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台湾股市的对外开放分为四个阶段

 Nauer的图书馆 2015-01-14
台湾股市的对外开放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83-1990年,政府允许华侨(外)资金间接投资股市。开放初期台湾股市反应非常积极,加权指数从1983年初的437点上涨至1984年5月的960点(上涨120%);第二阶段是1990-2000年,此阶段为QFII投资主导阶段。政府以投资额度及个股投资上限为双重限制,不断放开比例。此阶段股市尽管最大涨幅达291%,但总体震荡剧烈,且并未表现出独立于世界股市的迹象;第三阶段自2001年初-2003年7月,台湾股市除电信、公路、邮电等行业外,完全向包括法人和个人在内的外资投资者开放;第四阶段始于2003年7月7日,台湾决定对外资(包括自然人)全面开放股市。

 从台湾股市的开放经验看,资本开放大力推动了股市发展。自1963年证券交易所成立到1983年的20年间,台湾股市发展缓慢,指数从未超过1000点,但自从引进外资后,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尤其是1986年后,台湾经济放缓,但股市出现超级大牛市,期间指数涨幅达到惊人的12倍。此外,台湾股市分阶段开放值得肯定,股市开放期间,实现金融自由化,尤其是利率、汇率的放开(1989年),对股市起到了很好的推进作用。总而言之,通过开放台湾股市实现了全球化。

 韩国股市的对外开放实际上也是分阶段进行的:1981年1月,韩国财政部宣布开放证券市场、促进资本市场国际化的综合对策;1985年11月,股市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公布《企业海外证券发行方案》,允许企业到海外发行CB、DR,使外国人可以直接投资韩国股市;1988年允许外国投资者在互惠基础上对韩国证券自由投资;1991年7月开始实行外汇对外开放新政策,打破韩国三十多年来的外汇管制;1992年1月韩国股市正式向外国投资者开放直接投资。  

 韩国外资开放的效果十分明显。1985年11月对外资有限开放后,韩国股市借助于“低油价、低利率、低汇率”的东风,出现超级大牛市:KOSPI指数从140点狂涨至1989年2月的1015点,累计涨幅达到惊人的6.25倍。1992年1月全面开放后,KOSPI指数自1992年8月456点起步进入牛市,至1994年9月29日达到1145点,25个月累计上涨151%。 

 从国际经验推断,沪港通将是中国金融开放的有效开始,现在需要期待的是更多开放政策。笔者认为以下三方面值得期待:一是中国股市在经过了多年的期待后,什么时候可以加入MSCI指数?应当说,目前条件已经基本成熟,只需解决国际指数所需要的外汇额度问题。由于MSCI指数对应的是ETF基金,而这对于国内股市已经有成熟的应对经验,这些国际指数的流向也较易监测。同时,ETF基金也不会影响上市公司经营管理,因此应予以特别考虑。二是个人资本账户开放能否尽快破题?近期有消息透露,上海自贸区有望试点个人资本账户开放。如果此事成真,那么又将带来划时代的意义。建议监管当局区划汇率市场化和资本账户开放,建议有额度的个人资本账户应尽快试点开放政策。三是可否考虑部分开放合格的境外投资者投资A股?例如,现有B股的境外个人投资者在满足一定条件(如投资3年以上)情况下,可以将B股投资额按一定比例投资A股股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