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觉真法师·什么是给予?

 勿染尘埃 2015-01-22

觉真法师·什么是给予?
信息来源:大公网  发布日期:2014-12-02

 

  文/觉真法师

  什么是给予?对佛学深有造诣的西方分析心理学大家弗洛姆有过专门研究。他认为,这个问题看起来简单,实际上很不简单。

  我们往往误解了给予。

  最大的误解,认为给予就是放弃,是被剥夺,被牺牲了。一个不懂得给予的真正意义的人,一个没有施舍意识的人,他就是以上述这种方式来感受给予行为的。比如,一个市场性格的人,他愿意给予,是因为有接受交换的利益。只有给予,而没有接受,他就认为他是受骗了,是吃亏了,是被剥夺了,甚至是牺牲了。这种思维方式的人,一般不肯施舍,拒绝给予。

  还有一种人,他把给予看作是美德,是主动的,心甘情愿的牺牲。他们仍然觉得,给予是我的施舍,是我的失去,但因为这是美德,所以,我肯失去,肯牺牲。他们认为,给予比接受更好,因为这是美德,我不求回报,我只求给予,我能接受牺牲,忍受失去。当然,这也已经很不错了。

  可是,对仁者,对佛陀教化的慈悲心来说,给予还有更高的意义:给予是一种生命力,一种人的善性,本性,菩萨心。正是在给予、施舍中,我体验到我的富有(当然这是精神能力的富有)。这是一种能量,一种生机勃勃的喜悦的正能量。这不是牺牲,不是被剥夺,不是失去,而是在给予的行为中表现了我的生命力和人性中最崇高的施舍。是无我、无私,无任何个人目的的,是为了利他,为了利群利众,为了成就他人,成就别人的需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