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乳 衄

 学中医书馆 2015-01-15


  乳头溢出血性液体,或可在乳头或乳晕部触及肿块者,称为“乳衄”。引起乳衄的病变颇多,常见的有乳腺导管乳头状瘤、乳腺结构不良症的囊肿期及乳腺癌等。本节所讨论的乳衄仅指属于乳腺导管瘤及导管癌所致者。
  乳衄的最早记载,见于清代顾世澄的《疡医大全.乳衄门主论》:“妇女乳房并不坚肿结核,唯孔窍常流鲜血,此名乳衄。”其发病原因“乃忧思过度,肝脾受伤,肝不藏血,脾不统血,肝火亢盛,血失统藏,所以成衄也。”嗣后,鲜有见乳衄论述。顾氏认为乳衄者乳房并不坚肿结核,与近代对乳衄的认识有异,然其“肝热”、“脾虚”的病机论述,对指导辨证论治,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近代乳衄的专篇论述不多,尚未发现研究性报道。乳头溢血是乳癌的常见症状,乳衄与癌症的关系与发病年龄有关。如有乳头溢血的青年妇女,癌的发生率在5%以下;而乳腺癌伴有乳头溢血的病人中,50岁以上的妇女占64%;故本病已被高度重视, 目前普遍把乳头溢血作为乳腺癌早期诊断的一个指征。
  [病因病机]
  乳头属肝,乳房属脾胃,本病发生的病因及病理变化,主要在于肝不藏血、脾不统血所致。
  抑郁愤怒过度伤肝,忧患思虑过度伤脾,肝脾两脏受伤,血失贮藏统摄,是发生乳衄的主要病因病机。盖情怀抑郁,肝失条达,肝气不舒,郁而化火,火扰于中,肝脏受损,藏血无权,热迫血妄行,旁走横溢,遂成本病。若忧思伤脾,脾虚气弱,气不统血,溢于孔窍,也可形成本病。若肝火亢盛,炼液成痰,或离经之血结于乳络,痰瘀交并,络脉瘀阻,则乳头或乳晕部出现结块。
  现代研究认为,乳头溢血的原因,多与内分泌功能特别是垂体与性腺功能的异常,雌激素水平异常,破坏了对乳腺的生理调节有关。如导管内乳头状瘤的发生与雌激素刺激有关,其瘤体一般生长在乳腺主导管内,为单支导管发病,极少数病例可能为多支导管发病。乳头状瘤生长较快,其小乳头的分支较多,但它的蒂柄质地较脆而易断落,断落后即有出血而发生乳头溢血。
  [诊断与鉴别]
  一、诊断要点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乳衄病的诊断依据为:
  1.乳头经常有血性分泌物溢出。
  2.可在乳头根部触及肿块,可移动,不与皮肤粘连,挤压乳头时可见血性分泌物。
  3。本病多见于中老年妇女。
  4.乳头分泌物涂片作细胞学检查、乳腺导管造影,可帮助诊断。
  单侧或两侧乳头溢出血性液体,或患者内衣近乳头常有血迹,而无其他原因出血者,乳腺内可触及大小不等的结块,轻轻挤压可见血性液体溢出,则乳衄的诊断可成立。如欲明确导管瘤或导管癌,可通过穿刺针吸囊内液体及瘤体组织碎片,作细胞学或病理学检查,或切取活组织作组织学检查等,以助确诊。
  二、鉴别
  1.乳泣 同为乳头溢液,但乳泣溢出液为乳白色液体为主,或黄色、棕灰色的浆液,无血水溢出。
  2.闭经泌乳综合征 有月经稀发或闭经病史,乳头溢出液为乳汁,或挤压可见乳头有淡黄色液体溢出,但非血性液。
  此外,乳腺囊性增生病、乳腺导管扩张症及某些乳房感染性病变亦可能发生乳头溢血。但乳腺囊性增生病常伴有周期性乳房胀痛,并可扪及乳房内的囊性肿块;乳腺导管扩张症则在导管造影摄片时可见扩张增粗的导管;乳房感染性疾病则伴有感染的症状和病灶。临证时可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及有关检查加以详辨。
  [辨病论治]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溢液以血性为多,颜色与出血后潴留在乳腺导管内的时间长短有关;出血的多少则与导管内的病变范围、深浅有关。约1乃病例能触及乳房肿块,肿块常在乳晕范围内扪及,一般为结节状,直径约为0.5一lcm大小,挤压该肿块时可见有少量分泌物自相应的导管开口处溢出。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癌亦以乳头溢血为主要症状,须作针吸活检或切取病变组织作病理切片检查以明确诊断。当病人自觉症状不明显时,可据此辨病论治。
  1。经验方(《山东中医杂志》1994{5):205)
  组成:柴胡lOg,白芍15g,枳壳log,香附lOg,青皮lOg,丹皮lOg,夏枯草15g,侧柏炭lOg,藕节炭lOg,生甘草lOg。
  全方疏肝解郁,凉血止血,用于乳头溢血症。
  脾虚者加党参、白术、茯苓等。伴血虚者加阿胶、首乌、熟地等。肝火炽盛者加龙胆草、山栀子、黄芩等。日1剂,水煎2次分服,连服10天为一疗程,停药2天后继服,症状消失后再服2个疗程,以资巩固。
  一般而言,中药治疗乳腺导管乳头状瘤之乳衄的疗效较好,多能治愈,但属乳腺囊性增生病之乳衄者,疗效较差,易反复发作。
  2.经验方(《实用中医乳房病学》)
  组成:龙胆草9g,炒山栀9g,黄芩9g,生地30g,丹皮9g,白花蛇舌草30g,生侧柏叶30g,半枝莲30g,连翘15g,山慈菇15g,蛇莓30g,蛇大谷30g。
  本方有凉血清热,泄火解毒作用。原治导管乳头状癌,症见乳头溢血,乳晕肿块者。
  若肿块坚硬,加石见穿30g、三棱15g。局部破溃者,加蒲公英30g、金银花15g。乳头溢血黯红者加益母草、桃仁。溢血色淡或黄者加黄芪30g、党参15g、炒白术12g。
  3.云南白药(云南白药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本方有活血化瘀,抗炎消肿,排脓去毒作用。原治创伤出血、红肿毒疮、月经过多、产后瘀血等症。以其化瘀止血散结,故用于此。每次0.5g,每日2次。
  4.小金片(《中医外科学》)

  全方有破瘀通络,祛痰化湿,消肿止痛之功。原治流痰、瘰疬、瘿、岩、皮肤肿瘤等,因其功善破瘀通络消肿而用治本病。每次5片,每日3次。
  5.外敷
  生大黄粉以蜂蜜调成糊状外敷肿块处,功能消肿止血。主治导管内乳头状瘤。
  6.手术治疗 若服药疗效不佳,乳头溢血不止者,宜予手术。如年轻患者可考虑乳腺部分切除,并作病理检查;如年龄较大,可行单纯乳房切除术;如确诊已属癌变,应施行根除性手术。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本病的辨证,主要分清虚实及是否恶变。一般而言,乳头溢血鲜红,局部或可触及结块,压之胀痛,舌红或黯,脉弦者,属实证。若乳头溢血淡红或红黄夹杂,面色咣白,神疲乏力,舌淡脉细无力者,属虚证。若乳头溢血日久,呈混合性,乳房内出现肿块,质偏硬实,活动受限者,则应注意是否恶变,配合有关检查,以明确诊断。
  二、治疗原则
  本病传统的治疗方法以内治为主,辨证止衄为要,属肝经郁热者,宜疏肝理气,清泄肝火;属脾胃气虚者,宜健脾益气;属痰凝血瘀者,宜祛瘀化痰。若治疗无效,反复发作,或已怀疑或确诊癌变者,应及时手术治疗。
  三、分证论治
  1.肝经郁热证  

  (1)临床见证:乳头溢血鲜红或紫红,质稠,乳房胀痛,乳晕部或可触及结块,压之胀痛,平素性急易怒,胸闷嗳气,两胁胀闷,口苦咽干,尿黄,舌红赤或舌边尖红,苔薄黄。脉弦数。
  情志抑郁,肝失条达,肝气不舒,则性急易怒,两胁胀闷;郁而化火,热灼津伤,故口苦咽干,尿黄,舌红苔黄,脉弦数;肝火循经上扰于乳,血失潜藏,旁走横溢,则见衄于孔窍,色鲜红或紫红,质稠。
  (2)辨证依据:
  ①乳头衄血鲜红或紫红,乳房胀痛。
  ②性急易怒,口苦咽干,胸胁胀痛。
  ③舌红苔黄,脉弦数。
  (3)治法与方药:
  治法:疏肝理气,清泄肝火。
  ①柴胡清肝汤(《医宗金鉴》)
  组成:柴胡、生地、当归、赤芍、川芎、连翘、牛蒡子、黄芩、栀子、天花粉、甘草、防风。
  原治肝郁化热者。全方为疏肝理气解郁,清热泄火之剂。方中加入血分药,治其血热妄溢,热迫血窜,组方缜密。
  血色鲜红者,加大、小蓟。衄血量多者,加三七、仙鹤草。胸胁胀满者,加川楝子、郁金、延胡索。乳房肿块者,加炙山甲片、牡蛎、夏枯草、土贝母。
  ②清肝引经汤(《中医妇科学》1979年版)

  组成:当归、白芍、生地、丹皮、栀子、黄芩、川栋子、茜草、白茅根、牛膝、甘草。
  原治肝经郁火之经行吐衄。以其清肝泄火,凉血止血,引血下行,故对肝火之乳衄相宜。冀志芹等用此方加地榆、藕节、槐米等治疗行经乳衄取得良效。
  2.脾胃气虚证
  (1)临床见证:乳头内溢血淡红色,或红黄混杂之液体,质清稀,平素多思忧虑,面色咣白,神疲乏力,心悸少寐,纳呆便溏,舌淡苔薄白,脉细缓或沉弱无力。
  忧思日久,或饮食劳倦,伤及脾胃,运化失职,见面色咣白,神疲乏力,纳呆便溏,舌淡脉细无力;脾虚气弱,中州不振,统血无权,血循胃经,溢于孔窍而为衄,色淡质清稀。
  (2)辨证依据:
  ①乳头溢血,色淡,质稀薄。
  ②面色咣白,神疲懒言,纳呆便溏。
  ③舌淡,脉细无力。
  (3)治法与方药:
  治法:健脾益气,摄血止衄。
  ①归脾汤(《校注妇人良方》)
  组成:白术、茯神、黄芪、桂圆肉、酸枣仁、人参、木香、当归、远志、甘草、生姜、大枣。
  原治心脾两虚者。全方为补益之剂,健脾养心安神,脾气健,中州振,则运化、统摄复职;心血足,则心神志安;心脾两旺,虚羸自愈。
  临床运用常加茜草根、乌贼骨收敛止血。乳房有肿块者,加五灵脂、牡蛎、制南星、山慈菇。
  ②罗元恺验方(《新中医》1985{2):14)
  组成:白芍、柴胡、山药、首乌、川芎、海螵蛸、白及、怀牛膝、桑寄生、金樱子。
  主治肝脾不和、血失统摄之乳衄。方中“以白芍、柴胡疏肝气、柔肝,山药健脾,首乌、川芎养血,海螵蛸、白及固涩止血,怀牛膝引血下行,桑寄生、金樱子固肾养血”。对脾肾虚弱,肝气郁结之乳衄更宜。
  3.痰凝血瘀证
  (1)临床见证:乳头反复衄血不止,色黯红,质浓稠,乳房内可触及乳核结块,压之疼痛,乳房部静脉纡曲,胸膺胀闷,舌紫黯或有瘀斑,脉沉弦或涩滞。
  情志所伤,气机阻滞,或脾胃受伤,水湿不运,津液不化,聚而成痰,痰凝上焦,故胸膺胀闷,气机不舒,血滞不行,痰血交并,凝于乳络,而成乳核结块;血道受阻,血不循经,外溢而衄,反复不愈。
  (2)辨证依据:
  ①乳头溢血,色黯红,乳房内有结块,压之疼痛。
  ②胸膺胀闷,乳房部静脉纡曲。
  ③舌紫黯或有瘀斑,脉沉弦或涩滞。

  (3)治法与方药:
  治法:行气化痰,祛瘀止衄。
  膈下逐瘀汤(《医林改错》)
  组成: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枳壳、延胡索、五灵脂、丹皮、乌药、制香附、甘草。
  原治膈下血瘀气滞者。全方为理气活血化瘀之剂。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不行则血不活,瘀不化则气难调,气药血药共用,使气血两调,各安其分。临床常加贝母、三七加强软坚散结,化瘀止血之功。
  [其他疗法]
  一、针灸疗法
  (一)体针
  1.足三里、三阴交、合谷、太冲。
  2.膻中、少泽、乳根、太溪。
  3.照海、复溜、大敦、蠡沟。
  以上几组交替使用,重刺激,留针1O分钟,每曰1次,乳根穴患侧沿皮刺。
  (二)耳针
  在乳腺、肾、皮质下、内分泌等穴的压痛点上针刺,重刺激,留针20分钟,每日1次。
  二、饮食疗法
  1.白茅根30g,丹皮15g,牛膝3g,墨鱼200g。前3味洗净纱布包裹,加水与墨鱼同炖至熟软,去药包,加盐少许,食鱼饮汤。用于肝经郁火,肾精亏耗之乳衄。
  2.冬桑叶15g,苦丁茶5g,夏枯草15g。洗净煎水去渣,加冰糖适量代茶饮。用于肝经郁火之乳衄。
  [预防与调护]
  一、预防
  1.本病的发生和发展与情志失畅,肝郁气滞有关,因此宜注意和谐情志,稳定情绪,乐观开朗,愉悦心志,豁达大度,避免各种精神刺激,并注意劳逸结合。
  2.及时诊治,查明病因,警惕恶变,尤其是早期癌症。 、
  二、调护
  1.做好心理咨询及护理,配合治疗。
  2.饮食忌油炸炙博及刺激性食物,多食新鲜水果、蔬菜。
  [疗效判定]
  治愈:乳头溢血停止,瘤体消失。
  好转:乳头溢血减少,瘤体缩小。
  未愈:乳头溢血不减,瘤体增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