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怎么就进入了这个班级,直到现在有时候想起来都不敢相信,有一种梦想成真的感觉。
与班里大部分的同学不一样的是,我没有找李老师看过病,在上这个班之前也没有看过李老师的书,是在跟李老师见过面之后才开始慢慢通过各方面去了解这个人的。不过,这并不影响现在我对李老师的喜欢。
对,就是喜欢。如果你问我为什么喜欢李老师,摩羯的我会给你分析一大堆原因:第一次见面时的熟悉和亲切,淡淡如水;讲课中的娓娓道来,不疾不徐;教学中的和蔼耐心,宽严结合;动作中的轻灵矫健,温文尔雅;诊疗时的成竹在胸,沉着冷静;高兴时孩子般的笑容,随心欢喜;还有随时能带来惊喜的强大知识量和客观认真的态度——这些特质让内心的欢喜渐渐地深入心扉,历久弥香。不过仔细想想,说到底喜欢本身其实是没有原因的,就是单纯的喜欢。李老师说,这个世界能够调心的只有心,只能是以心换心。这么说,也许就是李老师的整体气场就是我喜欢的气场,频率正好是能够让我谐振的频率,才能让我感觉李老师满足我所有对于老师的幻想,才能够让我有这个机缘在这个时段学习中医,感悟人生。
第一次师承班课程结束后我就发出感慨,李老师与之前见到的中医老师有些不太一样,李老师的中医授课不霸道,没有侵入性,却占据了心里最重要的位置,“用看似最朴素的话语讲述生命之道,就那样淡淡的飘进了我的心里,这个感觉让人安心,就是那种落地的踏实感”。那时的我实在不明白李老师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对于当时的我来说,这不符合逻辑啊。不过,在经过快一年的学习之后,对此我倒是有些感悟了。虽说还是不太明白李老师具体是怎么实现的,不过原理似乎就是“一气周流,土枢四象”。把握古典中医的核心,不断从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印证《四圣心源》的理论,就似运中焦、固正气的过程,当正气稳固之后再慢慢涉及舌象、药象、方剂等诊疗的各个方面,根据正气再处理通路上的问题,一圈圈的流通起来,到最后完成中医理论与治疗的“一气周流”。所以那些中医正气足的小伙伴们,有些已经在治疗上小有成绩也就可以理解了。李老师理论讲“一气周流”,诊疗按照“一气周流”,连授课风格都有“一气周流”的影子,可真是知行合一的典范。
不过这还不是全部。中医传承班,中医是核心,却不仅仅是唯一目的。我一直坚信,中医是一种生活方式,而这一年的学习又让我认识到“一气周流”是一种世界观。课程中,李老师用自己亲身的诊疗经历展示他循环往复的境界提升;课程外,李老师跟我们一起用宽容和柔润面对人生的各个方面,感悟人生的“一气周流”。同学们的进步不仅体现在对中医的体悟上,对疾病的认识上,对药物的理解上,还体现在同学们越来越光亮的面色上,越来越和谐的氛围里,越来越智慧的思考中。
我们感恩生命里遇到了李老师,感恩生命里遇到了彼此,也感恩自己愿意拿出生命体悟中医,体悟生命的质感与美好。
一年中,我说的最多的是感谢,听到最多的是珍惜,也许这也是全班同学的感受。李老师用行动带领我们体会中医的三观和生活方式,也希望我们都做小芽,能够在自己的生活领域把这样的精神传播开来,影响更多的人。作为一个将要踏上工作岗位的应届毕业生来说,我希望我能尽我最大努力,传承我所学,传播我所感,让更多有机缘的人有机会接触到“一气周流”的精髓。(好吧,我还没有自信说自己学到了精髓,还需要努力)
写到这里,耳机里传出来这样的歌词:Because of you, it’s all brand
new(因为你,世界是那么明亮而崭新)/ My life is now worthwhile (我的生命开始有意义)/I can’t
imagine me without you
(我无法想象没有你的日子)。这也算是外应吧,用这段歌词述说我跟中医和“一气周流”的缘分也还蛮贴切的。那我们就在这样的歌声里回忆总结,继续前行吧。
一期班学员 李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