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忠康关于二王书风的讲座(三)

 白水清风 2015-01-13

关于写字,我总认为,所谓技术、技巧,是低级的。我不太喜欢讲技巧,甚至要具体到讲一个笔画要如何写。你不能用太具体的思维去把握书法,不能专注于技法的细节,钻牛角尖。对于学书法的人来说,只要通过一定的努力,技法的问题都是能解决的。但是,如果你的认识如果不提高,缺乏学术的眼光,技术会迷失方向。现在的书法教育里,技术的成分被过分夸大,很多同学也热衷技术,而我们看古人论书,却很少谈具体的技术。我觉得中国的艺术须用中国人的思维去把握。技术可能是初学者的一个难关,怎么起笔怎么行笔怎么收笔,哪里中锋哪里侧锋,被一些概念搞得稀里糊涂。我认为所有的概念都可以去掉,就看你的眼睛,只要我们的眼睛恢复纯正的观察方式,你所得到的东西可能会远高于从条条框框里得到东西。初学者认为最重要的是形,其实形并不是书法里最重要的东西。古人说由技入道,不是强调技,而是强调道。技并非不重要,但只有道理通了,技才是对的,道理不通,技怎么弄都不对。我也听到一些言论,说现在国美的学生太专注于技巧了,线条线质怎么拐弯抹角地弄出来,我觉得这个确实有点过份了。以前的老先生都是从大的方面,甚至谈书法之外的方面,但又契合于书法的本质,就如我刚才说的“模糊”,有时模糊地把握书写反而精到,重视技巧又忽视技巧,这个里面是需要长期的修炼。比如学诗,初学者会迷惑于格律,哪里平哪里仄,但高手很快就会跳出这个阶段,不会在此久久盘桓。学书同样如此,不要对技巧推崇备至,最最重要的技巧就是你的眼光,看古人书迹,要观之入神,仔细看,反复看。人的眼睛经常会欺骗自己,为什么会这样,是因为你接受了某些技巧的条条框框,思想受到局限,目之所见,便会迎合这种局限。面对一个字帖,怎么去写,首先就是观察力,观笔画出入之迹。孙过庭说,拟之贵似,察之观精。任何一个帖,怎样写准,先不要带有主观认识,对字帖里发生的任何一件事情,任何一个笔触,任何一个点画,都要用新奇的眼光去观察,去发现,你所得到的信息也许会更多。

很多同学总是希望老师能教他一些规律,比如二王有什么规律,书谱有什么特征等等,这些能不能说,当然也能说,但只要你开动你的眼睛,反复去观察,反复用心去体会,时间长了,自然会了然于胸。我还是愿意同学们从更大的方面去把握书法。

回到二王。我们现在学习二王,有这么几块资料,要善加利用,一种是接近于真迹的本子,比如初月、奉橘何如、姨母等帖,第二种是二王背景性的资料,接近于那个时代的书法作品,比如钟繇的字,尤其是楷书,钟繇的字可能比王羲之的更可靠,更多了保存那个时代的信息。一些墨迹,即便未必真是钟繇所书,但也还是可以观察到很多那个时代的书写信息。通过这些,了解那个时代书法发展所处的一种半生不熟状态。

怎么去观察呢?可以通过对照。我们潜意识里接受的书法都是唐以后一些印刷体的概念,看魏晋人的字,一定要反过来看。相对于唐人书法的高度成熟与严谨,唐以前的人是怎样把自然与工夫的结合,从而表现出一种带着生拙之气的半生不熟,这种半生不熟状态所具有的美感恰恰是最丰富的,变化是最多的。我们现在为什么难以入晋,因为晋人对书法的观念,结字等与我们的习惯思维不一样,所以要进入晋人,就要突破自己的某一种局限。我还有一个看法,书宗晋唐,你要进入晋人,必须要亲近唐人,对唐人的字要熟悉,看名家系统的,也要看当时民间的非名家系统,看墨迹,也要看碑刻。当然,有一些太过草率,虽然有一些生动的东西,就需要我们去改造、发挥。像这个李柏文书,与王羲之的时代相去不远,大概只有几十年时间,这个字里,既有很质朴的东西,也有一些精美的楷化倾向,但与王羲之比,还是有今古之差,看这些字,可以参出古质的一面。学二王精妍的一面,就要看隋唐,比如智永,欧阳询,虞世南等的字。王羲之恰恰处于这两者之间。

我经常说,艺术欣赏经常是错位的,王羲之如果看到智永柳公权的字,也许会佩服得不得了。就因为晋人半生不熟,或许他们向往的正是唐人之精妍,唐人法度高于晋人,王羲之想不断地把书法推向完善,完美,所以精妍的字,既是晋人的理想,亦是历史的趋势。但是,到了唐代以后,成熟的法度之下,人们又开始怀念晋人的那种天然的,半生不熟的趣味,那种天悟的气质不复再有。唐代的书法是理性追求的结果,晋人的书法则是理性、感性与天赋相互作用的结果,这种境界更难达到。宋以后的人,越来越感慨晋人之不可追,正如米芾感慨,时代压之,不能高古。就像我们现在人到中年,再想有十七八岁那种生气,那种状态,再也回不去了。四五十岁的人常常显得成熟、圆滑、世故,虽然待人接物,处处周到,但是这种圆滑是可追的,而那种纯真,那种半生不熟的差涩,恰恰是我们丢掉的。人如此,书法也是,时代与文化亦然。

我今天反复说古今之变,古质今妍之变,深刻认识到这种道理后,你才能从古人的笔墨之中捕捉到这种气质。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料,王羲之的真迹少了,你要运用背景的资料,包括楼兰书法,那些字里一派天机,很多值得我们效仿,但这些字都偏于“质”,文气不够,中国书法只有经过文人改造后,使之雅,才是有品的。我既反对过份追求质朴,也反对过分追求妍媚,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可以适当的野,但不能一味地野,要有文人气,书卷气。人区别于一般动物,就是人有理性。我是最反对丑,我觉得视觉艺术应该是宣扬美,而不是暴露丑,这样说,或许会让人觉得有些迂腐。西方有一些艺术观念是追求丑,暴露丑。当然文学可以暴露丑批判丑,但是,像书画这样的视觉艺术,并不具有过多的社会功能,是陶冶性情的,必须要雅,要看着舒服。若使人熏陶,那就是书法的一点点好处。我写得很燥,你看了很烦,这就不好了。有的人追求很刺激很极端的书写,但中国书法是不讲究视觉刺激的,而是讲究平,远,要有回味,要绕梁三日余音袅袅,而不是霎间的震憾。

书法,一定要建立在写字的基础上,不能脱离写字。现在有一种是理论专门研究形式,对不对呢?对的。研究形式很有好处,但无论怎么研究大的框架,大的构成,大的对比,但始终要落实到写字上。也有一些人对写字嗤之以鼻,觉得写字很低级,书法嘛,我是玩艺术,艺术怎么能是实用性的写字呢!书法里有微观的,有宏观的,形式构成从某方面讲是宏观的,假如形式构成是一个建筑,那么点画就是砖瓦,点画不过关,结体不自然,不合理,再怎么构成,这个建筑也是要坍塌的。任何厉害的书法构成,比如说王羲之的书法,可以说每一幅都是杰出的佳构,但它里面的每一个点画都令人玩味,这就是王羲之。

我很喜欢看字典,大家在研究书法的时候,不妨多看看这类字典。这是一本二王书法体系的字典,这里有二王的字,也有智永等二王体系里很多人写的字。这些字里面,我们可以体会什么是奇。比如这个“王”字,是平稳的楷书,它是唐以后结构的思维方式,但这种字容易不容易?它把奇趣隐藏在一种和谐的正的里面,你仔细看,这些笔画里包含了很多微妙的变化。唐人楷书里的好字,其实是很写意的,就像真正好的工笔画,它的线条却是极写意的,宋人的工笔画,不是那种谨小慎微的死抠,它是很豪放的一笔画过去,同样,好的端正的楷书,它里面的气质,在我看来,就是草书。现在的人常常会喜欢这一种变化,变得奇奇怪怪的,这固然也是变,但这种变一眼看透,而那种变,不是一下看透的,它是隐藏的。无论欧颜柳,都是历史上的高峰,都是把人的理性、法度发挥到极点的经典作品。还有赵孟,之所以立足千古,凭的就是他的楷书,宋以后,再也没有其他人,能把楷书写得如此严密。也有人说赵孟的尺牍写得好,但达到赵尺牍那样水平的,宋以后有一批人。这可能是我们看东西的眼光问题。

我再举一个简单的“人”字,只有两个笔画啊,我们为什么说王羲之的字变化万千,不可端倪,无迹可寻,就这么两个笔画,大家不妨想想,以自己所能,可以变出多少种字法,一般人写不出多少种来,是因为你的思路,你的结字,你对点画的思维,受到某一种局限,没办法开拓出来。你看他写的,为什么有这么多变化,这是连的,这是绞的,这是直的,这是委婉的,这是粗细,一阴一阳,这个撇里扭几下……总之,就是两个笔画,他在曲直,长短,以及笔形上,穷尽变化。我们看一个捺可以变出多少种捺来,一种、两种、三种、四种、五种、六种、七种、八种、九种、十种等等……,就这么一个捺,他利用各种方法,能够变出十几种变化,撇再变出十几种,十几种加上十几种,再加上位置高低,穿插变化,再加上十几种,你想想有多少种变化!由此可知,王羲之那个时代,对任何字,都是有办法的,只不过很多字法流失了,我们很难再把字的套路写得那么多。如独孤九剑,不过九剑,但每一剑之内,却有千万变化。我们写字,常先入为主。典型如横竖,大部分人也就会那么几种。这个“中”字的结构,也可以看看,假设我们写会是什么样子?这正体现了一种结构思维。一般都是写这种结构的,这是受印刷体影响后的常态,但魏晋人不会这么写。这些微妙的变化,就是魏晋人的古趣,拙趣,是他们的结字方式,跟我们现在都不一样。这些都是单字点画、结体里面给我们的启示。希望大家可以举一反三。

写字要用手,就不免会受手势影响,如写横易左低右高。晋人写字,因姿势异于我们,点画姿态难免会有不同,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我们现在要不要恢复到晋人的姿势,这是值得讨论的,我觉得未必需要,倘若真有人愿意一试,并且做到了,那也挺好。晋人低案席地,写字时笔垂直作用于纸面,或许会产生更多的变化,唐代高案坐椅以后,可能会使得变化减少,甚至带来某方面的僵化,这也许是有一定道理的。现在有人整出来所谓古法,一家之言,大家可以思考。

关于王羲之的资料,除了刚才说的这些,还有大量的刻帖,刻得好的如淳化阁帖、大观帖,还有唐人临摹的那些字,比如说这部分字,是唐人临摹的,这是真实的墨迹,可以看出真实的笔法来。有人或许觉得这里面笔法好象没有王羲之的勾摹本丰富,它确实带有唐代人的气息,笔法虽简,却是真实的东西。再如日本人临摹的一些字,比如藤原行成,我很喜欢他的字,他的线条是很舒缓的,并不是晋人的那种用笔。我们看敦煌的墨迹,它们是锐利的,痛快的,所谓风流潇洒,是年青人的气质。藤原行成的字,是加入节制的书写,笔画很有控制,不再是锐利明快的那种节奏,而是收敛的,温文敦厚,我很喜欢这种书写节奏,我很不喜欢现代人那种很火爆的节奏。当然另外两个名迹,就是平复帖和伯远帖,这种真正名家的墨迹是要重视的,这里流露的信息比王羲之的勾摹本要丰富得多。如兰亭、初月、姨母、何如等,即便是唐人精摹,我总觉得被一层皮包着,有点坚硬,笔触不是最真实的。通过这个伯远帖,能够看到最真实的笔触。但印刷品又把它真正的气质改变了。所以真正晋人的气质是怎么样,我也搞不清楚。即便如平复帖这样真正的真迹,经过千年之后,纸墨效果也发生了变化,这真是无可奈何的事。

总之,学习二王,从资料方面,首先是下真迹一等的摹本,其次是当时其他人的字,通过这些去琢磨他最原始的状况。范围扩大一点的话,就再利用淳化阁帖等优秀的刻本,甚至那些进行二次创造或刻坏了的本子,由实临到意临,由细节的解剖,再到综合的把握,由于时间关系,这里就不一一展开讲了。

刚才有同学问我用什么材料,纸,我多用半生不熟的,或偏熟一点的纸。我还喜欢搜集一些老一点的纸。视频里用的是九十年代的富阳纸,渗化不太厉害,但又有些渗化。我不喜欢用熟纸,加了矾的太熟的纸,墨容易糊在上面。笔喜欢用狼毫,不喜欢太长的笔锋,宋以前都没有太长的笔锋。狼毫或兼毫,要挺拔,头要尖。锋露才是唐以前书法的本质特征之一,不是后来人说的藏锋,藏锋一说真是害死了很多人。唐人讲究锋势要活,要见锋芒,才是好字,后来人们受一些篆籀之气、碑刻影响,泯灭了笔迹,而学帖是讲究出入之迹,只有出入之迹很明确,才能写出好字来。墨是磨墨,而且现在必须要磨墨写。墨汁里含了很浓的胶,会损笔,即便加水,也不舒服,写出来是死黑的,在纸上很难产生一种微妙的墨色变化,墨汁也损字的寿命。我们看八十年代的字,如果用墨汁写的,就觉得板,死,不通透,如果是一些老先生用磨出来的墨写的字,就会觉得特别舒服。磨墨这个事情,是需要一定方法和经验的,及选择砚台等等。笔墨纸砚,大概如此。

1、同学问:沈尹默先生不赞成由赵孟上溯二王,怕染上习气,陈老师怎么看这个问题?

陈忠康先生:他从自己的经验说这个话,可能有一定的道理。沈尹默的那个时代,能看到赵的好东西可能不多,版本也未必太好,我们现在看到赵的真迹远远超过沈那个时代。赵孟一直是一个被历史曲解的人,由于他二臣的行为,历史上很多人都贬低他。另外,赵孟的字刻成法帖后,怎么刻都有几分难看。有一个现象大家要注意,唐以前的字,怎么刻都好看,宋以后的字,怎么刻都不好看,我反复看那些碑刻,都有此感,而赵孟尤为明显。到清代,赵有几个本子,如寿春堂记等,我们现在不大看得到的,但在当时极为流行,但那些显然并不能代表赵孟的真正水平,其实都不是好的字。造成了明清以来,很多人都觉得赵孟不可学,他们大概并没有看到过赵孟的好东西。而我们现在可以看到很多赵孟的真迹,真是特别好!他的字根本不是那种妩媚的、流滑的作派,他的字里有一种贵气,平淡,有一种非常内含的东西。当然偏向于雄强的人,也会觉得他有问题。董其昌批评赵,从某种角度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沈尹默这个说法,正像现在有人说不能通过学沈尹默上溯二王一样。我觉得还在于学习的人,学得好,都可学,学不好,学任何东西都完蛋。学习有个基本的循序渐进过程。假如我现在初学写字,我觉得从赵孟入手也挺好的,关键还是在自身。当然,赵的变化太微妙,以至于看起来有些单调,学久了也可能有问题。关于从什么法帖入手,可能什么法帖都是好的,也有可能什么法帖都是不好的。比如学王羲之,从兰亭、圣教入手,总算正宗吧,但是学死在这里的人更多,所以没有绝对的标准。

2、同学问:您学书法到现在这种程度,是否也还有彷徨、苦闷,下一步应该咋样走?

陈忠康先生:我是时时刻刻在困惑,时时刻刻在摸着石头过河。有彷徨的人可能还有进步的空间,那些不彷徨的人,可能就麻烦了。我不是一个很自信的人,不会觉得自己什么都对。未来的路怎么走,我也不甚清晰。这样回答你是不是比较失望啊?哈哈,但我说的是实话啊。

3、同学问:王字都是小字,临习王字,比如十七帖,是放大好,还是原大临习好?

陈忠康先生:这也是经常有人问我的问题。我觉得是这样的,大部分时间临与原帖差不多大小的字,小部分时间放大临习。能放大是一种本领,能缩小也是一种本领。为什么大部分时间忠实原帖临写呢,只有跟原帖差不多,才能学到它最准确的笔法,而放大或缩小,很多方法手段都变掉了。比如二玄社出的智永千文的扩大本,细节虽然看得清清楚楚,但放大了就很难写出来,小了就容易写精,放大以后,由于手势、笔势、工具的变化,肯定会有不一样。放大写,需要一定的意临功夫。当然放大后稳稳地写,尽量忠实原帖,也是一种思路。但要写得完全精到,最好字的大小与原帖差不多。二王写大,也确实难写。

4、同学问:您现在是悬肘写还是悬腕?

陈忠康先生:都有。提起来写,势更顺畅,像视频里临这个初月帖就是悬肘,但这样写起来可能不太像了。放下来会写得更精到一些,但放下来不能搁死,胳膊千万不能死贴在桌面上,肘与腕要平,甚至肘略高于腕。手臂尽量伸张,横出来一点。当然,法无定法,我也是一家之言了。

5、同学问:陈老师,您写过二王的大的作品么?

陈忠康先生:你是指临摹吧。以前写过。后来觉得大字最好的是黄山谷。苏东坡也很好。从法帖来看,早期的大字是吴琚的一个小立轴,算是现在存世较早的比较大的作品,也写得很精彩,后来元代的张雨写过大字,到明代大字就多了。仅从大字来看,明代人确实写得好。我很喜欢董其昌的大字,我个人觉得董其昌的大字很值得学习,不太喜欢王铎的大字,倒是喜欢王铎一些小的字。

6、同学问:陈老师,怎么看用腕用指问题,看视频,您写字好象有捻管的动作。

陈忠康先生:我写字怎么舒服怎么来,后来我看他们给我拍下来的视频,好象确实有捻管的动作,但我自己是无意识的。我比较提倡用腕,不太主张用指,用腕的走势去写,当然指还是做一些配合。话说回来,像这种特别小的字,你也看不清到底是用腕还是用指。还有我写字,喜欢把注意点放在线条的中段,不放在两端。一般的人写字注重两端,不太注重中段。这是习惯。一般起收,我都比较果断,中间反而越慢。

7、同学问:小楷学什么好?

陈忠康先生:不要一下子就魏晋的,一开始就学钟繇,容易留下习气,要学唐人,敦煌写经里面,有一些隋唐人写经,非常好的。也可学赵孟,文征明。王宠的还是要迟些再学。当然想追求野趣的话,有一定功夫后,也可学王铎,王铎有几个小楷作品,写得极精极好。也可以学一点黄道周的。总之,我觉得先学墨迹,再学石刻。先求共性,再求个性。

8、同学问:老师我想问一下,我现在比较喜欢怀素的字,如小草千字文,圣母帖等,该如何临习,几个帖可以同时学习吗,还是一段时间只写一个帖?

陈忠康先生:学习草书,最好要有一定的行书基础。草书里有几个帖是可以先学的,一个是智永千字文的草书部分,一个是书谱。尤其是书谱,现在是大热门,被写俗掉了,写的人太多了,看得人很烦腻,但是这个还是基础,书谱的毛病是碎,琐碎,但它里面保存了大量的二王笔法,是很好的草书字帖。有的字帖适合于初学,有的字帖是后面给你闻一闻的,有的适合在提高阶段写的。一般的人会喜欢自叙帖,不喜欢小草千字文,但小草千字文是格调极高的字,在草书法帖里是很好的,里面类似于篆书的宛而通的笔法很浓,虽然小,但能写大,虽是小字,但有大气象。自叙帖也不好写。古诗四帖现在也是大热门。黄山谷的草书当然也好,但我更喜欢他的行书,这么说似乎不妥,这么说吧,他的行书也极好,未必比草书差。当今是个草书热门的时代,所以很多人会偏向于喜欢某一个人草的东西,而我偏向于喜欢一些正的东西,安静的东西。当然,时代如此,不说它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