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使”青睐90后?

 慈溪全媒体 2015-01-20

2014年,应届毕业生已全面进入90后时代,毫无疑问,毕业人数创新高、就业率创新低成就了2014年“史上最难就业季”。根据赶集网和北京大学联合发布的《赶集网90后毕业生饭碗报告》显示,截止到2014年6月末,90后毕业生的就业率仅为14.3%。

现实很残酷,就在一些人还在为如此之大的就业压力而苦恼之时,另外一些人已经“跳出藩篱”,开始将目光转向了创业,初露锋芒,便成为了天使投资公司的宠儿。根据投融界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有十余个90后负责的项目获得天使投资人的“天使之吻”,这一数字占到2014年上半年成功融资项目总数的5%左右。这一比例并不低,“甚至有个别风险投资公司,专门寻找90后团队带领的投资项目”,投融界一位融资专员表示。

90后创始的项目主要集中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硬件设备等领域。2014年9月,大象的创始人刘克楠透露公司已经融资超过500万美元。而大象的团队,大多都是90后。同样是9月份,翎客航天表示已经获得超过千万元的融资,更有著名天使投资人杨宁领投300万元。成立不足一年的翎客航天的市值超过1亿元,而该公司的创始人胡振宇年仅21岁。

诸如此类的例子越来越多,不少投资人甚至感慨:90后已然已经登上了创业的大舞台。

与其他年龄层的创业者不同,“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在90后中体现得更加淋漓。敢想敢做、特立独行是他们身上的特质,这种特质也吸引着越来越多天使投资人的垂青。

于是一大批90后喊着“我们要自由,我们要创造,我们要个性”的口号,纷纷开始了创业的征程。凭着可炒作的噱头,90后不遗余力地游走在各个投资人之间,而一大波的投资人、众筹平台也够“给力”,排着队为他们大胆前卫的想法买单。似乎看来,90后们需要做的只是提供创意、了解需求。但仔细观察,在这个过程中,90后们因为过于注重营销而忽略了创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产品的体验。

细究每个90后的创业故事,都会发现标签多于内容,营销多于产品,粉丝多于订单。当然,这就是90后的风格,也正是他们特立独行、吸引人的地方,但是当又一波更吸引人眼球的人物和故事袭来时,谁还会记得你曾经的辉煌呢?靠炒作自身和经营标签,绝不是做好产品的手段。

我们只会记得“90后创业者”这一群体,而不会长久地记住某一个产品和创业者。不管是前期流行的“脸萌”(创始人郭列1989年出生)、“超级课程表”(创始人余佳文1990年出生),还是近期火爆的“伏牛堂”(创始人张天一1990年出生)、“礼物说”(创始人温城辉1993年出生),与娱乐新闻一样,当下一个爆点出现时,这些便会被“后浪”拍死在沙滩上。当然,除非你说,你创业的目的不是做产品,而是经营自己,之后“金蝉脱壳”,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对于90后创业者,要学习的不再是在资本面前说故事的能力,而是踏实落实到改进产品中去。(本刊记者 栾相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