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末元初)钱选作《归去来兮辞图》欣赏

 鳳舞抚仙 2015-01-14
 
内容摘要:
       《归去来兮辞图》 宋末元初钱选作,纸本,设色,纵26厘米横106.6厘米。美国大都会美术馆藏。
       钱选(1235-1307)宋末元初画家,字舜举,号玉潭。家有习懒斋,因号习懒翁。湖州(今属浙江)人。南宋景定间乡贡进士,他与赵孟頫等八人并称“吴兴八俊”。南宋亡,赵被荐入朝,诸人皆相继取得官爵,独钱选自谓耻作黄金奴,甘心老作画师,头雪白,隐于绘事以终其身。他擅人物、花鸟、蔬果和山水。精音律,也能诗,小楷亦有法。传世作品有《柴桑翁像图》,录于《中国名画宝鉴》;《卢仝烹茶图卷图》录于《故宫名画三百种》。
       《归去来兮辞图根据东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诗意而作。文学家陶渊明曾任江州祭酒及彭泽令(均属今江西)等职,不久辞官归隐,赋《归去来兮辞》以言其志。
       水滨坡岸垂柳,仅用线勾勒,不作皴擦,设色轻润,画风稚拙古雅。画幅中部上方有乾隆题画诗,卷后有鲜于枢于大德庚子年(1300)书《归去来辞》。
 

《归去来兮辞》:
       晋大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抒情小赋,也是一篇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宣言。这篇文章作于作者辞官之初,叙述了他辞官归隐后的生活情趣和内心感受,表现了作者对官场的认识以及对人生的思索,表达了他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精神情操。作品通过描写具体的景物和活动,创造出一种宁静恬适、乐天自然的意境,寄托了他的生活理想。其在文体上属于辞赋,但语言浅显,辞意畅达,匠心独运而又通脱自然,感情真挚,意境深远,有很强的感染力。其结构安排严谨周密。散体序文重在叙述,韵文辞赋则全力抒情,二者各司其职,成“双美”之势。欧阳修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

作品赏析:
       在改朝换代的无奈中,钱选效法陶渊明隐居不仕,因此在他聊以自娱的绘画中自然会表现出对陶渊明的追钱选归去来图(局部)崇,进而描绘出他的形象。这大概也是钱选隐居生活中心境的映照。在《归去来辞图》画面里,左一半为坡岸,有人家院落;右一半烟水浩淼,远处依稀可见淡淡山脉。靠近坡岸的水中有一只木船,陶渊明身着大袖宽袍立于船头,一童子在船尾摇橹。看召魄伏的波纹,木船正破水向岸边驶来。这或许正是《归去来辞》中“舟摇摇以轻飚,风飘飘而吹衣”的真实写照。另—边浅渚绿岸上有六棵柳树,枝叶茂密;一道隆起的院墙间有一柴门开着,几竿竹子探出墙来,这大概是陶渊明的居所。门前有俩孩童和一妇人似在迎接陶渊明回家。正是《归去来辞》中“乃瞻衡宇,载欣载奔,童仆欢迎,稚子候门”的写照。
       在技巧上,钱选利用虚实对比的手段,表现了陶渊明乘船渡水、脱离尘网、走向田园的生活寓意。画中所设的无边淡水和田园家境是两种境界的载体,也是画家精神的载体。画中的人物描绘细腻、传神,用线精致;坡岸、院墙的皴染均匀,树的枝叶自然、流畅。整个画面赋色清淡,洋溢着田园的清幽之气,同时,也体现出作者一种闲适淡泊的襟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