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统文化】靛藍

 茶香飘万里 2015-01-14


作者Catherine Legrand花了20年时间走访印度、中国、日本、非洲、美国中部,采集文字和图片。走遍同纬度的国家,探讨蓝染艺术在不同地区的不同特点。




中国南方的贵州,在法国人CatherineLegrand之前的印象中是一种神秘的颜色,苗族妇女身上深蓝偏黑的颜色。当她来到苗寨,这个印象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印证。花了20年时间,带着造型师的经验与旅行者的好奇,她走遍依然存在的蓝靛染布的地方,贵州是其中一站。重返印染史的源头,让以往的经验不至于沉默在积尘之下。在自然的,靛是一种浓缩在思考里的颜料,是弥散在时光隧道中的的氤氲,也是一种讲述着的怀旧的语言。



贵州种植蓝草并用以染色已有十分悠久的历史。从蓝草中提制的靛,由木蓝属植物蓼篮、菘蓝、马蓝、吴蓝等的茎、叶发酵制成。收割靛叶后将其放人缸内或木桶及土坑均可,加冷水约60公斤,每隔两天翻动一下,浸泡6—7天,然後将靛叶捞出,将生石灰置于瓷盆内,再注以缸内蓝靛水,待石灰溶化後倒入缸内,用竹竿搅动l—2小时,隔夜后靛凝结沉淀,舀去上面的水即成。大约5公斤靛叶用石灰1公斤,可出干靛1公斤。在贵州民间,蓝靛草除了用作染料外,还有著辟毒除虫的药物作用。




印度的靛蓝。


靛蓝色,浓缩于时光中的怀旧语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