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期不产
平时月经周期规律,每28~30天来潮一次的妇女,妊娠逾期2周以上尚未临产者,称为“过期不产”。相当于西医学的过期妊娠。其发生率约占妊娠总数的5%一12%,围生儿死亡率约为足月分娩者的3倍,对母子危害大,并随孕周增加而增加。 早在《诸病源候论》中就有关于过期不产的论述:“过年不产,由挟寒冷宿血在胞而有胎,则冷血相搏,令胎不长,产不以时。若其胎在胞,……必过时乃产。”指出其病因病机乃寒、瘀。《女科经纶》曰:“然虽孕中失血,胎虽不堕,气血亦亏,多致逾月不产……俱是气血不足,胚胎难长故耳。凡十月之后未产者,当服大补气血之药以培养之,庶无分娩之患也。”指出了气血不足的病机及大补气血的治法,对后世治疗本病具有指导意义。 (主要病机] 主要机制是气血虚弱,无力送胎下行或气滞血瘀,阻碍胞胎下行,以致逾期不产。现代研究认为:本病发病原因尚不清楚,较多人认为可能与胎儿肾上腺皮质功能有关。下列情况易致过期妊娠:①无脑儿畸胎不合并羊水过多时,由于胎儿无下丘脑,使垂体一肾上腺轴的发育不良,由胎儿肾上腺皮质产生的肾上腺皮质激素及雌三醇的前身物质16a—OH—DHEAS缺乏,及小而不规则的胎头,不足以刺激子宫下段引起宫缩,孕周可长达45周。②胎盘缺乏硫酸酯酶,是一种罕见的X性连锁遗传病。③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④内源性前列腺素和雌二醇分泌不足而孕酮水平增高。 (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要点 (1)病史:超过预产期2周以上尚未临产者。应正确计算预产期:月经周期正常者,按末次月经推算预产期;月经周期不正常或叙不清者,可根据基础体温、早孕反应时间、早孕期妇科检查子宫大小、胎动时间、B超孕早期的胎囊大小和孕14--+20周时的胎头双顶径,对估计预产期都有帮助。此外,子宫符合足月妊娠大小,宫颈已成熟,羊水逐渐减少,孕妇体重不再增加或稍减轻应视为过期。 (2)临床表现:妊娠过期,神倦乏力,心烦不安,或时有腹痛阵作。 (3)检查:主要是胎儿胎盘功能检查: ①胎动计数:12小时内胎动累计数少于10次或逐日下降超过50%,而又不能恢复,应视为胎盘功能不良,胎儿有缺氧存在。 ②孕妇尿雌三醇(E。)含量及尿雌激素/肌酐(E/C)比值测定:因操作烦琐,E一测定已较少应用。现多改为孕妇任意尿测E/C值,若E/C~10或下降速度超过50%,就考虑胎盘功能减退。有学者认为E。值低多数合并血清铜含量低,提示血清铜含量可作为判断胎盘功能的指标之一。 ③胎心监护仪检测:NS了有反应提示胎儿无缺氧,NST无反应、CST出现晚期减速,提示胎儿缺氧。 ④B超监测:观察胎动、胎儿肌张力、呼吸运动及羊水量。羊水暗区<2cm应引起注意,<lcm胎儿危险。 ⑤羊膜镜:观察羊水颜色,了解胎儿是否因缺氧而有胎粪排出. (4)了解宫颈成熟度:预测引产是否成功,如Bishop评分>7分引产成功率高。 2.鉴别诊断 关键是确认妊娠是否真正过期,认真核实预产期.若平时月经周期不准,则按此推算出的预产期不可靠. (因、证、辨、治) 过期不产的主要病机是气血虚弱或气滞血瘀,以致妊娠过期。证候有虚有实,虚者多因气血虚弱,实者多因气滞血瘀.辨证主要根据伴随过期不产同时出现的兼证、舌、脉作出判断。治疗应按“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的原则,以调理气血,促胎娩出为治疗大法。如胎盘功能不良或胎儿有危险者,可行剖宫产术。 1.气血虚弱证 病因病机 素体气血虚弱,血虚则胞胎濡养不足,不能滑利;气虚则胞脉运行不畅,无力送胎下行,以致妊娠逾期不产。 主要证候 妊娠足月,逾期半月未产,头晕眼花,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心悸怔忡,面色苍白,舌淡嫩,脉细弱无力。 辨证依据 妊娠逾期半月无产兆。头晕乏力,气短懒言,心悸怔忡,面色苍白,舌淡嫩,脉细弱无力。 治法 益气养血,活血送胎。 方药 八珍汤(见“经行头痛”节)加香附、枳壳、牛膝。 若气虚甚者,酌加黄芪益气;血虚甚者,酌加枸杞子、制首乌、龟板滋阴养血,以利助胎下行。 2.气滞血瘀证 病因病机 素多抑郁,气机不畅,气滞则血瘀,胞脉阻滞,气血运行不畅,碍胎下行,以致逾期不产。 主要证候 妊娠足月,逾期半月未产,胸腹胀满不舒,烦躁易怒,下腹疼痛拒按,舌紫黯或有瘀点,脉弦涩有力。
辨证依据 妊娠逾期半月无产兆。胸腹胀满,烦躁易怒,下腹疼痛拒按,舌紫黯或有瘀点,脉弦涩有力。 治法 行气活血,促胎娩出。 方药 三黄引产方(《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3年第一期):当归、枳壳、川芎、红花、川牛膝、生大黄、生熟地、生蒲黄、冬葵子、龟板、黄芪、甘草。 据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当归、川芎、红花、生蒲黄、枳壳等均有收缩子宫作用.服后引产成功率明显增高。若兼有寒凝者酌加肉桂、吴茱萸以温阳散寒,情志不舒者加制香附、郁金,心烦易怒者加栀子、白芍。 (多种疗法] 1.效验方 (1)张氏助产汤:太子参、炙甘草、熟地、菟丝子、川牛膝、当归、川芎、红花、白术、枸杞子、枳壳、车前子. 功用:补气活血,滋养肝肾,缩宫催生。 适应证:过期妊娠。 (2)参芪启宫汤:生黄芪、潞党参、当归、怀牛膝、血余炭、川芎、炙龟板、王不留行子。 功用:益气活血,启动宫缩。 适应证:过期妊娠. (3)黄芪催生汤:黄芪、党参、白术、当归、川芎、生地、枳壳、怀牛膝、木通、甘草梢。 功用:益气催生,活血调妊。 适应证:过期妊娠. 2。针 灸 主穴:次髅(双).配穴;三阴交(双)、合谷(双). 手法;先刺次脏,用泻法,留针10分钟,再刺三阴交,用泻法,留针10分钟,最后刺合谷,用补法,留针工。分钟。2次/日,3日为一疗程,只用一疗程。 禁忌:胎盘功能不全、完全性前置胎盘、产前子痫、胎盘早剥等。 (中西医应急处理] 过期妊娠是影响围生儿发育与生存的病理妊娠,因此,一旦确诊即应及时运用中西医方法终止妊娠。如宫颈已成熟,可行人工破膜,经阴道分娩。如宫颈未成熟,缩宫素引产。如羊水过少、胎粪污染、巨大儿、胎窘时应剖宫产。产时要严密观察宫缩、胎心音变化、产程进展,积极处理产程阻滞,做好新生儿抢救准备。 (预防及护理] 1.加强宣教,使孕妇及家属认识过期妊娠的危害性。 2。定期产前检查,及时发现异常. 3。适时结束分娩。 4.做好新生儿抢救及护理工作,减少并发症. (疗效判断标准) 1.治 愈 催产成功,母婴安全无并发症。 2.好 转 诱发宫缩,但未能自然分娩。 3。未 愈 无宫缩。 (现代研究报道] 过期妊娠对孕妇尤其是对胎儿是一种潜在的威胁因素,随着优生优育的推广,人们越来越重视如何防止过期妊娠及其并发症,降低围生儿死亡率.中医中药防治过期妊娠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临床主要应用于中药引产、针刺催生、穴位贴敷加针灸催产、按摩腹壁预防过期妊娠等,但对于中药催产的机制研究欠深入,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1.临床研究 钱氏等对146例晚期高危妊娠(其中过期妊娠63例)采用中药(当归、川芎、生熟地、红花、冬葵子、生蒲黄、川牛膝、枳壳、龟板、党参、黄芪、甘草、生大黄)或中药加缩宫素的方法进行引产,总成功率为94.5%,而作为对比的缩宫素加雌三醇组与前列腺素加雌三醇组的引产成功率分别为79%及94.7%.分析表明;中药能促进宫颈成熟而提高引产效果,也能提高缩宫素引产的成功率,缩短引产时间,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姜氏等对84例过期妊娠利用中药(当归,党参,川芎,红花,川牛膝、坤草,柞木枝,鸡血藤)引产进行临床观察,引产成功67例,有效率79。7%,如配合人工剥膜效果更佳,与缩宫素比较,明显降低了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剖宫产率.陈氏等对启宫汤诱发宫缩疗效观察了69例,并与未服中药组进行对照,结果显效占46。37%,有效占40.58%,无效占13.04%。且治疗组产程明显缩短。 彭氏等用针刺治疗过期妊娠46例,取合谷、足三里、三阴交、太冲穴,有效39例,无效7例,王氏在古方“脱花散”的基础上加入几种具有催产下胎的药物,以酒醋调和贴敷神阙、涌泉并艾灸,且针刺次髂、三阴交、血海、秩边等穴,14例有效,2例无效,且无毒副作用。刘氏等认为按摩腹壁有助于先露下降,促进宫颈成熟,诱发临产,疗效满意. 2。实验研究 中药、针灸引产机制的初步研究表明:中药如红花、当归、川芎、留行子、牛膝、益母草能提高子宫肌肉兴奋性,对子宫平滑肌均有不同程度收缩作用。针刺也能促进子宫收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