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研报 | 擅长抄底和逃顶的外资,买股票时有什么套路?

 鹏城豫人 2018-08-16

我们相信,阅读研报应该成为投资第一站。

本栏旨在链接海量券商研报释放的信息。

关注宏观、策略和行业三类研报中的,热点问题。

析出好研报,预警烂研报。

助益投资,丰沛谈资。


外资的精准抄底和逃顶是A股市场经久不衰却又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神话。

 

神话似乎不假。

 

仅以QFII为例,据信达证券谷永涛的测算,2005年初至2018年1季度末QFII的累计净值由1增长到14.11,而同期Wind全A净值由1增长至5.66;同期QFII投资年化复合收益率为22.11%,而Wind全A年化复合收益率仅为13.98%。

 

当然,本文的目的并不在于证实或证伪上述神话本身,而在于尝试梳理内外资投资偏好的差别。毕竟,伴随A股市场的不断对外开放,外资已是A股市场不可忽视的力量。寻找内外资在投资偏好上的差异和背后的逻辑,有助于我们在知己知彼的情况下,更有效地做出投资决策。


青睐蓝筹权重,

却不局限于蓝筹权重

许多人说,外资最爱蓝筹权重。

 

的确,无论从当下的A股,还是韩国、台湾的历史数据来回溯,外资对蓝筹的青睐有目共睹。海通证券的荀玉根在7月25日发布的报告中指出,外资选股时,行业风格上呈现出重价值、重消费、轻周期等特点(QFII 在 18Q1 持股市值前五大行业市值占比合计 71%)、而在个股特征选择上注重估值,持股集中度高(QFII 在 18Q1 前十大重仓股持股市值占总持股市值比重为 55%)。

 

韩国和台湾股市在逐步向外资开放的过程中也出现过类似的情况。荀玉根在报告中指出,1997-2005年韩国外资持股占比从9%提高到23%。如果用KOSPI200指数代表韩国大盘蓝筹股,用KOSDAQ指数代表韩国中小企业,在韩国外资持股比例不断上升的时期,KOSPI200指数/KOSPI指数的相对溢价从1.0提高1.2,而KOSDAQ指数/KOSPI指数的相对溢价率则从1降至0.3,说明在外资持股占比提升过程中,大盘蓝筹股以及行业龙头始终表现较好。


2003-2008 年期间的台湾也发生了类似的情况,外资持股比例从11%提高到25.8%,外资成交额占比从13.8%提高到约30%,这时期内代表大盘蓝筹股的台湾50指数相对于台湾加权指数溢价率在1以上,台湾50指数表现相对较强。

那么,如何理解内外资投资偏好上的差异?一是A股的机构投资者占比较低,个人投资者占主导的内资自然和外资在投资理念上存在巨大差异。二是即便是机构投资者,内外资投资者在考核机制存在差别。

 

比如,公募基金每日公布净值和收益率,受净值影响的管理规模会对投资人员形成巨大压力;保险资金虽然无需披露细节,但保险负债又大多具有5%左右的成本刚性,由于险资投资国债加上税收抵扣一般只能获取略高于4%的收益率,因此保险资金对于股票资产年化收益率目标要求在8%左右。相比之下,外资机构投资者的考核通常看的是能否跑赢基准指数,以获取超越市场指数(沪深300或MSCI China指数)收益为目标。这种考核机制上的区别,也帮助外资可以更从容去规划更长周期的投资。

 

不过,除了蓝筹,外资也对科技股也情有独钟。东北证券陈殷等在3月15日发布的报告指出:台湾科技股指数与外资交易参与度具有更为明显的相关性,外资交易参与度领先于台湾科技股的表现。这种本土高技术含量的产业备受外资青睐,板块指数的表现也受外资影响更为明显。

这一点,在台湾科技第一股台积电上体现得更为淋漓尽致。过去的十多年间,由于台积电被国外机构投资者持续超买,市值不断创下新高,也出现了“台湾基金跑不赢指数,指数跑不赢台积电”的怪相。同期,台湾指数上涨60%,台积电股票的收益率高达500%。


以史为鉴,

外资可能会如何改变A股?

其实早在去年的报告中,荀玉根就提过,台湾和韩国的股市市场化之路证明外资会改变估值体系和波动率。以台湾为例,台湾股市国际化阶段的市场估值中枢从32倍降至16倍,指数振幅从57%降至30%。

 

此外,中信证券的杨灵修也在报告中指出,长期的趋势来看,台湾股市的换手率逐渐下行,从1997年的407.3%下降至2016的64.6%,转入中枢下行。

导致上述变化的原因,很多人总结为投资者结构的变化。因为在1995年至2007期间,台湾股市中个人投资者成交额占比从92%将至63%,而机构、外资成交额占比从7%、1%提高到16%、21%。

 

另外,兴业证券的报告指出,台湾加权指数走势与海外投资者交易占比表现出极强的相关性。

看到这里,你也许会问,既然台湾的加权指数与海外投资者交易占比的相关性那么强,万一汇率市场波动加大,外资会不会停止流入,A股会不会迎来大跌?

 

这是一个好问题。不过就兴业证券的策略报告研究结果来看,A股市场还处于脱敏于全球金融环境的阶段,享受着外资流入免疫于汇率波动的红利。因为横向比较来看,美国、日本、韩国和印度的股市境外持有分别是中国的13.16倍、15.22倍、14.29倍和2.32倍。就A股来而言,外资配置在岸股市和债市产品的需求强烈,汇率波动对外资的流入影响不大。不过,随着资本账户逐步打开,这种红利将会渐渐消失,最终中国市场将较高敏感于全球金融周期。

 

事实上,伴随今年以来外资抄底这类词语以更高频率见诸媒体,也有人会问,抄底的外资会不会担心抄在半山腰呢?

 

外资的思维和建仓路径有其核心逻辑,所谓抄在半山腰的担忧也就是我们的杞人忧天而已。更何况,沉溺于自我的思维模式中,并始终以此为标准来评估他者的行为,我们恐怕会一直停留在对外资的神话指指点点、却终不得其精髓的阶段。

本材料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材料仅供具备相应风险识别和承受能力的特定合格投资者阅读,不得视为要约,不得向不特定对象进行复制、转发或其它扩散行为,管理人对未经许可的扩散行为不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