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原小店区打造“十五分钟便民服务圈”

 卫启云 2015-01-13

太原小店区打造“十五分钟便民服务圈”

A-A+2014年2月20日07:47山西新闻网-山西晚报评论

  山西晚报2月19日讯 2013年,小店区财政总收入、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招商引资全年签约项目居全市十县(市、区)之首,这是记者今日从小店区委四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上了解到的,会议中出现最多的词是“打造一流城区、三晋首区”。

  2013年,小店区财政总收入完成43.3亿元,增长22.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2.1亿元,增长21.4%。财政总收入、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居全市十县(市、区)之首,招商引资全年签约项目总投资达226.5亿元,为市下达任务的1.5倍,实际引进资金85.3亿元,名列全市第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207元,排全市第二位,增长11.6%;农民人均纯收入15414元,排全市第二位,增长12.8%。

  小店区区委书记车建华表示,小店区的发展优势在于经济规模大,企业数量全市第一,发展空间大、潜力大、资源多、社会充满活力。小店区有进出太原的主通道,武宿国际机场、太原南客站、建南汽车站汇集于此,太中银、大西、石太等铁路网四通八达,高速、国道穿境而过,“一港十一路”畅通全省,是集航空、铁路、公路为一体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是外界感知太原的第一窗口。

  从智力资源来看,小店区高校林立、科研院所集中,有200所之多,科技型企业汇集、人才密集。这个优势是我省其他县区无法相比的。此外,小店区还坐拥山西科技创新城、综合保税区、汾东新区开发建设等机遇。

  “打造一流城区、三晋首区”是会议上强调最多的一句话,车建华在讲话中说“建设一流城区,要求我们在全国找到位置,建设三晋首区,要求我们在全省找到位置。”

  ○特写

  参会代表每人拿到199页的会议材料

  在今年的小店区委四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上,不少方面让参会代表们耳目一新,仅会议材料一项,可以说创下小店区的多项纪录。

  材料数量最多

  会议一共9份材料,累计199页,约10万字。最长的《关于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的决定》有88页,详细到每个城中村。其他还有《关于促进楼宇(总部)经济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推进农业农村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建设“十五分钟便民服务圈”的实施方案》等。

  工作安排最细

  对各项工作安排进行详细布置,对工作开展的目标好处、落实办法一一解释。

  名词解释最全

  在小店区区委书车建华书记的讲话材料后面,罗列了数十个词的“名词解释”,既有经济学术语如应急物流体系、财富效应、总部税收,也有都市工业、电子商务等常见词汇,还有告洋状、恐网症、自媒体时代等网络新词。

  ○亮点

  “15分钟便民服务圈”10月中旬完成标绘

  发展楼宇(总部)经济

  截至目前,小店区成熟楼宇或即将成熟的楼宇达到62座,面积500余万平米,入驻企业2900余家,但注册资金500万元以上的企业仅有248家,具有上亿元产值的楼宇还不多。下一步要重点整合楼宇地块资源。在南内环街、亲贤北街、长风街等区域和南部的南中环街、晋阳街、龙城大街两侧大力发展楼宇经济,积极吸引国内外规模大、实力强、理念新的地产公司建设高品位、高格调、高档次楼宇。

  培育一批金融楼、外贸楼、电子商务楼、科研楼、中介服务楼、现代物流楼等,实现高端业态集聚。目标是打造百亿产值楼、建设特色楼、带动小楼宇,整体推进楼宇(总部)经济发展。

  发展高铁经济

  太原火车南站正式通车运营后,预计年发送旅客量可达4000万人次以上,这也就意味着每年将会有至少4000万人次的旅客经由南站来到或离开太原,旅客在小店区停留、中转、住宿、消费,每个人消费10块钱,那就是4个亿,消费100块钱,就是40亿。

  发展现代都市农业

  两条主线:一是打造以刘家堡乡(包括北格镇沿线村)为主的太茅路沿线设施农业示范带;二是以北格为中心的太太线农业生态旅游带。

  四个亮点片区:小店高科技农业片区、汾河沿岸生态高效现代农业产业区、太太路沿线生态休闲农业片区、东山五龙森林公园。

  建立健全社区便民体系

  以社区服务中心(站)建设为抓手,在每个街道打造一到两个1000平方米以上的中心社区,城市社区、村改居社区办公和服务中心(站)要达到至少300平方米,社区服务中心(站)要承担行政服务、便民服务、文化体育服务、医疗保健服务、社会安全服务、党建服务六项基本功能。

  逐步实现卫生站、平价菜店、早餐摊位、小游园、文化中心、体育场所、银行、治安室、公共厕所、绿化照明“十个全覆盖”,建立以社区公共服务体系、社会志愿互助服务体系、社区商务服务体系、社区特色服务体系为支撑的“15分钟便民服务圈”。

  就“15分钟便民服务圈”,对居民的服务需求开展调查摸底,今年5月前完成。纳入“15分钟便民服务圈”的公共服务站点,实行资格认证制度,2014年6月前完成。同时,组建工作平台,开发安装网络服务软件,标绘“15分钟便民服务圈”地图等,2014年10月中旬完成。

  ○现状和发展

  A 小店区区委书记车建华眼里的小店现状:

  大工地也就意味着大发展、大潜力

  基本区情“三个大”

  大城市:我区南内环街以南、南中环街以北的北部区域,是积淀深厚的城市区,已经发展成为相对发达的现代中心城区,成网配套的基础设施、繁华林立的商业机构、源源不断的外来人口吸引了沃尔玛、家乐福、王府井、茂业天地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入驻,这一区域的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占全市总量的34.4%,是典型的城市商业经济繁华地带。

  大郊区:龙城大街两侧及以南到小店正阳街以北的中部区域,属城乡结合部,是省城南部的大郊区。

  大农村:小店城镇以南的南部区域,是典型的大农村,南部地区的耕地总面积约15万亩(106.7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36%;人口构成以农业人口为主,占全区总人口的近六分之一,产业以大秋作物、蔬菜种植、畜牧养殖等为主。

  时代特征“三个大”

  大工地、大发展、大潜力:2013年,小店区内有大小工地170余个。其中,省级重点项目16个,市级重点建设项目58个,完成总投资233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66.26亿元,投资额占全市总量的21.9%。太原实施“南移西进、北展东扩”城市扩张战略,最主要的扩张方向是小店,全市未来发展的最大空间和最大潜力也在小店。到2020年,太原城市建成区面积将扩大100平方公里,建成区人口要增加100万,小店区70%的辖区面积处在开发时机成熟的状态,成为城市向南拓展的主要空间。大工地也就意味着大发展、大潜力。同时,也要看到差距,与沿海发达省会城市的城区相比,与周边省区省会城市的第一区相比,小店区在经济总量、产业结构、生态环境、居民收入等主要方面存在着较大差距,即使与太原市兄弟城区相比,我们很多方面也有不足。

  此外,小店区的特点还有,发展优势:区位优越、智力富集、产业雄厚;发展机遇:山西科技创新城、综合保税区、汾东新区开发建设;发展动力:全省、全市、全区各方面的广泛关注。

  B 小店区区长杨继承口中的2014民生建设:

  重心下移建“30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

  2014年,小店区要在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扩大城乡社会保障覆盖面、增加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优质资源方面和加快社区办公服务场所建设等方面取得新进展。

  社保、医疗、教育、科技、“三农”、城乡清洁等方面的民生投入要在太原市保持第一。通过加大民生投入,让群众切实感受到身边的变化,享受到发展的成果。

  开工新建汾东中学,原址重建51中、沙河街小学,启动人民医院建设。公开招聘补充中小学教师,引进名优教师,实现中小学标准化达标验收。加快公办学校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积极开展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均衡示范区活动,加大全区教师资源调配力度,推动教师间轮岗和流动工作,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投入1亿元,加强社区便民服务设施建设;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速的新形势,探索以社区为依托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鼓励民营机构养老模式,推进养老服务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坚持重心下移,搭建建成区“30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实现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的有效对接。加强区级文化场所建设,完善四馆五中心功能,进一步加大文化惠民力度。

  本报记者 姬仙果 赵晋燕 通讯员 高锦华 赵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