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靛市街与蓝靛草

 点滴斋书房 2021-07-28

在邢台(顺德)古城南门外,南关北大街东侧,有一条东西向街道,称之为靛市街。靛市街是邢台南关最古老的街道,早在元代时,在这里建清真寺,据邢台老人回忆说,清真寺挂有元始祖忽必烈御书大匾,还有人说,先有靛市,后有南关的说法。由此可见,靛市街的古老历史。

街以靛市为名,是因靛市而名。关于靛市,今人已经多不清楚其原由了。

靛市就是以售卖靛料为主的市场。那么靛是什么东西?

靛,是一种草,又称蓝靛草,其根部可以入药,就是有名的板蓝根,蓝靛草的果子也是一种中药,靛蓝草通过粗制浮沫制成一种叫青黛的中药。这些药都有杀菌消炎,清热解毒的药效,可防治流脑、流感及肝炎等疾病。

蓝靛草的叶子是古老的染料。《诗经》小雅中有“终朝采绿,不盈一掬,终朝采蓝,不盈一襜”的诗句。

蓝靛草在全国各地均有生长,河北地区亦是蓝靛草的主要产区,生长于潮湿向阳地方,明清之前,邢台西部山区和东北乡都种植有蓝靛草。《中外经济周刊》邢台县之经济状况中说:邢台“东北乡一带多植蓝靛,之后因洋靛盛行,植种已稀,邢台南关有靛市街,今仅存其名,然亦可想见当时靛市之盛况矣。”

也有人说其实不然,当时靛市是邢台药市的附市,是因邢台南关的药市之发达而形成的。“每年五月,城内有庙会,药材生意极盛。”无论那一种说法,都说明当时邢台古城的药材市场及靛市十分热闹盛大。

靛市是专门出卖染料的市场,亦借助邢台的土布织造的发展。

邢台土布织造自汉代已经开始,《西京杂记》记载:“霍光妻遗淳于衍蒲桃锦二十四匹,散花绫二十五匹。绫出巨鹿陈宝光家。宝光妻传其法,霍光召入其第,使作之。机用一百二十蹑,六十日成一匹,匹值万钱。”据纺织专家研究,河北巨鹿陈宝光妻使用了120综﹑120蹑的多综多蹑机﹐可以纺织各种图案和花纹。后到唐宋时期,邢台织造更为发展,明清时土布织染是社会的本需。

染所用的染料多为蓝色,过去有言“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蓝即是从蓝靛草中提取出来的,这种制靛工艺历史有之,多有记载。

《齐民要术》记载:“刈蓝倒竖于坑中,下水,以木石镇压令没。热时一宿,冷时一宿,漉去荄,内汁于壅,着石灰一斗五升,急手挟之,一食顷止.澄清,泻去水,别作小坑,贮蓝淀着坑中。候如糨粥,还出壅中,蓝淀成矣。”

《天工开物》以菘蓝制靛,说:“凡造淀叶与茎多者入窖,少者入桶与缸,水浸七日,其汁自来。每水浆壹石,下石灰五升,搅冲数十下。淀信即结,水性定时,淀沉于底。出产,闽人种山皆茶蓝,其数倍于诸蓝。山中结箬篓,输入舟航。其掠出浮沫晒乾者曰靛花。凡靛入缸,必用稻灰水先和,每日手执竹棍搅动,不可计数。其最佳者曰标缸。”

明代时李时珍不仅是一个药学家,还是一个研究制靛的学者。他在《本草纲目》中是这样记载的:“染材,(别录曰)蓝实生河内平泽。其茎叶可以染青。(宏景曰)此即今染襟碧所用者。以尖叶者为胜。(恭曰)蓝有三种。一种叶圆茎二寸许。厚三四分者。堪染青。出岭南太常。名为木蓝子。陶氏所说。乃是菘蓝。其汁抨为淀甚青者。本经所用。乃是蓼蓝实也。其苗似蓼而味不辛。为淀惟作碧色尔。(颂曰)蓝处处有之。人家蔬圃作畦种。至三月四月生苗。高三二尺许。叶似水蓼。花红白色。实亦若蓼子而大。黑色。五月六月采实。但可染碧。不堪作淀。此名蓼蓝。即医方所用者也。别有木蓝出岭南。不入药。有菘蓝可为淀。亦名马蓝。尔雅所谓葳马蓝是也。又扬州一种马蓝。四时俱有叶。类苦买菜。土人连根采服。治败血。江甯一种吴蓝。二月内生。如蒿。叶青花白。亦解热毒。此二种虽不类。而具有蓝名。且古方多用吴蓝。或恐是此。故并附之。另外在《草部》蓝淀项目里,记载著:染材,(时珍曰)淀。石淀也。其渣沉殿在下也。亦作淀。俗作靛。南人掘地作坑。以蓝浸水一宿。入石灰搅至千下。澄去水。则青黑色。亦可乾收。用染青碧。其搅起浮沫。掠出阴乾。谓之靛花。亦青黛。”

现在在少数民族地区仍保存着这种制靛工艺。

蓝靛也是中国蓝印花布所使用的一种特殊的植物还原染色材料。

在邢台沙河老城还保存着这种印花工艺,即即将消失的豆面印花,这种豆面印花技艺所使用的靛色就是青靛染料。

豆面印花保存于河北省沙河市沙河城北街,这里是自隋开皇十六年(596)在此置县建城,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由于县城位于古道之上,是商贾云集之地。沙河城北街的豆面印花技艺始于明代,当时第一代传人胡耕成在沙河城开办的“全兴号”印染作坊,为此豆面印花技艺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沙河豆面印花的主要原料是靛,即从植物中提取的蓝色染料,还有用黄豆面和太行山烧制的石灰粉,以及当地织产的土白布。

沙河豆面印花工艺简便,易操作。印染工序为先在纸上描绘图案,用刻刀镂空,再油以桐油,制成花版,也叫漏版,再将白布用清水洗去浆粉,然后晾干,用烙铁熨平展。将白布铺在木案上,把花版铺在白布上,用豆面和石灰粉按一定比例调成糊状,用毛刷将浆糊涂在图案上。当印花完成后,再将其印好画的布料晾干,然后下染缸印染,出缸后再晾干,用刮刀除去豆面,即显出白色图案。

豆面印花深受广大群众欢迎。有各种被面、门帘、台布、围裙等等,图案也很丰富,有“凤凰戏牡丹” “麒麟送子” “狮子滚绣球” “鹊上梅梢”等。沙河北街的豆面印花作坊由于各种原因,发展空间变得日益狭小已经面临濒灭急需保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