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溃疡止血方(粉)(谢昌仁)

 学中医书馆 2015-01-17
溃疡止血方(粉)(谢昌仁)
  [组成]  黄芪15克太子参12克  白术6克炙甘草5克
当归6克  白芍10克阿胶珠10克地榆炭10克侧柏炭10
克乌贼骨12克煅龙牡各15克
    溃疡止血粉乌贼骨3份  白芨2份参三七粉1份
    [功能]  溃汤止血方:健脾益气,养血止血,和营定痛。
溃疡止血粉:收敛止血,活血化瘀,制酸止痛,生肌护膜。
    [主治]  上消化道出血,不论便血与吐血,尤以溃疡出血疗
效最佳。
    [用法]  溃疡止血方以水两碗约1000毫升左右,煎煮滤液
约350一400毫升,每13 1剂,每煎2次,早晚分服。溃疡止血粉
以乌贼骨、白芨、参三七粉按比例配制,共研极细末,每次5—10
克,每天2~3次,温水服下。
    [方解]  上消化道出血者,以脾胃虚寒证型为多,即所谓
“阴络伤则血内溢”是也。’所以然者,脾胃络损,气不摄血而溢出。
气与血密切相关,“气为血帅,血为气母”,《内经》早有所云,故
治血当治气为其原则。《类证治裁·血证总论》即日:“气和则血
循经,气逆则血越络”、“治血宜调气”。

    治气者,又有降气、清气、益气之别。此因脾胃虚寒,阴络
损伤,治当益气。是以参、芪、术、草补脾益气,又取其甘温之
性,祛脾胃之虚寒,得以温中摄血固脉,使血行经脉之中;伍当
归、白芍、阿胶珠,气血双补,阳中有阴,和营血而能止痛,乌
贼骨收敛止血、且能制酸止痛,《本草纲目》言其主治“唾血,下
血”;血“见黑即止”,故用地榆炭、侧柏炭;更以龙牡收敛止血、
益气固脱双重作用,防血随气脱之变。本方功能益气摄血、气血
双调。固涩而能护膜,且能防止虚脱,临床治愈率达98%。
    溃疡止血粉中乌贼骨功可收敛止血、制酸止痛,对胃脘痛伴
吞酸、嗳气、便血者颇有功效;白芨收敛,药性粘涩,止血颇佳;
参三七既可止血,又能活血散瘀定痛,合而成方,收敛止血,生
肌护膜,收效较佳。
。  [加减]  若肝郁气滞,暴怒伤肝动血,则宜加疏肝和血之郁
金6克、焦栀6克、当归6克、赤芍10克、丹皮6克、牛膝12克,
去益气生血之品如生芪、太子参等;热郁气滞、和降失调、久病
伤络者可清中止血,加炒川连3克、陈皮6克、姜夏10克、炒竹
茹6克、茯苓12克、甘草4克;胃阴亏虚,内热耗津伤络者宜养
胃阴,酌加沙参12克、麦冬10克、川石斛12克、玉竹12克等,
去生芪、白术。
    (按语]  上消化道出血大致分为脾胃虚寒型与肝胃不和型,
临床治疗益气摄血为主。本方即是根据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大多为
脾胃虚寒,并以溃疡出血为多而设。即使是肝胃不和型患者,大
多因久病或曾出血等因素而致脾胃虚寒,不能统血者屡见不鲜,根
据辨证属虚多实少,治疗大法仍以益气摄血为主,仍甩本方。但
胃脘胀痛明显,舌苔厚腻者不宜使用本方。    、
    [典型病例]  潘某,男,32岁,某厂技术员,住院号41565。
    患者1971年起即有胃脘痛病史,钡餐拍片诊断为“十二指肠
球部溃疡”。1980年7月1日上午突然解柏油样便约600克,伴胃

脘疼痛,纳谷减少。化验大便隐血(++++)乃收入院。
.入院时面色少华,神倦乏力,四肢欠温,纳谷不香,大便色
黑如柏油样,日解一次,苔薄白,脉濡。此属久痛入络,脾胃虚
弱,中阳不运,气不摄血,血从下溢,治以益气摄血法:
    黄芪15克太子参12克  白术6克炙草5克当归6克
  白芍10克阿胶珠10克地榆炭10克乌贼骨12克煅龙
牡各15克。
    服药2剂,加溃疡止血粉10克,1日3次,大便转黄,隐血
转阴,上腹部无不适,精神较佳,纳谷亦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