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改革七问

 游刃有于 2015-01-14

访国家认监委总工程师许增德

2015-01-13 计量论坛
第一问: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国家认监委在简化认证机构设立审批条件、增加强制性产品认证指定认证机构和指定实验室数量等行业关注度极高的领域都有实质性的改革措施,行业普遍认为这是真正实质性的改革,力度大、措施实,超出很多人的预期。您对这次改革如何评价,您认为这次改革对认证行业今后的发展会产生什么样的积极影响?

许增德:国家认监委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精神,以打造认证认可高技术服务业为目标,在认证机构准入、强制性产品认证机构指定、认证制度管理等方面推出了系统性改革措施。改革的基本路径是减少、宽松、简化机构准入审批,调整管理方式, 重构和加强事中和事后的监督管理和行业治理体系,落实机构的主体责任,激发行业主体的创新活力。

认证认可作为国家质量基础的三大支柱之一、作为高技术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型产业,在国家“十二五”规划、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等战略性部署中都被赋予了重要使命,这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出台,必将为认证认可行业的快速发展,履行国家使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二问:国家认监委在部署实施改革时明确,要减少对微观事务的干预, 把该放的坚决放到位。从监管部门的角度讲,对认证行业的"放"有一个什么样的设计思路,目前还有哪些行业关注度较高的领域在酝酿更加市场化的放开措施?

许增德:国家认监委对改革的整体设计是“放”、“管”、“治”同步运转。“放”主要体现在准入端,“管”主要体现在事中和事后的政府管理,“治”是在“放”与“管”的基础上建立起新型的、现代化的认证认可行业治理体系。

其中,“放”的原则是,能由市场机制调节的、机构主体责任能够落实的、微观的事项全部取消审批,明确将机构准入审批定位为与认证认可“知识技术密集”、“高技术服务业”行业特性相匹配的从业基本能力条件要求。

基于上述设计思想,“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取消对机构地域的限制以及对高级审核员的要求。如取消对成立管理体系认证机构地域限制,取消强制性产品认证指定机构地域限制等,以及对机构不再将高级审核员要求作为必须条件。

二是取消市场能调节、体现机构主体责任和微观的审批项目,如非法人分支机构审批、办事处备案等项目。由原来的9个审批子项目减少到5个,由原来的5个备案子项目减少到1个。

三是科学粗化批准范围。改变原来批准到每个认证依据标准的做法,批准至认证领域(产品认证划分为22个领域,服务认证划分为33个领域,体系认证划分为13个领域) ,大大释放了机构的创新空间。

四是将认证方案的管理从机构准入审批中分离出来,按照《认证认可条例》第18条的规定,施行认证实施规则的事后备案。

五是简化审批程序和减少申请提交材料,取消专家审核环节,提高审批效率。

在今年初的全国认证认可工作会上,国家认监委主任孙大伟已经明确了认证认可行业更加市场化、更加开放的改革方向,国家认监委从顶层设计的角度正在分领域进行专题改革研究。

对于目前机构普遍关注的人员注册制度问题,国家认监委本着保证能力、发挥用人机构主体责任的原则,也在紧锣密鼓地改革中,年底前会出台方案并实施。


第三问: 您认为,随着认证市场的逐步放开以及检测认证整合发展,会给认证行业的整体生态带来什么样的变化,有没有一种可能,就是随着市场开放度的增大,行业现存的主妥问题会变得更为严峻?

许增德:认证认可是市场经济的产物,认证认可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其市场性,市场化的活动必须遵循市场规律。

我国的认证认可事业经历了13年的快速发展,从体制、机制及制度安排和基本能力建设、社会认知等方面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行业发展经历了基础培育期,进入了成长发展期。

目前的改革方案正是按照市场规律,政府简政放权,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设计的,能充分体现机构的主体责任,激发机构的创新活力,在市场竞争中实现优胜劣汰。在市场主导的同时,政府也有方向性引导,如鼓励具有专业能力的实体机构、检测认证一体化机构进入认证认可行业,为认证机构品牌化、专业化和国际化发展创造环境。

大家对于改革可能的风险担心,如激烈的市场竞争可能导致恶性竞争,部分机构不择手段等问题,及其对行业整体形象的影响,这些担心都是可以理解的。希望大家能够正确认识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残酷,理智看待改革过程必然经历的阵痛期出现的问题。

当然,国家认监委在设计改革方案时也进行了风险评估,特别强调在“放”的同时,加大“营”的力度,建立“治”的新格局,只要三个方面同步行动,改革必然有利于认证认可事业的长远发展。

第四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自己直中起决定性作用"和"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二者缺一不可,同等重要。我们说,放得开,更要管得好。下一步,行业同样关注如何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国家认监委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对放开之后可能出现的新问题是否有足够的预判和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您认为最有可能出现的新问题会是什么,会重点从哪些方面加以监管?

许增德: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放”、“管”、“治”三位一体,此消彼长,相五作用,保持行业良好发展生态。

首先,“放”不是无底线的放。认证认可是知识技术密集的高技术服务业,行业的特点决定了从业机构需要有相应的专业技术能力,因此准入审批确定了进入行业的基本能力要求。这是底线,并且基本能力要求表述的更加清晰,如产品认证机构其主要业务应有自我检测资源;对机构的专职审核员要求仍然保留,等等,在“放”的方面的设计上己考虑避免可能出现的“游资”问题。

其次,在“管”上也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设计。一是突出问题导向。把问题多的认证领域、问题多的地区、问题多的机构作为监督检查重点,加强对投诉举报的调查处理,不再开展干预甚至滋扰企业或机构正常活动、浪费行政资源的撒网式检查。二是实施分类管理。要综合行政监管、认可约束、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等方面信息,制定分类监管办法。对于客户质量优,认证规范性、有效性高,行业和社会反映比较好的认证机构可以适当降低监管的频次。三是形成退出机制。适时修订相关法规,若在认证监管过程中发现认证机构存在违反《认证认可条例》的严重问题,不仅要进行经济处罚,情节严重的要责令停业整顿,直至撤销认证机构资格,形成优胜劣汰的退出机制。

最后,在“治”上进一步强化,形成多元共治局面。要发挥"五位一体"监管体系的综合作用,形成认证监管部门、认可机构、人员注册机构、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的各方联动、多元共治的体系,尤其是在社会监督上有新举措。


第五问:这次改革引人注意的两点,一是审批制度的改革,一是事中事后监管体系的凸显,行业对此在理解上存在的比较大疑问有哪些?


许增德:国家认监委从2013年底就开始酝酿研究改革方案,过程中以各种形式征求了从业机构的意见和建议,收集了机构反映的目前存在的问题及诉求,并进行了认真研究分析。可以说,这次改革是与认证认可发展新形势、新阶段相适应并符合长远发展需求的改革,是兼顾了问题导向的改革,是行业集体智慧的结晶。因此,改革方案得到了从业机构、监督部门及社会的广泛认同。

无论是改革方案设计过程中还是目前行业的反响,行业所担心的还是在"放"的同时,有效的"营"、"治"新体系的建立是否能跟上。改革的风险点很清晰,因此针对风险的预案考虑还是比较多的,我们有多年的"五位一体"监管体系的运转基础,对建立起更完善的政府监管和行业治理体系还是有信心的。

第六问:国家认监委明确要重构事中事后监管体系,其中事中事后监管体系中包括多元共治、突出问题导向、实施分类管理、形成退出机制、加强基础制度建设等具体措施,我们很关心对其中的退出机制是否会出台更为明确、硬性的罚则?

许增德:国家认监委成立以来,为规范认证市场,从法规建设、监督管理体制建设、执法组织队伍建设及监督机制设计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加大对违法违规机构的处罚力度。

自2013年初以来,己撤销1 家认证机构,暂停1 家认证机构,对4家认证机构行政告诫,注销10家认证机构/分支机构。
目前,国家认监委正在现有法律法规框架下研究细化监督处罚规定,加大资格处罚力度,同时适时修订相关法律法规,将经济处罚与资格处罚并举,尤其是加大资格处罚力度,建立长效的退出机制。

第七问:您在全国认证机构管理工作会议上做总结时,再次提到认证认可行业的高技术服务业这一定位,您认为认证行业的高技术特性应该体现在哪些方面?


许增德2011 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高技术服务业的指导意见》 (国办发[2011] 58号)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定位为高技术服务业,在国家《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以及今年8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中都对检验检测认证高技术服务业提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任务和政策性支持措施,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可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获得认定后享受税收等优惠政策。
我认为,认证认可行业的高技术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人才密集。具备掌握先进的管理理论、前沿专业技术、丰富的管理和技术工作经验的检验检测认证人员队伍。

二是知识技术密集。融自然科学与管理科学为一体,集专业知识技术和管理知识技术开发评价技术之所长,以及新理论、新技术的超前或同步应用。

三是技术创新能力明显。持续研究开发检验检测认证评价标准、技术方法、设备工具等,拥有满足不断发展的公共服务需求的能力和一批核心自主知识产权。

目前,我国的检验检测认证行业还处在发展期,通过政府政策引导和创造发展环境,机构提升自身能力水平,一定能够打造新兴的检验检测认证高技术服务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