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服--华夏美丽的民族服饰

 茶香飘万里 2015-01-12

汉服--我们美丽的民族服饰

这是唐朝时候流行一款汉服--
 唐代,官吏除穿圆领窄袖袍衫之外,在一些重要场合,如祭祀典礼时仍穿礼服。礼服的样式,多承袭隋朝旧制,头戴介帻或笼冠,身穿对襟大袖衫,下着围裳、玉佩组绶等。襦裙是唐代妇女的主要服式。在隋代及初唐时期,妇女的短襦都用小袖,下着紧身长裙,裙腰高系,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并以丝带系扎,给人一种俏丽修长的感觉。

[转载]汉服--华夏美丽的民族服饰

明代的风格之一----按照明代画像原样做出来的
这套汉服外面的叫“比甲”,上身穿的短衫下身着儒裙。头戴那个尖尖的叫狄髻,这款汉服的小袖子叫琵琶袖
明代的服饰是很有规制的,按照周礼而制定的《大明会典》对服饰有很细致的规定

[转载]汉服--华夏美丽的民族服饰

周制婚礼。。。讲究婚礼的神圣与庄严,重的是夫妇之义与结发之恩,并不认为这是一件可以喧闹嘈杂的事。那时候的昏礼很简朴干净,没有后世繁缛的挑盖头闹洞房这类杂耍般的玩意儿,夫妻“共牢而食,合卺而酳”,携手而入洞房——这是具有汉民族性格特质的优美仪式;昏服也不是大红大绿,新郎新娘都穿着端庄的玄色礼服(玄色,黑中扬红的颜色,按照五行思想,是象征着天地、最神圣的色彩)。

[转载]汉服--华夏美丽的民族服饰

汉  三重衣



[转载]汉服--华夏美丽的民族服饰

汉服颜色讲究素,讲究庄重,商尚白,周尚赤,秦尚黑,西汉汉尚黄和赤,新莽尚黄,东汉尚赤,曹魏尚黄,晋尚白,隋尚赤,唐尚黄,宋尚赤,明尚赤,不喜欢大红大绿的搭配

[转载]汉服--华夏美丽的民族服饰

汉式婚礼



[转载]汉服--华夏美丽的民族服饰

穿上最容易被誤認為是日本男性和服的一款漢服 。衣裳褙子(上為衣,下為裳,外披為褙子)

[转载]汉服--华夏美丽的民族服饰

汉代的曲裙



[转载]汉服--华夏美丽的民族服饰

唐代汉服风格之一----齐胸儒裙---
襦裙是唐代妇女的主要服式。在隋代及初唐时期,妇女的短襦都用小袖,下着紧身长裙,裙腰高系,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并以丝带系扎,给人一种俏丽修长的感觉。中唐时期的襦裙的比初唐的较宽阔一些,其它无太大变化

[转载]汉服--华夏美丽的民族服饰

这款汉服叫曲裾
汉族也称华夏族,汉服是中国汉民族的传统民族服饰。其由来可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一直到明代,连绵几千年,华夏人民一直不改服饰的基本特征,这一时期汉民族所穿的服装,称为汉服。自炎黄时代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汉服已具衣、裳概念,历经周朝代的周礼制规范制式,到了汉朝因推崇周礼制而趋向完善并普及,汉朝因文景之治、汉武盛世及光武中兴,使汉朝的影响力到达鼎盛,汉人称谓由此产生

[转载]汉服--华夏美丽的民族服饰

汉族,是全世界唯一被剥夺衣饰文明的民族,是中国唯一“没有”自己民族服装的民族。  

世界上有很多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字,但没有自己民族服装的民族却不多。中国56 个民族中,藏族、蒙族、维族等均有自己的民族服装,唯独汉族却没有自己的民族服装……

今天的中国人,大多数都认为自己是汉族,可是他们毕生都没见过自己的民族服装。甚至,在许多国人的心目中,汉族从来就没有民族服装,穿民族服装是少数民族的特色。  

汉族,这个又被称华夏民族或中华民族的古老民族,它名字“华”便是来自她美丽的肌肤——服饰。

“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尚书正义》注“华夏”:“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

《左传·定公十年》疏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


一、从满清入关说起
其实,汉族并非原本就没有自己的民族服饰。从上古时代开始,自成一系的汉族服饰,就伴随着华夏人民的生活点滴,构成华夏民族延续上千年的独特风景线,成为古典中国文明的重要象征。从创世传说炎黄时代开始,她记录着华夏民族的演化轨迹,从大秦强汉至盛唐再至宋、明,留下一路灿烂辉煌,然后,突然从神州大地上消失了。

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满清入关,随之而来的便是一纸剃发易服令。
似乎很难理解统治者如此热衷于衣饰问题的动机,就好像现在许多人很难理解恢复汉服之举的动机。毕竟一件衣服而已,现代人对于衣服的观念仅限于好看与否,并没有其他什么想法。
然而一件衣服,承载的却是华夏数千年的文明。
统治外族最重要的政策,就是同化。没有民族感,自然没有反抗意识。清统治者无非是要消灭汉人的民族自尊心和反抗意识,于是要改变的自然就是传承几千年的汉族文化。汉服,就是汉族文化最直观的代表。
了解了这一点,也就了解了为何当时汉族人反抗这道命令的行动如此激烈。为一件衣服而自杀、避世,今人看来也许可笑,当时的人却是为了几千年的民族尊严,或者简单的一句“无脸见先祖”。
于是经过一系列类似于“嘉定三屠”的事件之后,汉服,连着一个民族原本的骄傲、自尊、自信的精神,就这样失去了。我刚刚才知道,那一系列发生反抗运动的地区中,湘潭也是其中之一。
这一段历史的血腥我不想多提,如果有人想多了解,不妨去查查史料。
被毁掉的,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和尊严;当时人所抗争的,是一个民族的延续或死去。当剃发易服砍下了最后一个具民族意识和反抗精神的汉人的头颅时,就决定了在华夏大地上葬送的不仅仅是一袭衣冠!

事实上清朝统治者很成功。
清初的北京居民见到身着汉式衣冠的朝鲜使臣,还痛哭涕泣,到清中叶,再见到同样的衣冠,反觉惊讶,认为自己的剃发垂辫、窄衣紧袖,才是“华夏正宗”。
世界各国对中国古代人的印象,大都是拖着辫子的满清人打扮。
大多中国人,提起民族服装,想到的就是旗袍马褂——即所谓的“唐装”,实际上的改良版满族服装。

于是,当泱泱中华成为遍地是拖着辫子穿着满清衣服之人的大清朝时,日本反而自承是文明传承大国。朝鲜最终只认明代为华夏正统,视满清为夷狄乱华。而从前,它们都是中华文明的追随者、仰慕者。


二、曾经的机会
相信大家都还记得孙中山先生“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满清覆灭,本应是汉服恢复的一个时机,可惜汉服仍一直沉睡着。
究其原因,约略是以下几点:一是当时中国亟需破除封建,接受西方政治精神,必要矫枉过正一些,并不适合恢复传统文化;二是满清对汉服的绞杀、摧残是毁灭性的,满清的剃发令使汉民族数千年的发式、衣冠传统荡然无存,不仅使汉民族从此失去了骄傲、自尊、自信的精神境界,而且使汉民族的民族认同出现了困难。
鲁迅先生说:“辫子,是砍了我们古人的许多头,这才种定了的,到得我有知识的时候,大家早忘却了血史。”三百年前汉人的祖先曾为了华夏衣冠不惜献出生命,三百年后的汉人却视剪辫子为倾天大事,大有“死不失节”之态,可谓数典忘祖的典型。
“驱除鞑虏”已实现,“恢复中华”更是当时有识之士的一大心愿。其实当时并非没有过恢复汉服的想法,包括激烈批判封建遗毒的鲁迅先生自己,当时都抱有这种心态。钱玄同,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之一,1913年在浙江就职教育司长时,身穿孔子时代的深衣、玄冠到军ZF报到,在当时轰动一时。不仅如此,钱玄同还根据《礼记》的记载,发表了《深衣冠服考》一文,向全社会推广。
民族服饰的真正意义在于,她是一种民族认同的标志,没有统一的认同标志,就没有统一的稳定的民族认同心理,民国初年汉族服饰的混乱,使得孙中山先生也有“急切不能得以适当之服饰以需应之”的感叹与焦虑。
只可惜因当时社会环境之故,并没有推广开来,否则如今街上随意可见的旗袍马褂中山装,都可能是汉服了。


三、失落的文明
汉服在中国本土消亡了,但却在我们的邻邦——东瀛日本落地开花。
日本人的古代文化几乎是全面仿照唐文化,和服在世界上也一直被称为“唐服”,虽略有更改,但和服仍然保留传统汉式服装的基本特点:上衣下裳相连、没有衣领、右衽、衣袖宽大、用衣带、不用衣扣。不过和服和标准的唐代汉服还是有些区别的,日本人的“唐服”和真正历史上的唐代汉服比较起来,稍显拘束、小气,缺乏真正的唐服那种宽容、大气、自信、傲岸的气派,这也是环境使之然:岛国之人毕竟没有唐代中国人那种宽阔的胸襟与博大的胸怀。
最具反讽意味的是,终生拖着辫子,以满清忠臣自居的封建余孽辜弘铭,到东瀛,见到日本的典章制度、文物衣冠之后,竟然流着眼泪感叹:日本人才是真正的唐代中国人,日本文化才是真正的唐文化。
如何不令人心酸。本是我们传承了上千年的文明,如今却只能在别人家看到,甚至看到了也以为是别人的,反而不知这些本是自己的东西。
四、汉服的苏醒
从2000年左右,汉服开始悄悄在华夏大地上复苏了。偶尔有媒体报道,一些“汉服爱好者”在某地举行聚会,或进行宣传,或某地街头惊现汉服男子/女子,等等。
刚开始只是一些萌芽,人数很少,规模也很小,出现的范围也不大。随后几年,与汉服有关的活动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壮大。所宣扬的,也不仅仅是一件衣服,更重要的是华夏的历史,古老的文明,失落的传统。于是从元宵、清明、花朝节,到端午、中秋、冬至节,从东北的哈尔滨、长春到首都北京、齐鲁文化故地山东、古都西安,到成都、武汉、南京、上海、扬州、桂林、广州、南宁、赣州、福州
等等,几乎全国各地都有了衣袂翩然裙带飘飘的身影。
一场一场的汉式婚礼,各个大学的汉服讲座、活动、成人礼等等,越发频繁地被举行;无数的汉家儿女穿着汉服走上街头,向人们讲述一个民族失落多年的文明;许多的海外华人穿着汉服过除夕,过中秋,参加毕业典礼或聚会,来表达对家国的思念,向外国人宣扬中华的文明。
在网上看到很多同胞的声明:我是个汉族人,不是什么“汉服爱好者”,请不要叫我“汉友”、“汉服迷”!
在自己的国家,穿着自己民族的衣服,却要被周遭各种异样的眼光围观,难道不是一种悲哀?
身为一个汉族人,却不知道自己的民族服装是什么模样,甚至没有一点民族自豪感,难道不是一种悲哀?
当世界各族人民为了本民族的文化、习俗的保存而斗争的时候,汉族人,有没有身为一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民族一员的自觉?


附:剃发易服令之十从十不从
1。“男从女不从”:男子剃头梳辫子,女子仍旧梳原来的发髻,还因此保留了三寸金莲的陋习,甚至使旗人女子也纷纷效仿,以此为美。
2。 “生从死不从”:这条即“生降死不降”。说的是人活着时穿满人服饰,死了则穿明朝服装,所以人死入殓,还是用明朝的服装。
3。 “阳从阴不从”: 既然“生从死不从”,那么阴世的事,象做佛事超度等,都仍按汉族传统佛道教习俗办理,不从旗人习俗,所以叫做“阳从阴不从”。  
4。 “官从隶不从”:做官老爷的,吃皇粮办公事,观瞻所系,自然须顶戴花翎,身穿朝珠补褂马蹄袖的清廷官服。但隶役依旧是明朝“红黑帽”的打扮,这就是“官从隶不从”。
5。“老从少不从”:孩子百无禁忌,穿什么都可以,但一旦长成,还是要按旗人的规矩办。
6。 “儒从而释道不从”:这跟“在家人降,出家人不降”意思一样。在家人必须改穿旗人的服装,并剃发留辫。出家人不变,仍可穿明朝服装,因此和尚僧人至今仍保持着明朝的服装。现在明朝服饰变成僧人的制服,只有“出家人”才穿了。
7。 “娼从而优伶不从”:娼妓从,唱戏演员不从。戏台上既然扮演的是前朝的故事,不穿前朝的服饰怎么演?废话一句。
8。 “仕宦从婚姻不从”:这条可参照“男降女不降”。汉族男子投降,女子不投降,这也是指服饰。比如男女婚嫁,新郎穿的是旗人的礼服,女子则依旧穿明朝的礼服,即所谓的“凤冠霞帔”。
9。“国号从官号不从”:改朝换代了,国号大清,叫大明当然不行。但官号就不必再另起炉灶,照抄大明的六部九卿,总督巡抚等,省却许多麻烦;  
10。“役税从文字语言不从”:满人有满人的语言文字,跟汉语言当然不同。满清入定中原后,满语被定为国语,同时也使用了各个的民族语言文字,后来具有许多优点的汉语终于战胜了各种少数民族语言,连旗人也不得不用起汉文,说起汉语了,使得汉语反而更象国语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