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消瘰丸(徐学春)

 学中医书馆 2015-01-14
消瘰丸(徐学春)
  [组成]  玄参500克象贝母240克夏枯草240克猫爪
草240克羊乳240克地龙240克重楼240克煅灶蛎500
克僵蚕240克制乳没各120克,柴胡120克  白芍240克
当归240克梓木草240克
    (功效)  清热化痰。软坚散结。
‘  (主治]  瘰疬、痰核,未溃、已溃各期均可。
    [用法)  将夏枯草、煅牡蛎、昆布、海藻、柴胡、地龙、梓
木草煎水浓缩,余药共研细末,加炼蜜与浓缩剂滚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3~5克,日服2次(儿童酌减)。
    (方解]  淋巴结核乃肝郁化火,或肝肾阴亏,虚火内生,灼
津为痰,痰火凝结而成。
    方中玄参、贝母、夏枯草、猫爪草、煅牡蛎冀收滋阴降火,化
痰软坚,消核散结之效,但正如《本草求真》云:“瘰疬痰核,多
属毒结不化”,故辅羊乳、重楼并海藻、昆布、僵蚕、梓木草以加
清热解毒,化痰软坚之力,促令毒解结散。佐以青皮、柴胡疏肝
郁,泄蕴热,当归、白芍养血和营,乳香、没药行气活血定痛,散
结之功可期。又地龙功善清热通络,导诸药入经,直趋病所。至
若溃破窜注,乃肉腐为脓之故。腐脓因于热胜,本方中清热解毒,
滋阴降火诸药,正可托毒援外,有如断流排浊,蕴热郁毒一举荡
涤无遗。所以用治溃腐不敛的瘰疬痰核,亦乃切症之方,可收清
热化痰,软坚散结之效。    ,
    [加减]  临床运用时也可用此方辨证酌情增减改汤剂日服。
痰火偏盛者,重用象贝,酌加瓜蒌.海浮石以清热化痰;阴虚火
旺者,重用玄参、羊乳,酌加丹皮、知母以滋阴降火;肿块坚硬

者,重用牡蛎、梓木草,酌加三棱、莪术以行气破瘀而使核消;肝
气郁结者宜用青皮,酌加玫瑰花、香附以舒肝解郁。
    [按语]  本方系根据《医学心悟》中之消瘰丸,经徐氏几代
临床筛选加味而成,堪称徐氏家传瘰疬之秘方。验之临床,屡用
屡效。
    另,羊乳用桔梗科植物四叶参的根;猫爪草用毛莨科植物小
毛茛的根;梓木草《中药大辞典》未载,乃民间治瘰疬之秘方用
药,如缺亦可减去。    ‘    .
  [典型案例]  李某,女,3岁。
  家长于一月多来发现患儿左侧颈淋巴腺肿大多个,曾于某院
诊为“颈淋巴腺结核”,用链霉素及青霉素肌肉注射未能控制,并
逐渐化脓,终于1989年4月2日自行破溃,流出脓汁为稀干酪状,
刨面外翻,中心敷一层干酪样物,用棉棒拭后不去。创面周围并
有多数黄豆至蚕豆大之淋巴结,因家庭经济不便停用链霉素,其
母亦久患肺结核,遂投以本方汤剂内服,经治三周而愈,丸剂善
后。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