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1日起,“国学赏析”栏目将推出《止学》,敬请阅读。

《止学》是隋朝大儒文中子以道家思想论处世之道的经典力作,称得上是一部湮没久远的关于胜败荣辱的古代绝学。本书从智计、权势、利益、名誉、情感等几个方面展开,为人们指明了如何规避成功道路上最容易犯的错误,愿每个人都能从“知止之学”中获得有益的启发,做到“行当行之行,止当止之止!”
对于《止学》,时人鲜闻,但搜一搜中国古代谋略书,赫然在列,细细读来又远胜他书。一般谋略书都是告诉人们要想成功应该去做什么,而《止学》却告诉人们要想成功应该不去做什么。所谓“止”就是在某种情况下,某个时候,停止做某事。当进则进,当止则止。
当进则进,这是一般人都能做到的,也是众人推崇的;而当止则止,就很少有人真能践行了,甚至为人所不齿。人们对“止”轻视无知,无限夸大“进”的作用,终将引发种种祸患。
《止学》将传统文化中关于“止”的精髓集于寥寥千余言内,道出了“止”是“进”的必要补充和另一种形式,解决了人们究竟“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的成败难题,极具实用价值,堪称一部奇书。
《止学》从智计、权势、私利等几个方面分析了“知止”与“不止”既是一道成功和失败的分水岭。也是成大事者与平庸者的分界线。只有行止得当,方能业有所成,人有所进步,反之,命运多舛,事业坎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