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Mindmanager画思维导图

 许愿真 2015-01-18
编辑点评:思维导图是将大脑中不可视化的影像通过发散、整理,从而形成可视化、方便记忆和理解图像,故称为“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有效的思维模式,应用于记忆、学习、思考等的思维“地图”,有利于人脑的扩展思维的展开

思维导图是将大脑中不可视化的影像通过发散、整理,从而形成可视化、方便记忆和理解图像,故称为“思维导图”。思维导图,简单的来说,它就是一种图。它是使用图形来组织和表达放射性思维的一种工具,也叫脑图,或者心智图。思维导图是有效的思维模式,应用于记忆、学习、思考等的思维“地图”,有利于人脑的扩展思维的展开

而Mindmanager作为绘制思维导图的一种工具,对我们来说或许并不陌生,使用过Mindmanager的人都知道,它方便、简单,功能强大,对于思维导图而言,它是一种很好的绘制、学习工具。在学习思维导图的初期,如果你之前从未接触过思维导图,那么我的建议是,首先找一些介绍思维导图的资料了解一下,然后试着了解Mindmanager这个软件,能基本掌握画图的方法,能画一些简单的思维导图就可以了。在今后的学习中,会随着学习的加深,一点点深入、一点点改进。

我今天这篇文章,其实是相对于已经接触过一段时间思维导图的人而言的。随着学习的深入,我们会发现,之前绘制思维导图存在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如何绘制思维导图呢?是不是只要按照头脑中的映像简单去加工成思维导图就可以了?在我们接触Mindmanager初期,我们可以这么做。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为了让我们的工作、学习更为的高效,我们就要寻一些方法了。

在网上有很多关于Mindmanager的使用技巧,例如热键的使用啦,一些实用小工具的点拨等等。这些工具的熟练掌握,对于掌握思维导图来说,无疑是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但是,如何能让我们所画的图在头脑中不止是思维闪像,而是能长久的停留在头脑中呢?这样也就实现了我们最初画思维导图的目的。那么,究竟如何画思维导图呢?

首先,思维导图不能这么画——

不能照着目录画。(前面说过,在学习思维导图初期可以,但是不建议)
出现大量重复的字、词,可以省略。
父项里面包含的字词,子项尽量避免出现
不能为了画图而画图

那么思维导图应该怎么画?

字数尽量要少。(发散思维,字数少就会强迫自己会想、去回忆当时的情景;有利于编织知识网)
关系尽量不复杂。(关系复杂,会使看得人厌倦,自己也不容易理解)
画图时颜色尽量要少。(颜色太多太乱,视觉上是给我们造成冲击了,同时我们也迷糊了)建议:颜色最多不超过三种
要经过思考、整理,不要机械的画图。

下面通过两张图,我来具体说明一下思维导图这么画的原因。

(图一)

(图二)

乍看这两张导图似乎没有什么区别,都是关于“软件结构”的,而且从知识点的结构上来看都是一样的。但是细细看来,两张图区别还是很大的。

首先,第二张图的字数明显少很多,而且知识的概括性和跨越性很大。例如“模块化”这个词,到第二张图中就直接用一个“化”字来概括。这样做虽然不能使人一目了然,但是稍稍的思维跨越更能发散人的思维,起到加强记忆的效果。

其次,单看第二张图,一个“化”字就会引发人的联想,想象着当初为什么会这么写,为什么单写一个“化”字呢?就会努力重现当时绘制的情景,又一次加深了印象,起到增强、巩固记忆、知识的作用。如此往复,你的工作、学习的效率是不是会事半功倍呢?

还有一些图呢,是比较强调内部的联系性的。建议大家画这样的图,因为内部联系性强,无形中就会形成一张知识网,因此,原本是一个“平面”的知识,现在变成了“立体”,提起一个知识点,就不再是一个“面”,而是“面”与“面”相连,形成了一个“立体”的“知识网”。

最后要强调一点的是,思维导图没有正确、错误之分。随着学习的深入、知识的巩固,自然会纠正以往的错误。我们不要在绘制得正确与否这一点上纠缠。

对于思维导图的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要在不断探索中,不断提高自己,最终达到提高学习效率,掌握知识的目的。

  [编辑:千金   2013年07月04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