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拉祜族正月“跳笙

 侗乡人1961 2015-01-19
拉祜族正月“跳笙
               
               
                  日期:2014-04-17 16:59  作者:  来源:云南文化交流网 
点击:47

               
               

                 




  源于古代氐羌南迁的拉祜族,主要聚居在澜沧江东西两岸的澜沧、孟连、临沧、双江和耿马等地。在漫长的辗转迁徙历史中,勤劳勇敢的拉祜族创造了个性鲜明、特色浓郁、内蕴丰厚的民族文化。拉祜族“芦笙舞”是其最具魅力和代表性的群众性舞蹈,堪称拉祜族优秀传统文明中的一枝奇葩。


  拉祜族奉葫芦为圣物,代表祖先、象征吉祥幸福。临沧、双江、耿马等地拉祜人逢年过节或婚嫁喜庆之际都要“吹笙打歌以乐”。拉祜人祖传的乐器有葫芦笙、口弦、三弦。耿马一带流传说,很久以前,拉祜人因用弩机换口弦而失地,又以吹芦笙营救出被俘的拉祜妇女,所以葫芦笙和口弦便代代相传。


  拉祜人过年期间举行隆重盛大的“跳芦笙”。正月初二开始,寂静的拉祜山寨便热闹起来。午饭过后,盛装的拉祜男女老幼纷纷汇聚到寨子中央空场上。人们在舞蹈场恭恭敬敬摆放篾箩,敬上祭神祭祖的糯米粑粑、亣蜡、酒等供品和祈福的籽种、泥土。庄重而简短的仪式过后,娴熟的芦笙手、三弦手吹奏起古老动听的曲调,男子依次围成里圈,女子围在外圈,大家“连袂而歌,踏地为节”,按逆时针方向边舞边唱。舞蹈以足踏动作为主,有点玉米歌、栽秧歌、收获歌、三脚歌、合脚歌、缩脚歌、阉鸡摆尾歌、斑鸠拾谷子歌、拉藤歌等,表现劳动狩猎场景或模拟禽兽动作,格调古朴,动作热情洒脱或诙谐有趣。在拉祜民间有“听得芦笙响,脚底板发痒”的说法。跳笙结束后,人们纷纷抓取一把经过跳笙的籽种或泥土,带回家播种,认为来年必能获得丰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