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疆昭苏县:民俗旅游富了别斯喀拉盖村民

 侗乡人1961 2015-01-19
新疆昭苏县:民俗旅游富了别斯喀拉盖村民
               
               
                  日期:2014-05-07 11:50  作者:  来源:新疆兴农网 
点击:61

               
               

                 




  “你好,请问是阿娜尔汗农家宾馆吗?我要订一间房子,两天时间。”五一假期前,伊宁市民米小英给昭苏县洪纳海乡别斯喀拉盖村村民布沙热木打了一个电话,希望预订一间客房。去年夏天的昭苏旅行,让米小英喜欢上了这家具有民族特色的家庭旅馆。


  别斯喀拉盖村位于昭苏县城西边,是去夏特古道、格登碑、细君公主墓园等景区的必经之路,曾是全乡有名的后进村。2012年,昭苏县进行安居富民房项目建设,一间间土坯房变成了一砖到顶的红顶屋,洪纳海乡结合全村维吾尔族占85%以上、距离县城较近的优势,开始尝试发展民俗旅游。


  “最初只是小范围试一下,没想到效果很好,不仅村民的积极性非常高,那些远道而来的游客也大加赞赏。”洪纳海乡党委副书记代芬说,从2013年开始,该乡结合旅游强县的思路,借助援疆资金,对新建房屋的村民每户补助2.8万元,改扩建村民每户补助1.6万元,依托农村环境整治项目实施下水管网工程,全面打造具有维吾尔族特色的民俗旅游。经过一年多的改造,别斯喀拉盖村目前有农家宾馆12家,农家乐6家。


  5月1日,记者在阿娜尔汗农家宾馆看到,160平方米的房屋装修精致,富有维吾尔族特色。主人布沙热木说,农家宾馆是2013年6月开办的,仅去年七八两个月就挣了近3万元。冬天虽然人少,但也会有人到昭苏县体验冬日风景。“来我家居住的不仅有疆内的游客,还有来自广州、天津等地的游客。像五一前订房间的米小英就是她的回头客。”布沙热木说,吸引游客的不仅是她家的居住环境,还有她拿手的维吾尔族美食。布沙热木相信今年会比去年挣得更多。


  “今年,我们还要打造有94户村民的农家乐一条街,让更多的村民都能通过民俗旅游富起来。”代芬说,为了配合民俗旅游,乡里还组建了“昭苏西部风情演艺公司”,除聘请少部分的专业人员外,大多数都是本村村民。30岁的努尔买买提就是村里出名的草根艺人,吹拉弹唱样样都行。


  左拉古丽经营的刀郎农家小院于2013年4月开始营业,可同时接待60人就餐,48元至68元不等的新疆风味套餐很受内陆游客的欢迎。“刚开张时,我也是抱着观望的态度。心想,反正是自家院子,多少能挣点,没想到去年就赚了4万多元。如果有村民愿意,我也可以带领他们一起发展农家乐。”左拉古丽说,全村的民俗旅游成规模了,村民才能挣更多的钱。


  “游客早晨从伊宁市出发,中午刚好赶到昭苏就餐,参观完夏特古道、格登碑等景点后晚上返回县城时刚好路过村子,正是晚饭时间。”代芬说,为了留住客人,村里还在村委会门前搭起了演出台,用村民自编自演的维吾尔族歌舞吸引回程的游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