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语文老师要帮初一学生培养四个好习惯

 宛平2008 2015-01-14

                               [转载]语文老师要帮初一学生培养四个好习惯

 育才中学   蒋老师

一、安静读书的习惯。

    安静,就是心平气和,不心浮气躁。有的孩子手里拿着一本书,心不在焉,这样的心境不可能边读文字边展开想象力,根本谈不上培养思维能力,当然也得不到阅读文本的乐趣。开设自由阅读课,将教师变成阅览室,教师当管理员,监督孩子是否进入愉快阅读的精神状态,可以培养他们安静读书的好习惯。长期坚持,可以见效。

二、专心听课的习惯。

     专心,就是心无旁骛,一心一意。有的孩子上课坐姿东倒西歪,肆意插话,既不尊重老师和发言的同学,个人的思维也没接受应有的训练。所以,教师必须对孩子提出严格而明确的要求:不准搞一套玩自己的,单单安静还不够,思路必须跟上,才能提高思考力;笔记得及时做,期末复习更方便。否则,等于没来上课。

三、关注生活的习惯。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相等,各种文学作品无不是对现实生活具体形象的反映。了解作者的创作动机只是一个辅助条件,要读懂文本,关键要有相应的情感认知力和语言感受力。一个孩子,如果不懂生活的底蕴,他的智商和情商发展将受到影响。

教孩子关注生活,大的方面,可以从关注家庭生活过渡到关注校园生活,然后再到社会生活。小的方面,可以从季节风景变化、人物精神风貌到一花一木、一天情绪,可以是物,也可以是人,可以是平淡无奇的小事,也可以是风云变幻的大事。关键是训练孩子透过现象看本质的锐利眼光。

四、每天反思的习惯。

    每个人都有性格或思维的弱点,这就要求每个人都应具备自我教育的本领。大人这样,孩子也一样。教师要教会孩子每天善于从正反两面审视自己,既看到自己的长处,也看到自己的不足,学孔子的学生说的那样,“吾日三省吾身”。

    孩子思想正了,言行美了,其阅读的品味也会提高,久而久之,其作文的思想内涵也就能尽情释放正能量了。语文老师的工作负荷就能减轻了。

    我以为,高效的语文学习方法很多,假如没有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跟上来,那么,再优越的学习方法也派不上用场。初一上学期,正是学生步入初中后最重要的教学关键期。哪位老师能培养孩子上述这四种习惯,日后的语文学习就可以快马加鞭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