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飞 翔大界江

 侗乡人1961 2015-01-17
飞 翔大界江
               
               
                  日期:2013-03-14 08:34  作者:  来源:黑龙江农业信息网 
点击:106

               
               

                 






   
       
           
       
       
           
       
       
           
       
       
           
       
       
           
       
       
           
       
   
 

           
               
                   
                       
                   
                   
                       
                   
               
           
 

           

           
               
                   
                       
                   
                   
                       
                   
               
           
 

           

           
               
                   
                       
                   
                   
                       
                   
               
           
 

           

           
               
                   
                       
                   
                   
                       
                   
               
           
 

           

           
               
                   
                       
                   
               
           

           

文/摄 郑鸣


           


  在祖国的版图上,有一条雄浑壮阔、安静从容的东方大河,她发源于蒙古国的肯特山脉,北源的鄂嫩河更名为石勒喀河,南源的克鲁伦河流入中国的呼伦湖,又流出更名为额尔古纳河,它们各自呼风唤雨、流经滋润过千里沃野之后,在一个叫洛古河乡以西的地方悄然相拥,从此有了一个很中国的名字——黑龙江。


  2013年的头几天出差北京,又一次经历了令人窒息的雾霾,苦不堪言之际,蓦然想起不久前的一次“醉氧”之旅。


  2011年初秋,我与张永波、刘世明、王信等几位好友尝试驾驶动力橡皮艇,从漠河到抚远穿越2000多公里的黑龙江——中俄大界江。秋高气爽、层林尽染、江鸥尾随,好一段“奢侈的航程”。因为航行中你可以尽情、贪婪地呼吸着浓缩的负氧离子;可以在扑面而来的江水洗礼下寻觅这条大江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欣赏着两岸不同民族和文化的碰撞与交流,溯源着斯拉夫民族从遥远的欧洲向亚洲迁徙的路径,许多问题像是江水中的涟漪展开,平复,又展开……


  黑龙江,曾经是中国的一条内河,她与黄河、长江同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孕育的鲜卑、靺鞨等伟大文明曾经是那样深刻地影响过中原文明,直至改变着中原文明的走向。


  仅仅200余年,这条中国的内河已然成了中俄两国的界江,她又生生多出了一个俄文名称——阿穆尔河。


  源 头


  洛古河,几十户渔家临江而居,一方刻有鲜红“源”字的花岗岩巨石,稳稳地矗立在江边,似乎在恳求每一位访客在此验明正身。


  往上游大约8公里,就到额尔古纳河、石勒喀河、恩和哈达河三河汇合的地方,三河交汇冲积出一个三角洲,面积约有十多平方公里,在主航道俄罗斯一侧。一艘绿色的气垫船咆哮着从石勒喀河中冲出来,船舷两侧溅起高高的气浪,当气垫船稳稳停在那三角洲岸边时,只见船上下来几个身着迷彩服的俄军士兵,他们扛着测杆等器材,像是在测绘作业。


  天色不早,我们得从这里折返回北极村。顺水行船,动力橡皮艇如同在平放着的、色彩斑斓的LED大屏幕上飞行,秋天森林中熟透了的浆果、菌类,混合着阵阵的松香与富含负氧离子的空气,浓缩着、压迫着沁入胸腔,怎一个“醉”字形容得了。


  这时的大界江,如同一个长长的高压氧舱,正在以负压的方式透析和置换着久居都市的人那被污染过的心肺。


  航 标


  在丰水期已经过去的大界江上,航道中的浅滩不时裸露出来,准确判读两岸航标,严格按照航标的指引航行,攸关人船安全和界河航行规定。在这条总体向东南流淌的大界江上航行,几乎每个上午我们都得在强烈的逆光下寻找航标。强光刺眼,风吹流泪。稍不留意,要么丢标搁浅,要么误入左岸江汊。大界江右岸中方航标为红色,左岸俄方航标为白色。一般说,当主航道靠中方一侧时,以中方红色航标为准;而航道靠俄方一侧时,以俄方航标为准。当然,船行大江,发现航标、研判航标、前后对标,还真是一件细活。由于我们的无知与大意,开始几天竟连续几次搁浅和打坏螺旋桨。


  有一次竟在不知不觉中,顺着大流把船开到了俄罗斯境内的一条江汊中,直到已经清楚地看到红白蓝相间的俄罗斯国旗,才毅然调转船头。


  航行大界江,不按航标指引,一定会搁浅或是误入歧途;但你也会发现,主流有时还真不代表真理。


  玛 瑙


  中午时分停船岸边,在鹅卵石滩上支起煤气炉,盛满一锅清澈的江水,方便面的味道飘来时还真令人垂涎。最令人爱不释手的是在鹅卵石滩上信手拈来的彩色石头,端详着一块块未经打磨修饰,但却被江水冲刷得或拙朴,或精致的那些深红、枣红、紫红、绛红等颜色的石头,你会发现这些石头,总是透露出一种神秘的光泽,握在手里把玩,能感觉到粗粝中的细腻和沧桑中的温润,它们是自然状态中的玛瑙原石。


  航行大界江,你会发现从洪荒时代直泻千里的激流,会把因山崩地裂而来的顽石打磨成椭圆、浑圆,并以难以测算的速度将这些石头输送到远离高山的地方,越圆滑的石头被输送的距离越远。


  俄华后裔


  江面渐宽,航道复杂。借小息之际,我们准备向收网的渔民问路。眼前的这几位渔民朋友怎么都是高鼻梁、深眼窝呢?再仔细看他们眼睛的颜色多是黄色和灰色。他们就是沿江一线居住的俄华后裔。


  香肠、乡音,面包、老酒,能让陌生人之间顷刻消弭彼此的戒备。55岁的丛成武告诉我们,他的爷爷70多年前从河北一路逃荒到黑龙江边,那时候这里居住着许多俄罗斯人。后来爷爷与当地的一位俄罗斯姑娘结婚了,再后来就有了爸爸、叔叔、姑妈等一大家子人。他印象中的奶奶非常慈祥、非常勤劳、非常整洁。到他儿子这一辈已经是第四代俄华后裔了。第四代俄华后裔中的许多人,在形体和容貌上更像俄罗斯人。他们除了生活习俗还保留着少许的斯拉夫民族传统,许多人竟连一句像样的俄语都说不出来,倒是一口地道的东北土话让人觉得环境就是这样决定命运的。


  当天晚上我们住在依西肯小镇,同是俄华后裔的超市老板讲述了一个让我们笑了好多天的故事。几年前,邻村的一位俄华后裔的小伙子和朋友多喝了几杯,大雪让他迷失了回家的路,不经意间走过封冻的界江,天亮时分已经行走在俄罗斯的村庄里。早起的俄罗斯人对一个醉汉一般是熟视无睹。可当这小伙子清醒过来时,已经再没力气沿着来时的路走回家了,于是索性解开拴在村头的一匹高头大马,向着家的方向绝尘而去。


  航行大界江,不经意间会听到许多关于两个民族、两种文化或融合、或冲突的事情,那些事情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沉淀下来就这样成了今天的故事。故事里有爱情、有友谊、有误解,也有兵戎相见。总之,界江边上的每一村、每一镇都有许多好听的故事。


  冒烟山


  清代学者西清所撰《黑龙江外记》载:“清初时,察哈彦山头冒火生烟,而且势头不小。煤层积压裸露,日久自燃,远距数里,便见烟雾升腾,火光闪闪,渔民们从江中乘船举长杆点火晃着玩。”


  到了1855年,俄国地理学家马克随沙俄船队进入黑龙江,他在经过察哈彦冒烟山时记录到:“整个周围地区,甚至由此迤下直至瑷珲城的阿穆尔河畔居民都熟知这个地方。当地居民视这个地方为圣地而且受到非常的崇敬。凡是经过这里的人都要向保佑此地的神明致祭。前往格尔必齐河的满洲军队,每年顺河而下时都在这里休息,然后登上神明所在的山顶。在那里隆重祭祀,祈祷神明保佑长途旅行一路顺风。”


  当我们的橡皮艇在这段近10公里长的灰白色陡峭山崖下逶迤航行时,我真切地看到了那缕从蛮荒时代就不曾灭绝的青烟,回想起曾经检索到的上边那两段文字,让我们这些后来者无语、无泪。


  小三峡


  所谓小三峡,应该是那些曾经游历过长江三峡的文人骚客阅历的翻弄。


  由于接纳了俄罗斯境内的结雅河、布列亚河等几条水量充沛的大河,大界江从嘉荫和萝北段开始水势明显地丰盈起来,流量增大,流速加快,再加上中国境内的小兴安岭和俄罗斯境内布列亚山脉的挤压,形成了大约70多公里的一段幽静的峡谷,极目眺望上游或是下游,竟能感受到江水悠悠下泄时的落差之美。秋雨中航行,大家把能穿上的棉衣、羽绒衣统统穿上,然后再套上一件军用雨衣。即使这样,在全速行驶的橡皮艇上依然是瑟瑟发抖,好在有一壶老酒揣在胸前,实在冷了灌上一口,还真解决问题。


  突然前边出现了一条白色的大船,靠近了才看清是一条漂亮的中国游艇。再看游艇上的人穿着花花绿绿,每人手中的相机大大小小,不用猜就知道是一群南方来的游客。


  “请问:你们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游艇上一位操着江浙口音的眼镜客问道。


  “当然是中国人了!我们从祖国的北极漠河,驾驶动力橡皮艇穿越2000公里大界江要到东极抚远!”这边有队员爽快地回答。


  “啊?你们好厉害呀!”


  “祝你们一路顺风!”


  “中国万岁啊!”一个女游客竟喊出了这样的口号。


  一路顺风的祝福,可以欣然接受。仅仅是一个航行大界江,就能让人生出这样的感慨,受宠若惊。


  航行在大界江上,中俄两国的过往船只不多,也许是其他运输方式渐渐取代了各种客货轮船,似乎暗示着这条黄金水道正在给运动船舶的竞技赛和拉力赛预留空间。


  水阔江宽


  萝北至同江,直到抚远大约550多公里江段,两岸是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三江汇合冲击而成的巨大平原,中国一侧被称为三江平原。这个过去的北大荒,今日的北大仓,即使你在大界江上行船都能感受到它的脉动。那些大马力收割机就在与江岸近在咫只的地块上隆隆作响,金色的大豆和玉米转眼之间就像小山一样入库存储。在心底充盈着丰收喜悦的同时,也为三江平原过度使用化肥和过度抽取地下水资源的报道与传闻不免忧心忡忡。


  由于不时接纳着黑龙江水系中最大的结雅河和松花江等许多江河的巨大水量,大界江的下游已经变得非常宽阔和平缓,有的江段一眼望去竟看不到对岸,水温也比上游提升了7-8摄氏度。橡皮艇虽然仍以每小时30多公里的时速疾驶,但是大界江两岸的参照物已经变得模糊和不够清晰,仿佛是在大湖中荡漾,完全没有了速度感。


  这个江段的大界江,平静的就像一个巨大宽阔和无比修长的机场跑道,竟幻想着在这个跑道上可以起飞世界上最大的飞机,只要它有足够坚强的翅膀和强悍的心脏。


  水上达喀尔


  能不能依托这条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大界江,在确保环境安全、生态安全、边境安全的前提下,打造一个世界级的“水上达喀尔”?让中俄动力橡皮艇爱好者,继而是世界各国的动力橡皮艇爱好者在大界江上千艇竞翔一决高下?


  当我们欣慰地得知黑龙江省体育局已经立项,并着力打造这个世界级的“水上达喀尔”时,当全世界蜂拥而至的动力橡皮艇爱好者面对这条大界江时,当他们问起这条大江从哪里来,到那里去?两岸的民族为什么有着完全不同的习俗与文化?当人们问起应该给予这条大界江怎样的珍爱与呵护时,回答这些问题或许可以成就一部百科全书。


  郑鸣  哈尔滨电视台高级记者。


  第七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是中国唯一到达北极点和南极点采访拍摄的电视记者。也是22集《苏联纪行》、15集《东方大河·黑龙江》、5集《航行北冰洋》、100集《睦邻》、45集《兄弟》电视纪录片总编导。坚持一个信念:“路虽远,行则必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今天,人们习惯于把洛古河称作黑龙江的源头。事实上,有人更愿意把恩和哈达河与额尔古纳河、石勒喀河三河交汇的地方称作黑龙江源头。从地理坐标清晰与明显的意义上判断,我更倾向于这个界定。这不仅因为早在1991年,我们《东方大河·黑龙江》摄影队就曾从蒙古国境内的肯特山脉上的克鲁伦河和鄂嫩河源头开始拍摄这条东方大河,直到俄罗斯境内的尼古拉耶夫斯克(庙街)——黑龙江的入海口,作为中俄两国的界江,它仅仅是整个黑龙江水系的中段。争论相距距离8公里的江段哪里是大界江的源头,没有意义。如果有,也仅限于旅游经济的范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