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景昌特效针灸临床精要(第一节)

 ZHAOZHONGYI14 2015-01-21
中国景昌特效针灸临床精要(第一节)
作者:郭华东    更新时间:2005-12-13    浏览次数:10822

(本资料限于篇幅未附穴位彩照,读者可下载本书电子版参阅)

 

 

 手指部位的寻找规律。

由于手指部位穴位众多,令学者望而止步,故去繁从简。精选其常用要穴十八个,计三十四穴点,并就其分布规律,从杨维杰之说,浅作说明。

一、阴掌五线--阴掌者,三阴经之掌心也。靠大拇指者为外侧,靠小拇指者为内侧,中央线为C线,外侧(近拇指侧)赤白肉际处为A线,A线与C线中央为B线,内侧(近小指侧)黑白肉际处为E线,E与C中央线为D线。

二、阳掌三线--近小指者为外侧;近大拇指者为内侧;内外两侧之间即为中央。

内外两侧均贴骨缘下针,中央则刺皮下针。

三、穴位

大间

位置: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外开三分,即第一节B线中点。

主治:心脏病、膝盖痛、疝气、眼痛、睾丸坠痛。

针法:针深一分至三分。

小间

位置:食指第一节B线上,大间穴上二分即是。

主治:肺系疾患、胸闷心慌、膝盖疼痛、肠炎。

针法:针深一分到三分。

附:大间、小间两穴均位于阴掌食指B线上,为方便取穴,以两指节距离上下1/3处各取一穴,在上者为小间,在下者为大间。

外间

位置:食指第二节B线上,两指节距离下1/3处是穴。

主治:疝气、尿道炎、牙痛、胃痛。

针法:针深二分至三分。

中间

位置:食指第一节正中央。

主治:心悸、胸闷、头晕眼花、膝痛、疝气。

针法:针深一分至二分。

     运用:上述四穴针深一分至二分俱可治疗心肺病变。二分至三分治疗下焦诸症,上述诸穴不宜双手同时取穴。一般来说,单手取穴以男左女右为准,四穴联用为治疗疝气特效针,据杨维杰经验,若配合三棱针在内踝及内踝周围点刺放血效果更佳。而笔者治疗疝气时,除取上述四穴,尤喜加灸大敦穴(左边疝气灸右边,右边疝气灸左边。)则见效之速,疗效之佳,令人难以置信。

 

 

木穴

位置:食指内侧D线上,计有两穴点,两指节距离上下一步1/3处各一穴点。

主治:肝火旺盛、脾气急燥、胃痛、皮肤骚痒。

针法:针深二分至三分。

运用:本穴为常用要穴,临床多取一穴,一般以下穴为准。对于眼睛干涩,眼球疼痛,见风流泪等皆有卓效(若加适量番泻叶代茶饮,效益佳)。若以此穴治疗诸如手癣,手掌皱裂等皮肤病尤具特效。治疗鼻涕过多,尤其是感冒流涕立见疗效。治疗皮肤病以患侧穴位为主,其它各病则以对侧穴位为主。此外,对外感引起的头痛亦效。

 

木穴肝火旺,急燥泪易淌。

手部皮肤病,涕多此穴当。

 

心常

位置:中指第一节D线上,两指节距离上下1/3处各取一穴,计有两穴点。

主治:心悸、风心病、心脏病。

针法:针深一分至三分。

中指一节上,D线名心常。

心悸与怔忡,疗效堪称良。

 

木炎

位置:无名指第二节D线上,指节间距离上下1/3处各一穴,计两穴点。

主治:肝炎、肝肿大、肝硬化。

针法:针深二分至三分。

运用:本穴治疗肝火旺盛之症颇佳。治疗口苦、 易怒、 烦燥诸症,皆一次而效。若配伍风府,疗口干、舌燥诸症当可针到而病情立缓。

木炎疗肝病,火旺指下平。

口干伍风府,针着便惺惺。

 

还巢

位置:无名指外侧正中央,赤白肉际处是穴。

主治:子宫痛、 子宫肌瘤、盆腔炎、月经不调、赤白带下、输卵管不通、子宫不正、小便频数、阴门发肿、安胎。

针法:针深二分至三分,忌双手同时取穴。

运用:本穴为治疗妇科疾病之要穴,且疗效显著。其穴多与妇科穴相伍,左右交替,即左妇科伍右还巢,右妇科伍左还巢。不唯治妇科诸症颇佳,治疗不孕症亦有特效。

还巢无名侧,中节正中央。

二至三分深,双手忌同伤。

堪疗子宫病,经乱带下尝。

输卵管不通,宫斜尿频良。

阴肿与安胎,求子功效强。

 

火膝

位置:小指甲外侧角后二分。

主治:膝盖痛、关节痛、风心痛。

针法:针深一分至二分。

运用:本穴治疗郁症(肝气横逆型)颇佳。而用于手太阳经疼痛,肩臂不举者、变形性膝关节炎,颇有殊效。

火膝少泽后,膝痛此穴凑。

风心关节炎,何须愁白头。

 

胆穴

位置:中指第一节两侧中点,计两穴点。

主治:惊悸、怔忡、小儿夜啼。

针法:针深一至二分。

运用:本穴疗惊悸、小儿夜啼,余常伍以内关更见取效神速。或独取哑门一穴疗效亦捷。不唯如此,本穴若伍以空间十联针治疗膝痛极其特效。

胆穴中指一,两侧各中点。

一分二分深,心悸此穴添。

堪治夜啼郎,膝痛应针痊。

 

二角明

位置:中指第一节中央线上,距离两指节间上下1/3处各取一穴,计两穴点。

主治:闪腰岔气、肾痛、眉棱骨痛、鼻骨痛、前额痛。

针法:五分针,皮下针向小指方,横刺二至三分。

运用:本穴治疗上述诸症,疗效颇著。本穴与火串共用,治疗闪腰岔气者,莫不立时见效。而疗鼻骨疼痛,笔者多与镇静穴共用,其疗效之佳,夷非所思。

取穴二角明,中指一节央。

横刺有两分,两穴皮下藏。

方向尤注意,针向小指方。

闪腰岔气者,腰痛亦专长。

鼻骨眉棱骨,诸痛皆无恙。

 

心膝

位置:中指背面第二节中央两侧中点处各一穴,计两穴点。

主治:膝盖痛、肩胛痛。

针法:针深一分至二分。

运用:本穴治疗脊椎疼痛及膝关节炎,临床运用之效果极佳。配膻中治疗膝无力特效。

心膝中指上,二节侧两旁。

针术任何施,两穴一二长。

膝盖肩胛痛,脊痛医名扬。

 

肺心

位置:中指背第二节中央线上,指节间距离上下1/3处各取一穴,计两穴点。

主治:脊椎疼痛、脖颈痛、腓肠肌痉挛。

针法:皮下向外(小指方向)横刺。

运用:本穴治疗腰椎疼痛极佳。

肺心中指二,两穴脖颈痛。

腰椎及尾椎,小腿胀痛松。

皮下外横刺,小指方向通。

 

木火

位置:中指背第三节横纹中央。

主治:半身不遂。

针法:向小指方向皮下横刺。

运用:本穴强心通络作用颇佳,治疗中风后遗症与其他穴位有协同作用。一般用本穴治疗首次留针不宜超过五分钟,五日后留针不宜超过三分钟,又五日后限留针一分钟。时间及次数均不宜多用。单用治疗中风后遗症,下肢无力,膝内侧及腓肠肌痉挛颇效。

木火中指三,横纹正中央。

治瘫有奇效,横刺小指方。

首限五分钟,五日后三芳。

再五三分钟,切记莫张扬。

 

指驷马

位置:食指背第二节外侧,指节间距离的1/2处为一穴点,其上下1/3处各一穴点,计三穴点。

主治:肋膜疾患、皮肤病、耳鸣耳痛、鼻炎、面部黑斑。

针法:针深二分至三分。

运用:本穴配木穴治疗掌指皮肤病特效。用治脸面黑斑若与背后阳性点挑治同时进行疗效甚佳。并治肩痛,退乳回奶皆效。

本穴须贴骨下针。

食指二节上,驷马金水昌。

掌指皮肤病,退乳亦可尝。

 

妇科

位置:大拇指第一节外侧黑白肉际处。距上下指间节距离1/3处各一穴点,计两穴点。

主治:月经先期或后期、月经过多或过少、盆腔炎、子宫肌瘤等。                                   

针法:贴与骨旁下针,针深二分至三分。

运用:本穴为妇科常用要穴,疗效显著。配中封,内庭疗痛经效力迅速而佳;配人皇、血海疗外阴白斑亦著;伍还巢疗不孕堪称特效。如系闭经,配长强穴,亦杏林一绝。

大指一节外,妇科二穴排。

诸多妇科病,针下春自来。

 

制污

位置:大拇指背第一节中央线上,指间节距离中点为一穴点,此穴点与上下指节的平分线再各取一点,计三穴点。

主治:久年恶疮、刀口不收等。

针法:三棱针点刺出血。

运用:本穴治疗一切疮疡,刀伤,烫伤或手术后伤口溃疡出水,久不收口。尤有特效。

制污大指中,一节三穴通。

创面久不收,血出见奇功。

 

五虎

位置:大拇指掌面第一节外侧黑白肉际处,两指纹中至上而下,依次分为五个穴点。

主治:全身骨痛。

针法:针深二分至三分。

运用:本穴为常用要穴,自指尖向下依次为五虎一、五虎二、五虎三、五虎四、五虎五。五虎一治疗手指酸痛及手指扭伤。若腕部无力,可径取列缺,速效;五虎三治疗足趾酸痛;五虎四治疗脚踝脚背酸痛;五虎五治疗脚跟酸痛,皆极有验效;五虎二为五虎一或五虎三之加强针。本穴治疗运动损伤性疼痛疗效极佳。而治疗足跟痛,伍以鲁琳下穴或小节穴,笔者治疗多例,莫不立见疗效。而对于蔓延性指掌麻痛,五虎欠佳。不若单取太渊,艾灸速效。十指尽痛者,可取外关,支正。挛急者,加取少商,极效。

要穴有五虎,大指掌面部。

一节外侧出,周身骨痛楚。

一穴攻手指,三穴足趾殊。

脚踝脚背痛,脚跟五虎五。

 

 

著者按

董氏景昌于手指上发现诸多穴位,殊为不易。手部穴位针刺时以无针感为佳。本节穴位主要应用于较轻较短之病。若能认穴准确,手法精练,其治疗效果亦非传统针灸所能比拟。

笔者曾治疗顽固性疝气多例,均以大、小、外、中四间配大敦。其疗效快者下针数分钟即有好转,慢者三五次多可治愈。传统医学上曾记载疝气取大敦,但未记载具体的穴位施术方法,取穴固然,当如何取之?笔者不胜揣陋,将所得附上。

又如妇科、还巢这一穴对,隔日针刺治疗输卵管不通、幼稚型子宫、子宫不正、精液过敏等引起的不孕症,疗效远较传统针灸为佳。在此基础上,辩症施治,未能生育者极其罕见。

取手部穴位治疗疾病,医者多可按图索骥,而获得良效。但若能在传统医学上,施以景昌奇穴,疗效更著。试看二角明一穴,治疗闪腰岔气,胸胁疼痛时,若病程短,针下当可取效。反之,疗效甚微。如与火串(即支沟)相伍,莫不针到而疾患立减。二角明当归属手厥阴经,病候可见腋下肿,胸胁满闷,心悸不宁,或心痛。而支沟为手少阳之经穴,据载善治逆气、胁腋急痛,唯经分阴阳,互为表里。故两穴合用,疗效奇著。观二角明一穴之配伍,可见灵活应用尤为关键。不唯如此,景昌奇穴特别注重针刺的深浅,同一穴位,深浅不同,其治疗疾病亦有不同,疗效亦各有别,学者不可不察。

在本节穴位的针刺方面,讲究一快一慢。针前揉压穴位片刻,以散其气。捏紧近心端,尔后行以速刺,则受术者几无疼痛。而出针要慢,一者不伤其气,二者可尽量避免血随针出。

 

返回《景昌奇穴》目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