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个重”构筑服务群众“新常态”

 指间飞歌 2015-01-20

“四个重”构筑服务群众“新常态”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践行群众路线,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就要党员干部进一步转变官念为民念,改进工作作风,提升服务效能,通过四个重改进为民服务方式,积极构建干群联系“新常态”,保障干部作风持续“在状态”。

    重走访构筑便民新常态。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践行群众路线,党员干部要走出车子,俯下身子,走村窜户,与群众面对面、手拉手、心连心,帮群众解难事。同时,党员干部通过干群众连心室,群众说事室,党代表工作室和道德讲堂等平台融于群众听意见,真心与群众攀亲戚,结队子,通过“传帮带”真正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使联系服务群众平台出现新常态,从而使干部与群众拉近距离,使干群鱼水情在一线联系中凝聚,在一线走访中升温。

    重交流构筑亲民新常态。党员干部坚持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身边小事、难事入手,交心谈心,变“找我谈”为“我来问”、“让我听”为“我要听”,打掉横亘在干群之间有形或无形的“隔心墙”,贴近群众心窝,触摸群众脉搏,解开群众心锁,用诚心和爱心温暖群众的心,通过交流谈心不断深化血肉感情,使交心谈心成为亲民新常态。

    重破难构筑为民新常态。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党员干部要把解决群众难题作为重点,突出问题导向,多措并举帮群众之所需,解群众之所难,使群众话有地方说、事有地方办、困难有人帮、问题有人管。要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意愿作为制定政策、做出决策、开展工作的重要考量,涉及群众权益的各项工作都要让群众参与、受群众监督、让群众满意,让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自觉融入到具体工作中,倾心帮扶群众解决急、难、需等农村实际问题,构筑为民新常态,提升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

     重建制构筑爱民新常态。探索建立健全联系服务群众长效机制,持续引导党员干部离“案头”、走“田头”、熟“户头”,推进群众工作常态化、长效化。在践行群众路线的具体实践中,党员干部要把管人、管事、管作风的长效机制作为重中之重抓紧抓实,将全心全意服务,真心真意破解群众难题、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好作风、好作法、好经验内化为信念、外化为习惯、固化为制度,走出爱民群众路线新常态,使群众的幸福指数在党员干部的辛苦指数下不断攀升。

    贯彻群众路线无终点,作风建设不化休止符。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我们党员干部要真正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和钉钉子的精神推进作风好转;以坚持不懈、坚韧不拔的劲头善作善成;以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决心和毅力,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构筑干群鱼水情新常态。

    (作者单位: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委组织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