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警惕身体发出的“中风信号”

 lq林祖祥 2015-01-15

    在中国每12秒就有1位中风新发患者,每21秒就有一人死于中风。而目前人们对脑中风的认识存在诸多误区,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路华教授提醒,超过80%的脑中风都是可以预防的,要警惕身体的异常状况,引起对脑中风筛查与防治的重视程度,并通过主动检查,有效的预防脑中风的发生。

  脑中风,学名脑卒中,又叫脑血管意外,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路华介绍,中风前期,身体会发出异常信号。如头晕,特别是突然发生的眩晕;头痛,与平日不同的头痛即头痛突然加重或由间断性头痛变为持续性剧烈头痛;肢体麻木,突然感到一侧脸部或手脚麻木;暂时的吐字不清或讲话不灵;出现嗜睡状态,即整天的昏昏欲睡;突然出现一时性视物不清或自觉前一片黑蒙,甚至一时性突然失明; 恶心呕吐或呃逆,或血压波动并伴有头晕、花、耳鸣等。以上这些症状可是单一出现,也可能合并出现。每一次出现都是一次警钟。因此,出现症状者一定及时到正规医院接受检查,并确定病因,及早接受治疗

  中风又可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针对不同的中风成因,应当尽早做好预防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发病可能。路华说,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可通过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主动地控制各种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控制血压、防治糖尿病、防治血脂异常、戒、戒酒、控制体重、合理饮食、体育锻炼、防治心脏病,一般年龄超过40岁的人群,建议加强对颈动脉狭窄的筛查;出血性脑卒,好比脑血管壁上吹起了一个小气球,一旦破裂,可导致严重颅内出血,顷刻间便有生命危险。因此,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患者或有家族病史的高危人群最好能定期进行体检筛查,切忌不要等到脑血管壁“气球”破裂再治疗,以免引发生命危险。

  路华认为,长期以来,脑中风一度被认为是老年人才容易罹患的疾病,可随着现代都市紧张忙碌的节奏,造成了许多年轻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进一步提升了中青年群体的中风发病率。养成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是预防中风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来源:昆明日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