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支气管哮喘----截喘汤(姜春华)

 学中医书馆 2015-01-17
支气管哮喘’
   
  9.1截喘汤(姜春华)    ’
     [组成]  佛耳草15克碧桃干15克老鹳草15克旋覆
花10克全瓜蒌10克姜半夏10克防风10克五味子6克
    [功能]  降逆纳气,化痰截喘。    ’
    [主治]  咳嗽痰多,气逆喘促(慢支、肺气肿、支气管哮喘)。
    [用法]  日一剂,水煎服;    一
    【方解]  本方系姜氏经对支气管哮端的截治方法进行长期研
究,结合临床实际疗效筛选民间单验方优化而成。方中佛耳草出
自《本草拾遗》,功专化痰止咳平喘;老鹳草出《本草纲目拾遗》,
功能祛风活血,清热解毒,民间有老鹳草平喘的单方,该药含有
桷皮素,能祛痰扩张支气管,老鹳草煎剂在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
曹、肺炎球菌、链球菌以及流感病毒均有抑制作用,能控制支气
管哮喘发作的呼吸道感染}碧桃子酸苦收敛,《饮片新参》有“除
劳嗽”的记载,民间有治顽喘的经验。上三味除痰镇咳而平喘逆,
且能调节植物神经功能为主药。辅以旋覆花开结化痰,降逆止咳;
瓜蒌清上焦之积热,化浊痰之胶结,开胸中痹阻;_姜半夏清痰下
气,去胸中痰满尤佳;佐以五味子补肾纳气,镇咳敛肺;防风.
《药法类象》谓“治风通用,泻肺实。”是一味抗过敏的有效药,能
抑制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的变态反应,清除过敏原的刺激。上方共
具清肺化痰、降逆纳气截喘之效。
    [加减]  气虚者加白参3克、黄芪80克;肾虚者加苁蓉15
克、巴戟天15克、补骨脂15克、亦可加蛤蚧3—6克;阴虚有热
者加黄柏、知母、元参、生地各9克;咳甚引起喘促无痰或痰不

多者可加南天竹子6克、马勃6克、天浆壳3只;热喘加石膏15
克、知母、黄芩各10克;寒喘加炮附片9克、肉桂3克,并以鹅
簪石9克研粉服或加服紫金丹(须特制,砒石5克、明矾10克、
豆豉100克,糊丸绿豆大小,每服七八丸,日服2次,有肝肾病
勿服,有效与否一星期为止,切勿多服常服);痰多咯出不爽者加
苏子、白芥子、莱菔子各10克;胃家实便秘者加服调胃承气汤一
剂;喘止后常服河车大造丸、左归丸或右归丸,每服3克每日2次。
    (按语]  姜氏针对哮喘发作期自拟的“截喘汤”,根据中西
医结合病证互参原则,选药不落窠臼,撷取草药之长,吸收民间
单验方经验,抓住化痰和抗过敏的环节,使支气管痉挛得以松弛,
粘膜分泌物得以清除。所谓截喘的“截”,反映了姜氏治病重视截
断方药的学术思想,诚如赵学敏在《串雅》中所云;“截,绝也,
使其截而止。”截断就是快速有效,直中病源控制病情,尽早顿挫
病患,扭转病机,慎防他变。(本方原有开金锁、合欢皮两味,无
姜半夏、五味子,经姜氏审阅增删,意在加强化痰扶正之功矣)。
    [典型病例]  陈某,男,46岁,干部。
’  患有支气管哮喘30多年,每届秋冬必大发,曾用氨茶碱、皮
质激素类药物治疗,但仅能当时缓解,药停又喘。某El因天冷受
寒,哮喘大发已有4天,每晚看急诊。于1980年12月25日请姜
老会诊,症见哮喘咳嗽,喉间痰多气寒,痰色白,恶寒,周身酸
楚,胸闷夜不能平卧,苔薄腻,脉浮紧。西医诊断:支气管哮喘,
肺部感染;中医诊断:哮证(风寒挟痰)。
  处方:炙麻黄9克防风9克佛耳草15克老鹳草15克
碧桃干15克·旋覆花9克半夏9克开金锁15克合欢皮9
克细辛1,5克皂荚3克    。
  此方服3剂后,支气管哮喘即有明显缓解,服至7剂,哮喘
平止,胸部X片示。“肺部感染消失”,其余症状也明显改善,又续
服7剂巩固疗效,以后服用右归丸及人参蛤蚧散扶正固本,随访

3年未曾复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