖姨立马把朴籽粿开锅,提出外面

看着这些粿,我想起了家乡的发粄(客家话念“博粄”),它的外形跟朴籽粿一样,只是它是用米粉加红糖或白糖或黄糖做成的。也许是因为是客家人的胃,所以相对于朴籽粿来说,我还是比较喜欢吃博粄,特别是黄糖做的,比较香~~~(下图是在网上找到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