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释放感受的无用能量

 自然阳光947 2015-01-13

 释放感受的无用能量

 

释放感受的无用能量
 

 

大多数人借由社交与娱乐暂时脱离苦痛,然后说这是快乐,其实只是逃避而已!他们受不了孤独一人、受不了跟自己的思想独处,所以跑去看电影、上夜店、找朋友,只是希望能有点事可做,这样就不必面对自己的杂念。当他们的注意力不在自己的思想念头上时,他们会感觉好一点,然后把那种状态称为“快乐”。—莱斯特· 利文森

 

处理感受的四种方式

 

1. 压抑

  

第一种常见的处理方式是“压抑”。我们接受的教育并不鼓励展现情绪,这点从“男儿有泪不轻弹”之类的俗语也可以看得出来。

 

所以,每当情绪来时,都只能往心里面硬塞,我们会用很多面具来掩饰内在真正的状态,即使内在很脆弱,也会装得很坚强,因为那是普世价值:你不能软弱、不能低头、不能掉泪……

 

但压抑是理想的感受处理方式吗?

 

试着想象一个压力锅,如果压力锅里的压力不断增加,而且泄压阀失去作用,最后会怎样?

 

再想象一下,如果这个压力锅就是你的内在世界,而锅里压力来自你在过去、现在、未来压抑的情绪能量,当这压力不断增加,而你没有注意到,或者没有打开泄压阀释放压力,最后会怎样?

 

内在的感受也是一样。

 

现在想象一下,那个“原料”的一部分,被我们通过一个决定,塑造成我们称为“感受”的东西;而如果我们又不懂得处理感受的其他方式,一直把这个原料往我们的情绪中心压,到最后就会像压力锅爆发一样,造成身心方面的疾病。

 

压抑是最常见,也是对自己伤害最大的感受处理方式,所以我们不建议用这样的方式。

 

2. 发泄

 

“好,既然压抑不好,那发泄出来好了。”你可能会说。

 

确实,相较于压抑,把感受发泄出来是比较好的方式,所以你觉得悲伤时就哭,觉得不爽时就发脾气、骂人、打人,或者用报复的方式宣泄。虽然心里暂时会舒服一些,但毕竟发泄要有对象,因此这种方式通常会产生反作用力或后遗症。

 

反作用力是因为被发泄的对象可能会反击,最后还是回到你身上;后遗症则是因为通常你会对对方造成伤害,而这伤害会产生罪恶感,结果是发泄了一个感受,又来了一个感受。

 

因此,发泄情绪也不是理想的处理方式。

 

3. 逃避

 

第三种常见的感受处理方式是“逃避”。

 

我以前只要觉得心情不好,就会去看电影,但经常是:看电影之前垂头丧气;如果看到一部好电影,那么在看电影时心情会变好,但是当电影结束后,我总是又回到本来垂头丧气的状态。

 

你有没有类似的经验?你只有在做你用来逃避的那些事时会感觉稍微好一点,但你的“使用前”跟“使用后”是一样的。

 

任何东西都是由能量组成,感受也不例外,能量不灭,存在就是存在,不会因为你蒙上眼睛,或者转头不看就消失;而只要它存在,就会对你的外在有形世界造成影响,所以,逃避也不是很好的处理方式。

 

4. 释放

 

“压抑对身体不好,发泄又会影响别人,逃避也不能解决问题,那还能怎么办呢?”

 

这就是我最想建议的方式,也就是第四种处理方式:释放,或者说放下那些对你无益的能量。

 

前面说过,任何东西都是能量组成,感受也包括在内,各种感受其实都只是不同密度的能量而已。

 

感受的形成,源于我们自己的决定,当我们碰到某些事,决定要有某个感受,那个原始物质就变成我们所决定的感受的样子。既然感受是“原始物质”通过你的决定才变成那个样子,那你当然也可以通过决定让它恢复为原始物质的样子,让它恢复为原来的样子,它就不会对你造成影响、负担或伤害。

 

如果我们愿意,其实只要通过一个决定,就可以让任何感受能量离开、消散掉。

 

 

 

 

释放感受的无用能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