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才女列传】中国最早的女诗人——许穆夫人

 瀞舒凝兰 2015-01-17





公元前660年,卫懿公因爱鹤被北狄攻陷了国都朝歌,当时国际社会霸主是齐桓公姜小白,他还未来得及救援,卫国就溃败了。但齐桓公仍为卫国的五千余名残民,在东方四十公里的漕邑(河南滑县),另筑了一个新都,公子申为卫戴公。

  在卫国生死存亡之际,有一女子挺身而出,大声疾呼,为卫国免于灭亡立下功勋。

  她就是文学史上公认的“中国最早的女诗人”——许穆夫人。


  《中国通史·妇女》中认为:“《诗·国风》里有不少歌咏妇女的诗,也可能有不少为妇女自己所做。但一直到现在,可确认女作者姓名的诗,以许穆夫人所赋《载驰》为唯一的诗篇。如单以做诗的时间而论,许穆夫人的《载驰》要比屈原的《离骚》早三百几十年。”

  有些资料称,她比西方第一个女诗人萨福还要早。萨福生长在从“口传”到“信史”过渡的时代,约略推算,生卒在公元前630年~公元前612年(较多沿用)之间,许穆夫人生卒无考,从公元前660年她已参与国际社会政治活动来看,此时已婚,她比萨福大几十岁是没问题的。说她是世界范围内最早的女诗人,也是对的。

  西汉末年,刘向编《古列女传》,专为许穆夫人立传,盛赞其“慈惠而远识”。


  《竹竿》见证无忧少女

  许穆夫人不姓许,姓姬,名不详。公元前690年出生于春秋时期卫国都城朝歌(今河南省淇县)。长大后嫁给许国许穆公,故称许穆夫人。许穆夫人身世复杂,一般公认的说法,许穆夫人是卫宣公孙女,卫戴公、卫文公之妹。

  许穆夫人的姨齐文姜和母亲齐宣姜是春秋时齐国著名的“姐妹花”。齐文姜和自己的哥哥齐襄公乱伦,导致丈夫鲁桓公被谋杀,但后来她帮助儿子治理国政,表现出很高的政治军事才能。

  许穆夫人的母亲齐宣姜,本来许的是卫宣公的儿子姬伋,卫宣公听说她是个大美人,在淇河边建了个新台,把儿媳妇娶来当成了自己的媳妇,还生了两个孩子,之后引发了宫廷血案。《诗经》中的《新台》讲了这事。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用了约两千字的篇幅讲“卫国新台丑闻”,他认为“这件事之所以重要,在于它说明,多妻制度下的中国宫廷,是一个黑暗的、人性沦丧的毒蛇穴窟”。

  倒霉的齐宣姜在卫宣公死后,又被齐襄公(她娘家兄弟)逼着再嫁给卫宣公的庶子昭伯顽。

  这事后世看着奇怪,当时也显得很出格。《左传》记载“(昭伯顽)不可,强之”。是说男方不同意,但女方的态度未交代,估计也不太乐意。

  不过他俩竟然一口气生了五个儿女:齐子、卫戴公、卫文公、宋桓夫人、许穆夫人。

  这种家世背景,会影响许穆夫人一生。

  部分专家认为,《诗经》中除《载驰》外,另外两首署名为无名氏的“卫女思归”之作——《竹竿》、《泉水》都是许穆夫人的作品。

  三首诗,如同人生三部曲,相对完整勾勒出许穆夫人(或更多卫女)生活的场景来。

  她(或更多卫女)在卫都朝歌长大,读书习文,在城郊骑马射箭,在淇水边垂钓荡舟,在青山绿水间自由生长。这些在她后来回忆少女生活的《竹竿》诗中,都有所披露:

  籊籊竹竿,以钓于淇。

  岂不尔思?远莫致之。

  泉源在左,淇水在右。

  女子有行,远兄弟父母。

  淇水在右,泉源在左。

  巧笑之誾,佩玉之傩。

  淇水滺滺,桧楫松舟。

  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翻译过来就是:钓鱼竹竿细又长,儿时垂钓淇水旁。少女时光怎能忘,路远无法回故乡。汩汩肥泉于左方,哗哗淇水流右方。女大当嫁要出门,远别了兄弟和爹娘。

  淇水潺潺在右方。肥泉汩汩在左边淌。明眸皓齿一女郎,身上环佩响叮当。淇河水欢快地流淌,驾小舟划双桨。顺水漂流到远方,消散我胸中的忧伤。


  《泉水》流淌忧国情怀

  复杂的家庭背景,决定了许穆夫人不会像普通女孩那样天真单纯。

  到了该出嫁时,她了解国与国之间的政治性联姻,情愿把自己当作政治的贡品。

  燕昭安说:“当时许国(今河南许昌一带)和齐国(今山东东北部,都城临淄)都来求婚,许穆夫人想嫁到齐国去,因为齐国离卫国又近又强大,许国太弱小。她颇有远见的主张未被采纳,还是嫁到了许国,成为许穆公的夫人,后世称之为许穆夫人。”

  许穆夫人很容易让人想起《红楼梦》中的探春,她嫁到许国后,就像探春时刻忧心贾府的命运一样,也时刻惦念卫国。当时卫懿公已经当政,人民怨声载道。《泉水》就是在这样的状态下写成的:


  毖彼泉水,亦流于淇。

  有怀于卫,靡日不思。

  娈彼诸姬,聊于之谋。


  意思是泉水流入淇水中,对卫国故土没有一天不想念。那些美丽的姬姓姐妹,先和她们商量商量怎么办。

  接着女诗人又回忆了出嫁时经过泲水、干地的情景:

  出宿于泲,饮饯于祢。

  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

  问我诸姑,遂及伯姊。

  出宿于干,饮饯于言。

  载脂载辖,还车言迈。

  遄臻于卫,不瑕有害?

  意思是出来寄宿在泲地,喝饯行酒在叫祢的地方。女孩子出嫁,远离了父母兄弟。告别了我的各位姑母,然后是大姐。

  出来寄宿在干地,喝饯行酒在叫言的地方。给车轴涂上油呀安上键,调转车头往回走。迅速到达卫国,该不会有什么不好?

  最后女诗人说:

  我思肥泉,兹之永叹。

  思须与漕,我心悠悠。

  驾车出游,以写我忧。


  意思是:我思念肥泉,更加长叹。思念须地和漕地,我心忧伤。驾起车出游,以排遣我心中的忧伤。《泉水》和《竹竿》表达的都是出嫁后的许穆夫人(或更多卫女),思念故国父母而不能回去,十分苦闷的心情,但细微的意旨又有不同。《竹竿》是思慕故国的风景人物以及当年的游钓之处,而《泉水》则是直伤卫国国事,深切地为归卫作筹谋,感情和行为上都更进了一层。

  许穆夫人(或更多卫女)为何会有这么浓重的故园之思呢?

  自周初开始,周密的宗族血亲制度便占了中国社会生活的统治地位,这种被美学家李泽厚先生称为“清醒的现实理性”的制度,使得人们一旦离开故国家园,便成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形成了国人与生俱来的思乡情结。明白了这一点,才能明了《竹竿》和《泉水》中那种美丽、甜蜜、欢欣、痛苦交织在一起的浓郁醇烈的乡愁,而故乡的一水一木,如此触及内心最柔软的一隅。


  《载驰》激荡图存救亡



  不出许穆夫人所料,卫国到底让卫懿公搞垮了。

  卫戴公(许穆夫人的亲哥哥)在漕邑建了新都,不久戴公也死了,卫国人又立文公(也是她的亲哥哥),国势仍危。

  卫国的巨大变故,使许穆夫人悲痛欲绝,她向丈夫许穆公提出援卫要求。许国君臣怕得罪狄人,只派使者到卫国吊唁戴公。一切正应了她当年的预见,许国弱小,不能依靠。

  作为一个女人,她该怎么办呢?

  许穆夫人带着随嫁的姬姓姐妹,毅然驾车奔卫,共赴国难。

  可是她胆小的丈夫怕惹火烧身,不准她去,还派了一群大夫在后面驾车追赶阻止。

  许穆夫人悲愤之下,遂写下流传千古的爱国诗篇《载驰》,全诗如下:


  载驰载驱,归唁卫侯。驱马悠悠,言至于漕。大夫跋涉,我心则忧。

既不我嘉,不能旋反。视尔不臧,我思不远。既不我嘉,不能旋济。视尔不臧,我思不閟。

陟彼阿丘,言采其蝱。女子善怀,亦各有行。许人尤之,众穉且狂。

我行其野,芃芃其麦。控于大邦,谁因谁极?大夫君子,无我有尤。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


全诗前三段大意是:我回国吊唁,招致你们阻拦,我很悲伤。你们虽然束手无策,但我决不能丢下故乡。你们对我的责难既幼稚又轻狂。

  《中国通史·妇女》中分析,许穆夫人为卫提出“控于大邦”的想法,是卫国仅有的出路,卫国实际上也是依着这条路线走过去的。

  所以许穆夫人在最后一段坚定地称:“我马行在郊野上,麦苗蓬勃如水浪,快向大国去求告,亲近的就会来救助。诸位大夫贤君子,请勿责我违礼仪,你们考虑上百次,不如让我走一趟。”

  《左传》记载,她的《载驰》渐渐在诸侯国间流传开来,卫文公也采纳了妹妹的意见,“控于大邦”,向齐国求助。

  《左传》还具体记载了齐国的援助情况:“齐侯使公子无亏率车三百乘、甲士三千人以戍漕。归公乘马,祭服五称,牛羊豕鸡狗皆三百,与门材。归夫人鱼轩,重锦三十两。”意思是齐桓公派公子无亏率三百辆战车三千甲士前往漕邑,帮助卫文公守城,稳定了局势,使卫国免于灭亡,并资助牛、羊、鸡、豕及建筑材料,帮助卫国建立新都——楚丘(今滑县)。

  这首诗以及诗背后救亡图存的果决行动,凸显了许穆夫人令人激赏的智慧与勇敢。

  卫戴公之后,是卫文公当政。卫文公艰苦创业,发展生产,到晚年军力增长十倍,后又吞并邢国(今山东聊城),国势复兴。卫成公为避狄人侵扰,再迁帝丘(今濮阳西南),经百余年休养生息,重又呈现出经济繁荣的景象。

  进入战国后,卫遭到赵的不断蚕食,国土日削,政治上也愈加腐败,行将自取灭亡。但卫的灭亡将破坏赵、魏间的均势,所以魏国攻赵救卫,使卫侥幸保存下来,成了魏国的附庸。

  秦王政六年(公元前241年),秦攻魏,占领濮阳一带设置东郡。卫国遂迁徙到野王(今河南沁阳),转受秦的保护。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卫君角被废为庶人,卫成为最后灭亡的周代封国。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分析:可能是它太小了,小到嬴政把它忘掉,12年后,胡亥忽然想起了它,才把它取消。

  弱小的卫居然在夹缝中生存,成为最后灭亡的周代封国。在朝歌被攻破的历史拐点上,如果没有许穆夫人的奔走疾呼,想来卫国的历史,会是另一番面貌吧。

  许穆夫人是文学史上公认的“中国最早的女诗人”,在卫国生死存亡之际,她挺身而出,凭着一己之力,为卫国免于灭亡立下功勋,并被《诗经》记录下来,成为千载留名的女子。


【本文素材来自网络,对原文作者,古诗学堂全体编辑深表敬意。如有版权异义,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删除。】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可以通过右上角的按钮分享给您的朋友们。若想关注本微信,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的“古诗学堂”即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