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晋如说儒》第十二讲之十一:尽孝四大方便法门

 昵称13637392 2015-01-14

尽孝四大方便法门

《晋如说儒》第十二讲之十一:尽孝四大方便法门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我们一般,中国人教小孩子的时候,一个要小孩子孝顺,一个要小孩子听话,这个都是有问题的。在《孝经》里面,孔子其实就分辨过“孝”和“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顺者不一定是孝,父母会不会犯错误?父母同样会犯错误,但是父母犯错误的时候,一个孝的孩子该怎么办呢?他不是父母的话永远是正确的,一句顶一万句,他不是这样。他是和颜悦色地向父母进谏,这叫“几谏”,几就是微,去和颜悦色地心气柔和地去进谏;父母假如不听从孩子的意见,那怎么办呢?仍然是打心眼里面尊重父母,因为你的身体、你的生命是父母给予你的,你仍然不是以一种忤逆的这种心气去对待父母,这个“违”,是“逆”的意思,不是不违背的意思,因为父母有错,你不是说我就是盲从,你是在向父母进谏,父母不听的情况之下你也不去顶撞父母,其实就是这个意思;“劳而不怨”,依然是勤勉地用尽心力地去侍奉父母,身体劳苦而没有怨恨,这个是孝,而不是顺。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这个短短的一句话,它的逻辑是非常地严谨的。父母都在堂上,都还没有去世的情况之下,你不能够到很远的地方去出游或者去游学,或者去游宦——就是外出做官。因为古代农业社会,医疗也不发达,交通通讯都是非常地落后的,那么如果说父母出了什么问题,孩子不在身边的话,那就是一个大问题。所以往往是古人是两个孩子,一个孩子呢,出去显亲扬名,另一个孩子在家侍奉,管理家里面的产业。如果只有一个孩子的话,父母在堂,就不能够外出到很远的地方去,那么当然比较近的一些地方,总要有交朋友,总要有各种的交际,或者说一些生计上的问题,但是你去到哪里一定要让你父母知道你是往哪个地方去了,叫做“游必有方”。

其实这个呢,告诉了我们一个很朴素的道理,就是你要想做一个孝子,其实不需要像二十四孝那样,什么卧冰求鲤啊做得那样呢,什么割下自己大腿的肉做成药给父母吃,不需要这样。其实很简单,你现在出门的孩子,我们现在的孩子出门的时候,跟父母说一声,我到谁家去哪个同学家去玩,或者我今天去干嘛,我什么时候回来,免得父母挂心。这个实际上是一种将心比心,就是孩子要去体会,要去体谅父母的这种牵挂的心。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这个前面也有过,我们就不讲了。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同样,孔子在这里面告诉大家一个尽孝的方便法门,就是每个人都能够做到,不需要你付出多大的牺牲,都能够做到,能够让父母感动的,就是记住父母的生日,记住父母的年龄。那第一呢,你要高兴,父母活这么大岁数,高寿;第二呢,你要有一种心理准备,父母年纪越大,那么可能在这个世界上的时日就越少,那么你尤其地需要尽孝,尤其地需要更好地去供养他们,让他们心情愉快,让他们感受到家庭人伦的温暖。

这个对于我们今天这些孩子其实也是一个很好的考验,一般家长都会记住孩子的生日,有几个孩子能够记住家长的生日?这个我觉得很值得现在的中小学里面倡导,这个很简便易行的,让每个孩子你去记住家长——自己父母的生日,在父母的生日的那一天,给父母做一次家务,做一顿饭,准备一个自己亲手制作的礼物,那就是很好的孝心。

(作者:徐晋如)

《晋如说儒》是腾讯网儒学频道、深圳儒家文化研究会联手打造的高端文化讲座,学术性思辩性强,非常适宜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精英人士。讲座完全颠覆新文化运动以来的习惯观点,带领听众重新思考近代史,重新审视儒家文化。

主讲人徐晋如为古典文献学博士,深圳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兼任深圳市儒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深圳国学院教务长,香港孔教学院永远名誉院长。著有文言诗文集《忏慧堂集》,学术专著《禅心剑气相思骨—中国诗词的道与法》、《缀石轩论诗杂著》等,是当代儒家诗教的首倡者。

(特别鸣谢:汉字创意设计师霍者先生)

本文系腾讯儒学独家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