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源协和与冠昊生物的对比分析_冠昊生物吧(300238)股吧_东方财富网股吧

 舍舌 2015-01-16
  中源协和与冠昊生物的对比分析

  中源协和强势反弹,股价临近前期高点,说明市场没有抛弃生物医学这个行业,冠昊生物作为该行业的一个稀缺品种,迟早会有表现的机会。

  一、干细胞:中源协和与冠昊生物谁是王者?

  二者同属于生物医学领域,中源协和以干细胞为主业,开始涉足基因行业,冠昊以再生医学为主业,开始涉足细胞治疗、细胞存储,并拓展干细胞领域。

  单纯从干细胞这一领域的产业化水平来看,中源协和涉足较早,当前已经到达产业化的大门前,而冠昊涉足较晚,当前还处于试验室成果阶段,离产业化还比较遥远,炒干细胞概念,中源协和是主流,冠昊是支流。

  如果论干细胞的发展前景,中源协和与冠昊生物谁是王者,现在还难下定论。中源协和的技术团队是吴祖泽院士及其门生,吴祖泽今年已经八十岁,其科技创新能力显然已经不足,但其门生陈虎今年因干细胞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是其实力的证明;冠昊的技术团队是北大生命科学院的邓宏魁团队,邓的研究成果上了《新闻联播》,是2013年科技部与CCTV共同评选的年度创新人物,2014年获得谈家桢生物奖,邓本人是《细胞》杂志的两名中国编委之一(中国人入选的编委前后共有四人),邓团队与吴团队的PK结果,决定了未来中源协和与冠昊生物在中国干细胞领域的王者地位。

  二、未来数年,中源协和与冠昊生物谁的盈利能力更强?

  冠昊生物当前的竞争优势在于再生医学,当前的原创技术核心是人体组织再生技术,这个领域从医学的革命性而言,没有干细胞影响力大,但是与干细胞比较,它的技术已经成熟,已经进入市场,并不断的扩展。未来三年(2015-2017),冠昊的再生医学产品从已有的脑膜、胸膜、护创膜,发展为rufang组织补片、人工角膜、透明质酸,因此冠昊真正的业绩拐点从2015年出现,将为公司带来成倍的利润空间。

  免役细胞存储与细胞治疗是引进技术,引进技术从2015年开始将给公司带来很大的利润,这一点勿庸置疑,但从长远看,公司能否将细胞治疗技术与人体再生技术结合,形成创新产品,对公司才更具有实质意义。关于细胞存储的商业利益,可以简单的加以推导,当前免役细胞存储的产能是2000-3000份,2015年六月底将扩展至10倍,从公司的扩展计划看,3000份存储有保障,在从公司的定价看,首次股东优惠价是6万元,市场定价是10万元,我们将首次优惠价视为综合成本价,将2015年实际存储价定为9万元,则每份获利为3万元,将2015年实际存储份数设为3000份,则全年此项业务获利为9000万元,是2014年全部净利的约2倍。如果考虑脑膜、胸膜、护创膜自身的增长约为30%,rufang组织补片和ACI贡献利润总和带来业绩20-70%的增长,则2015年的业绩增长有望实现250%-300%。2016年加入盈利的项目将是人工角膜,2017年加入盈利项目的将是透明质酸,因此可以推定2015-2017年公司的业绩将保持快速增长。

  而干细胞领域,将会有一些应用成果处于转化阶段,形成良好的发展预期。

  再看中源协和,干细胞领域仍将处于高投入期,基因领域还只是刚刚开始,所以公司仍未到达业绩拐点,由于干细胞存储的数量可能稳定增加,因此公司业绩将保持两位数的稳定增长,离爆发期还有较长的距离。

  中源协和2014年的巨大增长,是因为2013年的基数太低,2014年的全年净利只有3700万,远低于冠昊业绩预告的4,869万元–5,680万元的下限,因此在未来三年,随着冠昊的业绩拐点出现,中源协和与冠昊的盈利能力的差距将越拉越大。

  三、中源协和与冠昊生物的扩张模式有很大的不同。

  中源协和的大股东是李德福,靠房地产起家,资金实力雄厚,是投资界的一位大佬,在资本市场上能够呼风唤雨,并购的方式是直接买入其他相关公司。

  冠昊的大股东是双子星座——朱卫平与徐国风,与李德福比较,他们的资本实力要弱得多,因此在资本市场上,冠昊显然要比中源协和低调得多。他们组建北大冠昊,必须靠卖出股票来换取资金,可见其资金实力远不如李德福。为此,冠昊的扩展模式是技术合作,而不是买进公司,与北大是技术合作,与鑫品生医是技术合作,与澳洲公司也是技术合作。

  技术合作的前提是自己有独家宝贝能吸引人,冠昊的独家宝贝就是再生技术。技术合作显然比买进公司的压力大,买进公司可以有对赌协议,而技术合作却要完全承担项目风险,有不确定性。但技术合作也有技术合作的好处,就是技术融合,能够创新更多的新技术。

  中源协和比冠昊更有资金优势,冠昊比中源协和更有独到的技术优势。中源协和至今并无垄断性的自有原创技术,在国际干细胞领域,他不是先行者,他要花钱买技术,而冠昊在国际再生领域却是先行者,所以冠昊的核心竞争力要比中源协和更强。

  四、领导人能力对比。

  李德福用一句就可以概括了,他是一个有钱的资本家。

  朱卫平是一个钱少的资本家,海归,比李德福钱少,但更有国际化视野。

  徐国风是一个技术专家,掌握独门技术,对行业发展有独到的技术敏感性。

  李德福是一个男高音独唱家,朱卫平与徐国风则是一个年轻资本家加技术专家的二人组合,前者气场强大,但有将事业当投资之嫌,后者专注于技术成长,从长远的竞争力看,冠昊应当优于中源协和。

  五、中源协和的高歌猛进与冠昊的熊态尽显的原因探析。

  冠昊当前市值仅有62亿,中源协和的市值却有170亿,冠昊2014年的盈利为4,869万元–5,680万元,中源协和2014年的盈利为:3,700万元,可以预见2015年冠昊将高速增长,中源协和将中速增长,这种巨大的反差是投机资金推动的结果,并非是两家公司的真实的投资价值。

  如果说中源协和的股价是合理的,那么冠昊就被显著低估,如果冠昊的股价是合理的,那么中源协和的股价就显著高估。

  从长期看,股价是公司内在价值的反映,从中短期看,股价是资金投机的结果。从券商股来看,中信证券是高盛的市盈率的四倍,而中国生物股与美股同类公司比较却大致相当或显著低于美股,这显然是两个市场的风格偏好不同。

  当前的中源协和的市盈率高达311,冠昊的市盈率高达140,对这两家公司市场都是在炒预期,炒概念,从中短期看,中源协和沾了干细胞概念的光更多一些,中源协和可以两融,炒作收益也能比冠昊更放大一些,但是从长期投资看,冠昊的业绩释放来得更快一些,独门技术的垄断性无人可及,基础更扎实一些。由于冠昊生物的流通盘较小,如果扣除大股东的稳定盘,流通盘就更小,因此也不排除机构坐庄的可能,股价存在人为压制的因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