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的、地、得用法口诀

 白水清风 2015-01-16

 

的、地、得用法的儿歌

 

要记住的地得的用法可能不太容易,

下面的儿歌也许对孩子们有帮助。
的地得,不一样,用法分别记心上
 

 

左边白,右边勺,名词跟在后面跑。
美丽的花儿绽笑脸,青青的草儿弯下腰,
清清的河水向东流,蓝蓝的天上白云飘,
暖暖的风儿轻轻吹,绿绿的树叶把头摇,
小小的鱼儿水中游,红红的太阳当空照
 

 

左边土,右边也,地字站在动词前。
认真地做操不马虎,专心地上课不大意,
大声地朗读不害羞,从容地走路不着急,
痛快地玩耍来放松,用心地思考解难题,
勤奋地学习要积极,辛勤地劳动花力气
 

 

左边两人就是得,形容词前要用得。
兔子兔子跑得快,乌龟乌龟爬得慢,
青青竹子长得快,参天大树长得慢,
清晨锻炼起得早,加班加点睡得晚,
欢乐时光过得快,考试题目出得难

 

歌诀二

名词前面是“白勺”
动词跟着“土也”跑
形动后补“双人”到
默记五遍脑开窍



以上几种用法,可以写成下面的公式:

修饰限制+“的”+名词
修饰限制+“地”+动词
动词(形容词)+“得”+补充说明

 

“的、地、得”如何用

  1. 1

    “的”后面跟的都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或词语,如:敬爱的总理、慈祥的老人、戴帽子的男孩、珍贵的教科书、鸟的天堂、伟大的祖国、有趣的情节、优雅的环境、可疑的情况、团结友爱的集体、他的妈妈、可爱的花儿、谁的橡皮、清清的河水......

  2. 2

    “地”后面跟的都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如:高声地喊、愉快地唱、拼命地逃、疯狂地咒骂、严密地注视、一次又一次地握手、迅速地包围、沙沙地直响、斩钉截铁地说、从容不迫地申述、用力地踢、仔细地看、开心地笑笑......”

  3. 3
    “得”前面跟的多数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后面跟的都是形容事物状态的词或词语,表示怎么怎么样的,如:走得很快、踩得稀烂、疼得直叫唤、瘦得皮包骨头、红得发紫、气得双脚直跳、理解得十分深刻、乐得合不拢嘴、惊讶得目瞪口呆、大得很、扫得真干净、笑得多甜啊......

“的、地、得”的用法补充

  1. 1

    如果“de”的后面是“很、真、太”等这些词,十有八九用“得”。

  2. 2

    有一种情况,如“他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这句话里,后面的“一蹦三尺高”虽然是表示动作的,但是它是来形容“高兴”的程度的,所以也应该用“得”。

    END

总结

  1. 1

    “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修饰、限制的词语+的+名词。

  2. 2

    “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方式一般为:修饰、限制的词语+地+动词。

  3. 3
    “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形容词)+得+补充、说明的词语。

  4. 整理了一篇“的、地、得”的用法
    1、的——结构形式一般为:形容词、名词(代词)+的+名词。
    用来修饰名词,用在修饰或限制人或事物的时候,中心词都在后面,都是名词性的。如:

    ①颐和园(名词)的湖光山色(主语)美不胜收。

    ②她是一位性格开朗的女子(名词,宾语)。

    敬爱的总理、慈祥的老人、戴帽子的男孩、珍贵的教科书、鸟的天堂、伟大的祖国、有趣的情节、优雅的环境、可疑的情况、助人为乐的小红、团结友爱的集体。

    2、地——结构方式一般为:形容词(副词)+地+动词(形容词)。
    用来修饰动词,描绘或限制某种动作、性状的时候,往往用 “地”连接。如:

    ③她愉快(形容词)地接受(动词,谓语)了这件礼物。

    ④天渐渐(时间副词)地冷(形容词,谓语)起来。

    高声地喊、愉快地唱、拼命地逃、疯狂地咒骂、严密地注视、一次又一次地握手、迅速地包围、沙沙地直响、斩钉截铁地说、从容不迫地申述、愉快地学习、目不转睛地望着、认真地读书。

    3、得——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形容词)+得+副词。一般用来修饰形容词, 中心词都在前边,而且都是表示动作或性状的词语,“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如:

    ⑤他们玩(动词,谓语)得真痛快(补语)。

    ⑥她红(形容词,谓语)得发紫(补语)。

    走得很快、踩得稀烂、疼得直叫唤、瘦得皮包骨头、红得发紫、气得双脚直跳、理解得十分深刻、乐得合不拢嘴、惊讶得目瞪口呆、大得很、考得好、飞得高、兴奋得失眠了、长得很酷。
    以上几种用法,可以写成下面的公式:
     修饰限制+的+名词
     修饰限制+地+动词
      动词(形容词)+得+补充说明

  5.  
  6. “的、地、得”的用法

      从汉语言文学的语法来解释。 
      “的”是通用的,可以作为的、地、得的替代语,日常都可以通用。 
      严格来说,上述三字是组成语句的短语(词组)的虚词之一。 
      “的”常用在介宾词组,表达一种描述后的结果,通常用在名词、形容词后。例如,我们的祖国,强大的祖国,漂亮的姑娘...... 
      “地”常用在动宾词组,也是一种描述的后果,通常用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例如,部队在快速地推进、同志们紧张地开始工作......  
      “得”常常表示一种后果,常出现在动补词组,表示一种状态,一种结果,通常用在动词后,作为动补状语出现。例如,高兴得跳起来,打得你一佛出世二佛升天...... 

      的、地、得用法小析

      “的”后面跟的都是名词,如“他的妈妈,可爱的花儿,谁的橡皮,清清的河水......”

      “地”后面跟的都是表示动作的词,如“用力地踢,仔细地看,开心地笑笑......”

      “得”前面跟的多数是动词,后面跟的都是形容词,表示怎么怎么样的,如“扫得真干净,笑得多甜啊......”

      补充两点:1、如果“de”的后面是“很、真、太”等这些词,十有八九用“得”。

      2、有一种情况,如“他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这句话里,后面的“一蹦三尺高”虽然是表示动作的,但是它是来形容“高兴”的程度的,所以也应该用“得”。

      分析例句,明确用法

      这里有一组含有“的”、“地”、“得”的例句如下:

      1. 蔚蓝色的海洋,波涛汹涌,无边无际。

      2. 向日葵在微风中向我们轻轻地点头微笑。

      3. 小明在海安儿童公园玩得很开心。

      总结:“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形容词(代词)+的+名词;“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方式一般为:副词+地+动词;“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得+副词。

      结合来稿中的实例,谈谈“的、地、得”的用法。

      一、“的、地、得”的基本概念

      1、“的、地、得”的相同之处。

      “的、地、得”是现代汉语中高频度使用的三个结构助词,都起着连接作用;它们在普通话中都读轻声“de”,没有语音上的区别。

      2、“的、地、得”的不同之处。

      吕叔湘、朱德熙所著《语法修辞讲话》认为“的”兼职过多,负担过重,而力主“的、地、得”严格分工。50 年代以来的诸多现代汉语论著和教材,一般也持这一主张。从书面语中的使用情况看,“的”与“地”、“得”的分工日趋明确,特别是在逻辑性很强的论述性、说明性语言中,如法律条款、学术论著、外文译著、教科书等,更是将“的”与“地”、“得”分用。

      “的、地、得”在普通话里都读轻声“de”,但在书面语中有必要写成三个不同的字:在定语后面写作“的”,在状语后面写作“地”,在补语前写作“得”。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使书面语言精确化。

      二、“的、地、得”的用法

      1、的——定语的标记,一般用在主语和宾语的前面。“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形容词、名词(代词)+的+名词。如:

      ①颐和园(名词)的湖光山色(主语)美不胜收。

      ②她是一位性格开朗的女子(名词,宾语)。

      2、地——状语的标记,一般用在谓语(动词、形容词)前面。“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方式一般为:形容词(副词)+地+动词(形容词)。如:

      ③她愉快(形容词)地接受(动词,谓语)了这件礼物。

      ④天渐渐(时间副词)地冷(形容词,谓语)起来。

      3、得——补语的标记,一般用在谓语后面。“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形容词)+得+副词。如:

      ⑤他们玩(动词,谓语)得真痛快(补语)。

      ⑥她红(形容词,谓语)得发紫(补语)。

      三、“的、地、得”用法的常见错误

      一般而言,在特约记者和通讯员来稿中常见的“的、地、得”用法错误,主要表现在该用“地”、 “得”的地方全部用了“的”。如:

      ① 这两年,该公司的职工不断的(地)转变观念。

      我们说“地”是状语的标记,用在谓语的前面。此例中主语是“职工”,谓语是“转变”。很显然,用“的”是错误的,应该用“地”。

      ②该项目不仅创下了该公司单项工程总产值之最,更为重要的是成功的(地)闯进了上海的国际石油化工项目建设市场,踏上了一个更高的平台。

      这个例句虽然比较长,但谓语“成功”前的“的”明显用错了,应该改为“地”。

      ③各项安全工作做得很到位,安全防范措施都落实的(得)很好。

      补语一般回答“怎么样”的问题,前面一句回答“做”得怎么样,用了“得”

      ,很对;可接下来回答“落实”得怎么样问题时,作者却用了“的”。这个错误非常明显,可惜作者没有发现,正确的用法应该是“得”。

      ④身体更不敢碰到被太阳炙烤的(得)滚烫的铁车梯。

      如果我们问“炙烤”得怎么样,就知道例句里用错了,应该用“得”。

      “的”还有其他的用法,比如——这个东西是谁的?我的。这里“的”是代词,不是我们这里要讨论的对象,就不再赘言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