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入门前的思考

 智慧旅游519 2015-01-18

常言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各)人。”这入门后的修行,到底是用“个”字,还是用“各”字呢?值得推敲。然所谓推敲,一般比喻反复斟酌和考虑,其典故也与入门有关,早在孩提时代大人就告诉了我们这个道理。

传说盛唐时期,有位苦吟诗人贾岛,他为了写诗,可谓殚精竭虑。“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鬚”就是他反复推敲诗作的真实写照。有一个故事,至今为后人津津乐道。

一天,贾岛骑着毛驴游走在长安城,由于他一边闭目思考,一边反复吟诵:“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不慎冲撞了大诗人韩愈的仪仗队,被人兴师问罪了起来。问明原由后,韩愈不仅不怪,反而饶有情趣地告诉贾岛:“还是‘敲’字好。月夜访友,即使友人家门虚掩,也应敲门而入,才不失常理。诗中用词多强调有声有色,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诗句才会跌宕起伏,跃然而动。‘挷挷’的敲门声在万籟俱寂的夜空回荡,更能衬托出和谐幽静的意境。”于是,推敲传为佳话,流传至今。

如今的入门将不再简单。住家防范意识增强了,特别是在门禁上大做文章,并带活了一个产业。比如各家各户,除了一道木门外还加上了一道铁门,如果住在高尚楼宇,大门口还有一个大活人把守。即便登堂入室,每家的门前还安装了一个门铃,有机械拉动的,有指纹触摸的,还有声控门禁的,简直五花八门。这种门禁系统的设置,让原本流传久远的“推敲”和“拉推”都失去了意义。好在目前百货超市、茶楼酒肆等依然保留着活动门,只是“推敲”与“拉推”的意义各有不同。

一日,我到社区一小超市采购。走到跟前一看,发现门前贴着一个“拉”字小牌子,于是,比较守规矩的我,自然就“拉”门进入。但回头一看,很多人都是随手“推”门而入,似乎这样会方便很多,竟一下让自己觉得傻做了无用功。

后来,待我结账拎着大包东西出来的时候,发现大门的门里也贴着一个小牌子,只是换成了“推”字。呵呵,不说我也知道。一下聪明起来的我准备随手推门而出,无奈推不动;再推,还是如此。于是调头往门边一瞅,与一位女士对视,原来我俩同时做了同一个动作。当然,她还是很有礼貌地朝我笑笑,让拿着大包东西的我先过。

走出超市门外的我这才想到,其实人家超市设计得很合理,早就考虑了可能出现的这种“人撞门”的情况,只是我们不太懂规矩。后来好多外国企业来到中国,发现中国是个不太重视标识的国度,尽管有明显的警示标识,人们还是视而不见。这不,不该停车的地方他照停不误,不该摆摊的地方被占道经营,人为地造成许多交通堵塞。于是,明白此理的老外就在门禁上大做文章,不信你到肯德基、麦当劳等店的门前试试,不去拉门你是进不去的。

我欣赏僧人贾岛的反复琢磨,也钦佩诗人韩愈的一语道破,然而习惯于闭门造车的中国人,不如入门前多点思量。入行先问市,入门先思量。因为成功不能靠运气,如何入门也是一种修行。实践证明,没有几个否定的思考,任何决策都是苍白无力;没有大量阅读的保证,任何思考都是无水之源。入门前的思考,对我们职场的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是推,是敲,抑或是拉,一切自有公论。

更多内容:http://gaoyang0755.blog.163.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