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 介 [概述] 概念 凡睡眠中.上下牙齿自相磨切.嘎嘎作响.称为“齿介”,又名蚧齿,啮齿。 嘎齿。与现代医学的。夜间锉牙”相同。患者由于齿介的磨擦作用,往往造成牙齿缓慢地 渐进地缺失,叫“磨损”。齿介的磨损常见于牙齿的咬合面、切缘、邻面,也可表现在个 别或者比较多的牙齿上,甚至发生在全口的牙齿上。如不及时治理,可发生多种牙齿和 牙周病变。 [病因病理] 一、气血不足 机体气不足,脏腑经络,生理活动功能低弱,肌肤筋脉,运动失调, 夜间入睡后牙关控制失去平衡;而血虚则筋脉失去濡养,牙车生长发育及营养供给均受 影响。而今气与血两者皆虚,功能不健,风从内生,风性善动,故睡眠时产生齿蚧。 二、心火上炎 心主神明,心气和平则人体各方面生理功能平衡,精神、意识、思 维、活动、睡眠均正常,而心阴不足,心火旺盛,上扰神明则夜睡不宁,牙关躁动.而 齿;介不断。 三、胃腑积热 恣食肥甘厚味,胃腑积热,胃属阳明,牙床属胃,火热循经上犯, 邪滞牙车经脉,热极生风,风性好动,故生齿骱;且胃腑积热,耗伤形气,渐成积滞, 消化吸收功能减弱,久积成疳,诸虫寄生,夜间虫动,引起牙车肌肉痉挛而出现齿介。 [临床诊断] 症状:患者多见夜睡不宁、易醒、多梦、心烦、或腹胀腹痛,每当熟睡后上下牙齿 自相磨切,嘎嘎有声,醒后自止,牙齿早期可无感觉,慢慢渐觉牙齿酸痛.对冷、热、 酸、甜的刺激发生痠痛感,牙齿松动,咀嚼无力,齿蚧日久,失于治理,则兼见各种牙 病的症状,如牙痛、牙痈,牙疳、牙瘘等等。 检查:患者齿蚧,早期除夜间锉牙外,无其他异常,当齿介日久,牙齿磨损日渐严 重时,可见牙尖上出现一些小而光亮的平面,之后这些平面逐渐扩展,牙尖渐被磨平,继 而釉质消失,牙本质露出。再发展磨损接近或已磨穿牙髓时,.可使牙髓发生变性,出现 红,肿,发热,甚至坏死。严重时颞颊关节功能均受影响,附近爨核肿大、压痛。 [辨证施治] . 一、辨证 1.气血不足 证候:患者面色苍白,畏寒倦怠,头晕眼花.心悸气短,手足麻木、舌质淡.舌苔 薄白,脉微细。牙齿排列紊乱,或牙齿脱落过多。或见牙齿松动,咀嚼无力,夜睡间断 性磨牙。检查可见一般牙尖磨损为主,出现一些小而光亮的平面,平时无不适,或只有 轻微痪痛感。 病机分析:平素血气不足,机体正常活动功能减弱,故表现出一派气虚血弱之证, 如面色咣白,畏寒倦怠,头晕眼花,心悸气短,手足麻木,舌淡、苔白,脉细等;由于 牙齿营养供应缺乏,生长发育不良,故牙齿排列紊乱;精髓不足,骨质脆弱,故牙齿松 动,咀嚼无力,牙齿脱落过多;肌肤筋脉失养,睡后抗邪力弱,风邪乘虚而袭,故夜睡 磨牙;磨损只在牙尖时,则可无不适感或只有轻微痠痛. , 2.心火上炎 证候:患者每觉夜睡不宁,多梦、烦躁,或梦语,夜睡磨牙较剧,.口舌咽干,舌质 红,或舌上生疮,少便短赤,脉数。牙齿感觉痰痛,酸、甜、冷、热刺激时疼痛加剧, 检查可见牙尖被磨平,牙本质外露,釉质消失。 病机分析:心主神明,心阴不足.心火上炎.神明受扰故夜睡不宁、多梦、烦躁, 火动心宫则梦语.且火性迫烈故齿龄较剧,舌为心之苗,心火上炎则舌红,口干;心主 血,血热海上攻.故为口舌生疮;心移热于小肠则小便短赤刺痛;牙齿磨切曰久,损害 牙体严重,故牙本质暴露,牙釉质消失。 3.胃腑积热 证候:患者消谷善饥,腹胀,便秘.口涡欲饮,小便赤,舌质红,苔黄,脉数。如 有寄生虫者则腹痛,纳呆,毛发干涸,面黄肌瘦.大便排虫,磨牙较剧,牙齿损害较重, 有自发性疼痛,食物嵌塞,往往兼见牙龈及牙周其他牙病出现。. 病机分析:胃属阳明,胃腑热盛,则消谷善饥,腹胀、便秘,为阳明腑实之证;津 液受灼,则口渴欲饮,小便黄赤,胃腑积热,日久成疳,耗伤形气,消化吸收功能不健 故面黄肌瘦,毛发干涸,纳呆;虫体夜间躁动刺激肠道,则腹痛夜睡不宁;牙床属胃, 火热上扰牙车而致牙齿磨动不止;由于牙齿磨损严重,不但牙尖被磨去,牙本质露出, 而且牙髓腔也被磨穿,故见自发性疼痛,食物嵌塞现象;牙齿已全无保护,各种邪毒直 接侵犯,故可兼见牙龈及牙周的各种疾患。 二、治疗 . (一)内治法 1。气血不足 治则:益气养血。 方药:八珍汤。方中以党参、熟地为主,甘温益气养血,辅以茯苓、白术健脾燥: 湿,当归,白芍养血和营,更用炙甘草和中益气,川芎活血行气,共为佐药。使以生姜、 .大枣调和脾胃之气,各药合用以气血双补,使机体各种功能改善,营养增加,恢复牙齿. 的磨损。如久病体虚,心悸气短明显,虚烦不眠,磨牙不断者, 以炙甘草汤主之。方中 以炙甘草甘温益气.缓急养心为主,配党参、次枣益气补脾,生地、麦冬.麻仁、阿胶 甘润之品,滋养阴血为辅。佐以辛温的桂枝、生姜、温阳通脉,使气血流通.牙床缺损 得以恢复。 2.心火上炎 治则:清泻心火。 方药:泻心导赤汤。方中生地凉血养阴,木通降火利水,甘草梢清热导火,通淋上 痛,黄连泻心火而解毒,灯心草利水通淋,清心除烦,合用能清泻心火.泄热利水通淋, 使神明安静,磨牙、口疮,舌痛尽除。如心火炽盛较重,三焦积热,磨牙不止,目赤生 疮等症,可用泻心汤,泻火解毒,燥湿泄热。 3.胃腑积热. 治则:清胃泻火。 方药:清胃汤。方中以石膏平胃热.除烦止渴.以治胃腑积热火气上攻之齿骱,更 有黄连直折胃腑之火,又以生地、丹皮、凉血清热;升麻散火解毒;黄芩开膈清肠。合 用对胃热伤津, 口干、口臭,磨牙严重,龈肉肿痛,甚至牙髓坏死,变生其他牙病均有 疗效。如发现腹痛.排虫,面有虫斑者,成人可用化虫丸,方中铅粉杀虫之力最大,毒. 性亦大,宜慎用,不宜久服,驱虫后即停药。幼儿可用肥儿丸,以杀虫消疳。如属体虚, 上热下寒.脏冷蛔动不安而致齿筋者,可用乌梅汤,以温脏补虚安蚘。 (二)外治法 如睡中齿骱不断,宜用羌活散睡前含漱,以祛风健齿止介;亦可用升 麻散漱口,以祛风活血止痛。如确因齿筋磨损严重,出现其他牙疾,可结合现代医学进 行根治,如对牙本质暴露而敏感者,应作本质脱敏治疗,点状敏感区,且数目不多者, 可作充填治疗;不均匀的磨损需进行调酚.磨去咀嚼时能引起软组织创伤的尖锐牙尖及 锋利牙缘; 因牙齿缺失而引起其他牙齿负担过重者,应修复缺牙;邻面磨损已经造成食 物嵌塞者,应恢复正常的接触关系,牙髓或根尖周已有病变者,应进行牙髓病治疗;磨 损过重且有颞颌关节综合症状者,应作矫形治疗。 (三)针刺疗法 取合谷、颊车、风池、下关穴。上述穴位的选用,对风邪外袭经 络,郁于朋明而化火,火邪循经上炎而发齿骱者尤效。如有寄生虫者,取足三里、四缝、 商丘等穴。足三里为阳明之合.可扶土以补中气;商丘为脾经的经穴,能健脾而化积消 滞;四缝为奇穴,刺出黄水是治疗疳疾的经验效穴。 [转归及预后] 齿介如能对症治疗,大部分可痊愈。如日久失治,牙齿磨损缺失严重,牙尖、牙本 质、牙髓均受损害,会导致牙痛、牙宣、牙痈、牙疳等多种兼病,甚至影响颢颌关节功 能。 [预防及护理] ]、消除一切生活不良习惯,如嗜烟.酒,浓茶等.以使身心健康,减少刺激.特别 缍前要保持精神安静,减少夜间挫牙。 2.注意口腔卫生,增加营养,适当锻炼身体,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3.齿介出现后要及时治疗本病,也要治疗因牙齿磨损而造成的其他牙疾。 4。有寄生虫的患者,根据身体情况选用适当的驱虫药,预防齿介发生。 [文献资料分析] 历代医著对齿断记载不多,故文献资料分析可参阅历史源流部分。 [小结] 齿骱又名断齿,睡中上下牙齿自相磨切。即今称“夜间锉牙”其病因多为气血不足, 风邪乘熟睡而直犯牙车;或胃腑积热,循阳明经上扰牙床.或肠胃积热成疳,虫动而引 至牙关筋脉痉挛而生磨动;亦可因心火上炎,神明不宁,即今说神经衰弱而磨牙不止者。 其表现症状,最大特点是夜间牙齿锉动。具体辨证分型如文中所述加以处理。唯值得注 意者,齿断往往等间视之,造成牙齿磨损曰渐加剧,而产生各种牙病,影响身体健康, 故及时治疗本病是非常重要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