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葡萄秋声(图)

 真八善八美 2015-01-23
葡萄秋声(图) 

  在秋天的水果中,我最喜欢葡萄,喜欢它的种种滋味,喜欢它的晶莹之状,喜欢它玛瑙般的色彩,喜欢它一串串一簇簇一拥而上地紧紧拥抱的形态。如果要我选秋天的形象大使,我会首选葡萄。诚然“霜叶红于二月花”,如诗的红叶是秋之特点。但那须远望,看层林尽染,那如火如荼的枫叶在太阳的光影下,摇曳生姿且很豪迈。而葡萄不仅可远观,也可近看,还可入口供人品尝。这甜酸参半的如珠之果,才名副其实占了水果这个水字。贾宝玉说“女儿是水做的”,而葡萄正是甜甜的有点酸溜溜的水做的,它是美貌女子。美人还须搭配英雄,你看:“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疆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将士出征之际,拥杯醉于葡萄美酒,更觉壮怀激烈,顿生豪迈之气。

  酿成美酒把葡萄的魂留住,从古至今,美酒离不开葡萄。茅台是好酒,但葡萄酒却是美酒。古代用夜光杯,现代用水晶般的玻璃杯盛酒,为的是看它的美色,可闻、可观、可品。这其实是纯正的秋色秋香。

  秋天是收获的时令,同时也是万物从盛至衰的季节,于是北宋文人欧阳修在《秋声赋》中,略有悲怆地写道:“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交日晶;其气凛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

  人都喜聚怕散,想永葆青春而厌惧衰老,此种心情,即是壮年盛名之士亦不可免。

  我在这幅拙作之中,补二雏鸡,用清悦之稚音划破“草拂之变色,木遭之叶脱”的肃杀之气。画本无声,但颗颗硕果似欢颜笑语,反古人之悲凉,永驻缤纷之欢畅,故题“秋声”。

  咀嚼着古人名句,在秋实中真切地感受生活的变化,是人生一大享受,既有酸甜的,又有微涩的。葡萄的美不全因为它珠玉般的外形,还在于它淳真的甘洌之味绵远悠长。虽然有几分酸涩,但却让人感觉到亲切,就如同人生,总免不了有艰辛,有坎坷,幸福的“甜”与失落的“酸”总是交织在一起,让人留恋,让人忧愁。只有这样,人生才会冲击平淡而增加了几许的快乐,才有了累累秋实的收获。可以这样说:“葡萄本身就是人生的一段再现。”

  喜爱秋色,也就更加喜欢葡萄,着墨于那颗颗果实,一笔一画经心,在浓淡里渲染,在轻点中赋情,一叶一果,都是秋天的收获,在画卷上,也隐藏了我的心思,那一粒粒果实正是对生活的寄托。

  曾经想躲开闹市,于武陵仙境中去寻找一片桃花源。但我不想与桃花为伴,因为它虽有些许风流、些许妖冶,而风情极短。我只想寻到一架葡萄,支上一张竹椅,惬意地沉醉,沐浴着轻轻的鸟语花香与月光秋露,看着那一串串果实玉润珠圆,会是多么由衷地感到幸福啊。在七夕的夜晚,去倾听牛郎织女的表白,那细细的丝藤绊住我的尘心,从这里一直攀到银河。

  徐渭在寂寞之余曾写过一首《题墨葡萄》诗:“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他对于秋的领悟显然不够潇洒。人要修得一种境界,就是享受大自然并沉醉于天籁之中。我于此处也和一首来步文长原韵罢了:“秋声欲问喜盈盈,挥墨淋漓笑晚风。心底明珠焉肯卖,闲情仍在野藤中。”

  秋声葡萄,赠给每一位我爱的人,人在春花秋实中感受无尽轮回,我想用我画的每一颗果实,每一粒心中的葡萄,在收获的秋天去奉献,当然,可能有少许的酸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