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宁四区三县的一些重要资料,总有一段你必看!

 客有名 2015-01-19



城中区


城中区位于西宁市中部。属西宁市的中心老城区,是西宁市的政治、文化、商贸中心。是全市唯一无农村的地区。总面积10.5平方千米。总人口为15万(2004年)。以汉族为主,有回族、藏族、满族、土家族、蒙古族等。地处河谷地带,南高北低。南川河、湟水河流经境内,地下水源丰富。


建制沿革

1949年属西宁市一、二区。

1954年分属城东、城西区,

1956年设立城中区(区级),

1960年撤城中区并入城东、城西区,次年两区合并成立城区,

1963年建县级城中区。


行政区划

城中区辖7个街道和1个镇:人民街街道、南滩街道、仓门街街道、礼让街街道、饮马街街道、南川东路街道、南川西路街道、总寨镇。


城北区


城北区位于西宁市西北部,总面积137.7平方公里,人口25.3万人,有汉、回、藏、蒙、土等30个民族。是西宁市最大的新型市辖区。青藏铁路、宁大铁路横穿区内西、北两川,宁大公路、宁湟公路、兰西高速公路、海湖路立交桥使市区和郊县相连。区内有2O余条公交线路,移动通讯、数据交换、因特网络覆盖全区,交通通讯便捷;具有渊源历史的沈那遗址、北禅寺宁寿塔,利用神奇的丹霞地貌倚山而建的'土楼',突兀峭壁的'露天金刚',神奇的'九窟十八洞'引人入胜,更有那大墩岭的哥特式建筑公园,令国内外游客留连忘返。区内大中专院校和农牧科研院所相对集中,全省重点综合高校青海大学座落区内。


建制沿革及行政区划

1986年撤销西宁郊区建置,由城西区析置城北区,原郊区所辖乡分别划归城东、城西、城北区

2000年,城北区辖4个街道、2个镇。

2001年底,城北区辖4个街道、2个镇,23个社区、38个村(牧)委会。

三其街道:驻柴达木路478号,辖4个社区(幸福、欣乐、新村、光明)

小桥街道:驻小桥大街39号,辖6个社区(新海桥、盐庄、建设巷、毛胜寺、小桥大街、新世纪)、5个村委会(毛胜寺、陶家寨、陶新村、北杏园、小桥村)

朝阳街道:驻朝阳西路16号,辖5个社区(朝阳一、朝阳二、朝阳三、祁连路一、祁连路二)、5个村委会(寺台子、朝阳、祁家城、北园、新民)

马坊街道:驻柴达木路118号,辖4个社区(马坊一、马坊二、马坊三、马坊四)、3个村委会(盐庄、马坊、西杏园)

大堡子镇:驻柴达木路84号,辖2个社区(大堡子一、大堡子二)、14个村委会(宋家寨、大堡子、晋家湾、三其、陶北、朱南、朱北、陶南、严小、汪家寨、一其寨、关仲、巴浪、鲍家寨)

二十里铺镇:驻宁大路81号,辖2个社区(宁大路一、宁大路二)、11个村委会(石头磊、二十里铺、莫家庄、花园台、小寨、孙家寨、魏家庄、新村、九家湾、郭家塔、双苏堡)


2003年底,城北区辖4个街道、2个镇,23个社区、38个村(牧)委会。

三其街道:驻柴达木路478号,辖4个社区(幸福、欣乐、新村、光明)

小桥街道:驻小桥大街39号,辖6个社区(新海桥、盐庄、建设巷、毛胜寺、小桥大街、新世纪)、5个村委会(毛胜寺、陶家寨、陶新村、北杏园、小桥村)

朝阳街道:驻朝阳西路16号,辖5个社区(朝阳一、朝阳二、朝阳三、祁连路一、祁连路二)、5个村委会(寺台子、朝阳、祁家城、北园、新民)

马坊街道:驻柴达木路118号,辖4个社区(马坊一、马坊二、马坊三、马坊四)、3个村委会(盐庄、马坊、西杏园)

大堡子镇:驻柴达木路84号,辖2个社区(大堡子一、大堡子二)、14个村委会(宋家寨、大堡子、晋家湾、三其、陶北、朱南、朱北、陶南、严小、汪家寨、一其寨、关仲、巴浪、鲍家寨)

二十里铺镇:驻宁大路81号,辖2个社区(宁大路一、宁大路二)、11个村委会(石头磊、二十里铺、莫家庄、花园台、小寨、孙家寨、魏家庄、新村、九家湾、郭家塔、双苏堡)


2004年7月,西宁市城北区区划调整,街道办事处由4个调整为3个:撤销三其街道办事处,并入马坊街道办事处。


城西区

城西区位于西宁市西部,是一个以科研、文化、教育、商贸为主体的现代化城区。,总面积7323公顷。总人口为29.34万(2007年)。该区以汉族为主,还有回、藏、土等26种少数民族。它地处湟水河谷地,南高北低。湟水河、南川河交汇。


建制沿革及行政区划

1949年设一区,1954年改城西区,1956年设城西区人民委员会,1961年与城东区合并设立城区,1963年建县级城西区。

2000年,城西区辖6个街道、1个镇。

2001年底,城西区辖6个街道、1个镇,30个社区、15个村(牧)委会。

南川西路街道:辖6个社区(沈家寨、福禄巷、西台、红星、园树、东台)、5个村委会(贾小、红星、新青、园树、沈家寨)

虎台街道:驻虎台,辖6个社区(虎台、冷湖路、医财巷西、医财巷东、新宁路西、海晏路)

西关大街街道:驻西关大街,辖3个社区(北气象巷、南气象巷、贾小)

兴海路街道:驻兴海路,辖5个社区(湟岸巷、尕寺巷、兴胜巷、滨河路、中华巷)

古城台街道:驻西关大街,辖5个社区(昆仑路东、昆仑路西、学院巷西、学院巷东、广场东)

胜利路街道:驻胜利路,辖4个社区(公园巷、北商业巷、东交通巷、西交通巷)

彭家寨镇:驻西川南路,辖1个社区(西川南路)、10个村委会(西北园、彭家寨、刘家寨、阴山堂、汉庄、张家湾、杨家湾、晨光、火东、火西)


2003年底,城西区辖6个街道、1个镇,30个社区、18个村(牧)委会。

南川西路街道:辖6个社区(沈家寨、福禄巷、西台、红星、园树、东台)、5个村委会(贾小、红星、新青、园树、沈家寨)

虎台街道:驻虎台,辖6个社区(虎台、冷湖路、医财巷西、医财巷东、新宁路西、海晏路)、3个村委会(杨家寨、苏家河湾、殷家庄)。

西关大街街道:驻西关大街,辖3个社区(北气象巷、南气象巷、贾小)

兴海路街道:驻兴海路,辖5个社区(湟岸巷、尕寺巷、兴胜巷、滨河路、中华巷)

古城台街道:驻西关大街,辖5个社区(昆仑路东、昆仑路西、学院巷西、学院巷东、广场东)

胜利路街道:驻胜利路,辖4个社区(公园巷、北商业巷、东交通巷、西交通巷)

彭家寨镇:驻西川南路,辖1个社区(西川南路)、10个村委会(西北园、彭家寨、刘家寨、阴山堂、汉庄、张家湾、杨家湾、晨光、火东、火西)


旅游景区

国家4A级旅游景区青海省博物馆,核心景观有:《青海省史前文明展》、《青海民族文物展》、《藏传佛教艺术展》3个展览。


西宁市城西区有一座覆斗形土台,为虎台遗址。现存台高30米,周长360米,是公元397年,南凉王国建都西平(今西宁)时期由南凉王朝第三代君王为太子虎台修建的阅兵台,当地群众称其为“将台”或“点将台”。


青海省最大的汉传佛教比丘尼寺法幢寺,始建于1943年,总占在面积六千多平方米。寺内主要建筑有东西南北四个大殿和一座山门,塑像有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文贤、普贤、地藏、大势至、观世音菩萨,还有毕提、毗虑遮那等。该寺内重要文物有千手观音画、药师佛、十六尊者等,千手观音画是镇寺之宝。


西宁市最大的公共游乐公园-西宁人民公园,主要游乐设施有花卉区、人工湖、儿童游乐区、动物观赏区及美术展览馆等。这里绿树成荫、曲径回廊、水阁相间、鸟语花香、十分清雅。


城东区

城东区位于西宁市东部。城东区是省会西宁的东大门,区位优势比较明显,素有西宁旱码头之称。西宁火车站、货场、长途汽车站、海关均在区内,西宁飞机场距东区最近。以汉族为主,有回、藏、满、土等27种民族,其中回族约占总人口的29%,其它少数民族占3%。区人民政府驻东关大街街道。


建制沿革

1949年属市辖三、四区,1953年设东关回族自治区。1954年改城东区,1961年与城西区合并设立城区,1963年建立县一级城东区。

2000年,城东区辖7个街道、2个镇。

2001年底,城东区辖7个街道、2个镇,44个社区、20个村(牧)委会。

清真巷街道:辖7个社区(磨南、磨北、团结巷、胜利巷、南小街、清真巷)、1个村委会(友谊村)。

2003年底,城东区辖7个街道、2个镇,44个社区、20个村(牧)委会。人口214028人。

2007年2月15日,西宁市政府举行乐家湾镇移交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川工业园区管理签字仪式:城东区乐家湾镇(不含曹家寨村)正式委托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川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管理。


大通县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地处青海省东部河湟谷地,祁连山南麓,湟水河上游北川河流域,是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过渡地带。有汉族、回族、土族、藏族、蒙古族等26个民族,并先后两次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辖9镇、11乡……


建制沿革

历史文献记载,青海一带远古时期是羌人分散居住的地方,相传是炎帝姜性的别种。戎人其活动范围很广,东起陇东,西迄黄河源头,南至川西一带,西北达新疆中部,逐水草而居,以游牧为主。

夏禹时(公元前21世纪初)的雍州,即包括今陕西、宁夏、甘肃以及青海东部地区。

西汉时,北方的匈奴与湟中(今西宁古河湟一带统称为湟中地)的羌人联合,攻占河西走廊,阻塞了中原与西域的交通。


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遣骠骑将军霍去病率骑兵出陇西,攻祁连,击破匈奴右地,恢复了东西交通。汉王朝为了巩固这一新的战略地区,开拓河湟,列置河西四郡,又在今西宁城址修西平亭,设兵驻防。同时,在今大通长宁修了城堡,在附近开始了小规模屯垦,以补军需。

宣帝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派后将军营平侯赵充国率兵来古湟中(今黄河上游、湟水和大通河流域,古称'三河间'),实行'军事屯田',曾开通大通到张掖的通道。

西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增设长宁县,由西平郡管辖,后又归西都县(从临羌县分置)管辖。

西晋末年(公元310年前后),鲜卑慕容氏吐谷浑从今辽宁省迁徙到阴山、陇山,逐渐经甘肃南部,进人青海湖环湖地区,兼并羌人等大片土地,建立了吐谷浑王国,管辖青海的广大区域,前后达350年之久。十六国时,鲜卑族秃发乌孤建立南凉王国(公元397一414年),曾以西平(今西宁,后迁都乐都)为首府。大通地区归南凉管辖。

南凉灭后,北魏、北周曾分别管辖过该地。

隋炀帝大业四至五年(公元608一609年),派裴矩经营西域,

击败吐谷浑,可汗伏允率众逃入雪山(积石山南)。从此,自西平、临羌以西,且末(在今新疆)以东,祁连以南,雪山以北,皆为隋有,大通地区也回归中央政权的统一管辖。

唐高宗龙朔三年(公元663年),吐蕃灭吐谷浑,控制了整个河陇地区。大通地区由吐蕃统治,为时达200年之久。

公元960年,北宋建立后,吐蕃势衰,西夏兴起,于公元1004年成立夏国,建都银州,逐渐占有宁夏、甘肃、青海、新疆诸地。因宋朝致力于防御西夏威胁,厮啰在今西宁建首府青唐城,取代了吐蕃的统治,控制青海地区,达南城亦为厮啰管辖。

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年),宋军进入湟水流域,占青唐城,改名鄯州。

徽宗崇宁二年(1103年)。收复达南城,改名大通城。

公元1127年金灭北宋后,南宋时期一百年内,金和西夏交替统治青海东部地区。十三世纪初,蒙古贵族兴起,先后灭西夏和金,公元1271年建立元朝,进而灭南宋(1279年),统一中国。设置西宁、贵德二州及吐蕃朵甘思等处。在河州(今甘肃临夏)设置吐蕃宣慰使都元帅府。

今大通(包括今门源县)在其管辖范围内。

公元1368年,元朝灭亡,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明朝军事力量进入青海地区。

洪武六年(1373年),改西宁州为西宁卫,属陕西行省都指挥使司,继元制,封授土司。西宁卫共封十六家土司。当时大通地区有陈土司(子明),管辖十四个寨堡。土司府建在今长宁乡宋家庄。

洪武十九年(1386年)长兴侯耿炳文率军队修筑西宁城。同时,从河州、凉州、南京等地移民徙户,在大通河一带,垦荒辟地,开沟修渠,引水灌田,种植粮食,蔬菜等,从此大通地区逐渐发展繁荣起来。

明世宗嘉靖十五年(1536年),河套蒙古贵族吉囊及其后裔屡进西宁、大通、互助等地。明末,大通为蒙古贵族麦力干所据。清世祖顺治十年(1653年)麦力于在大通城大营宫室,使其长子南力木居之。

清世宗雍正元年(1723年),青海蒙古亲王罗布藏丹津联络郭莽(今大通广惠寺)、郭隆(今互助佑宁寺)等寺喇嘛叛清,攻西宁城和北川(今西宁郊区及大通外川)。

清世宗雍正二年(1724年),清政府调川陕总督年羹尧,四川提督岳钟琪统兵征讨,削平边患,廓清河湟。当时年羹尧曾派兵攻进两寺,'歼其众而焚其寺'。

雍正三年(1725年),为进一步加强清王朝集权统治,又增设军政设施,于设西宁府及西宁县的同时,设大通卫,并筑大通(今门源县城)、永安(今祁连县境)、白塔(今大通城关镇)三城,分兵驻守。大通城置总兵官,并左右游击,辖永安、白塔二营,属西宁府管辖。

乾隆九年(1744年),经西宁道杨应琚和大通卫守备官孙捷联名详请,卫署迁白塔。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改大通卫为大通县。从此白塔城成为大通县治所在地。

1957年10月,大通县人民政府从城关镇迁至桥头镇。

1985年11月6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大通县,并于1986年7月10日在原行政区域内建立了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至今。


湟源县

湟源县位于西宁市西部,县城城关镇距省会西宁52千米。。以汉族为主,还有回、藏、蒙古、土族等。湟源县原辖2个镇、6个乡、1个民族乡:城关镇、大华镇、东峡乡、日月藏族乡、和平乡、波航乡、申中乡、巴燕乡、寺寨乡。


建制沿革

湟源,在三代(夏、商、西周)、春秋时,称“西戎氏地”。

秦初,分全国为三十六个郡,当时,陇西郡实际控制着包括今湟源在内的青海东部地区。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设立临羌县,湟源属临羌县地,归金城郡。曹魏期间,因军事需要,县治移驻湟水北岸。湟水是黄河上游的重要支流,《汉书》谓“湟水出金城临羌塞外,东入河”。湟源即:“湟水源头”之意,从后来在湟源境内发掘的青铜时代遗存的卡约文化和湟水下游发现的“仰韶文化”,足以说明湟水流域同祖国的中原一样,具有悠久而灿烂的历史。

公元4年,王莽在高原明珠青海湖以东设西海郡(辖湟源地区),公元23年王莽政权崩溃,西海郡随之废弃,羌人复占湟源。三国(220--265年)时设立西平郡,依西平亭,增筑南、北、西三城,以为郡治,湟源复属临羌县地。西晋时(265--420年)先后建立前凉、后凉、南凉等地方割据政权,控制了今湟源及其以东的湟水流域地区。隋开皇五年(581年),在石堡山(今日月乡哈城村)修筑石堡城,设戍屯兵,吐蕃人称铁刃城,《读史方舆纪要》中写道:“石堡城(今指哈城)西三十里有山,山石皆赤。北接大山,南依雪山,号曰赤岭”(赤岭即今日月山)。日月山之所以驰名中外,一是它具有神奇瑰丽的迷人色彩,同时也因文成公主汉藏和亲成为汉藏人民友谊的象征,民族文化交流的见证;

唐(618--907)划全国为十道,废西平郡,置鄯州都督府,湟源为鄯城县地。唐开元二十二年(734年)改为吐蕃属地,湟源成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茶马互市”,遂立碑于赤岭(日月山),以分唐与吐蕃界,从此,商贸交易频繁,成为中原通往牧区和西藏的要塞,有“日月山界限中外”之说,著名的“海藏咽喉”、“海藏通衢”之称因此得名。

元(1227--1253年)宋理宗宝庆三年,成吉思汗亲率大军,攻克西宁州,湟源属元西宁州地。

明(1368--1644年)洪武五年改西宁州为西宁卫,湟源为西宁卫地。

雍正五年(1727年)筑丹噶尔(湟源县城)城,乾隆九年(1744年)经西宁道佥事杨应琚以丹噶尔路通西藏,逼近青海,为汉、土、回、藏、蒙及蒙准噶尔往来交易之所为由,向清政府上奏,后特准“一切交易,俱在丹城,毫无他泄”,因此,湟源被誉为“小北京”。道光年间,因湟源海藏通商,中外咽喉,特设立丹噶尔厅,属西宁府。

民国(1912--1949年)二年,西宁府改为西宁兵备道,丹噶尔厅改为湟源县。民国十八年(1929年),青海从甘肃省分出,成立青海省政府,辖西宁、大通、湟源、循化、化隆七县及青海蒙藏地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