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湖北省孝昌县实施地标产品保护提升凤凰茶品质

 山野散士 2015-01-23

  去年5月,具有700多年历史的产自湖北省孝感市孝昌县周巷镇大山深处的凤凰茶,被质检总局批准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据孝昌县茶叶合作社联社理事长黄继权介绍,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土壤、植被和特有的栽培技术及采摘、加工工艺是周巷凤凰茶独具特色品质的3大自然因素。

  茶叶中国1月23日讯 去年5月,具有700多年历史的产自湖北省孝感市孝昌县周巷镇大山深处的凤凰茶,被质检总局批准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消息一经传出,当地村民纷纷奔走相告,相互庆贺深山里飞出了“金凤凰”。

  孝昌县周巷镇是孝文化的故乡。史上二十四孝之一孟宗的出生地就是周巷。周巷也是茶文化的故乡,种茶历史悠久,茶叶质量上乘,尤以产于凤凰山一带的品质为佳。周巷所产茶叶在省内享有较高的声誉,在市内家喻户晓,为送礼居家之必备物品,久而久之,当地民众就把周巷镇所产茶叶统称为周巷凤凰茶。

  记者在当地采访时偶得一民间传说。相传明成祖朱棣登基以前,曾微服私访路过凤凰山,当地人奉茶,汤色嫩绿明亮,叶底柔嫩匀齐,茶香清香持久,口感鲜醇润爽,饮之回味无穷。朱棣欣喜之余,便在双峰尖旁建双峰庙,在双峰尖山脚修园明寺,品茶养性,乐不思归。从此,可见周巷凤凰茶的历史之悠久,文化底蕴之深厚。

  据周巷镇委副书记黄克英介绍,凤凰茶种植基地主要分布在该镇凤凰山、古城庵、公牧山、双峰山等地,种植品种主要是鄂茶一号、福鼎大白等优良品种。建国后,生产企业主要是原国营凤凰山茶场。改革开放后,在政府指导下,对茶场进行了改制,成立了孝昌县凤凰茶叶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一批民营、私营企业,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标准”的经营模式,按照“四统五定一分散”的形式进行生产。

  目前,周巷凤凰茶的大型加工企业共有7家,资产总额1.16亿元,注册了“寺监”、“尖峰”等商标15个,5家企业的基地和产品通过了有机茶认证,1家企业的产品通过了绿色食品认证,4家企业通过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7家企业均获得了食品生产许可证。种茶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据孝昌县茶叶合作社联社理事长黄继权介绍,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土壤、植被和特有的栽培技术及采摘、加工工艺是周巷凤凰茶独具特色品质的3大自然因素。

  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条件为生产出周巷凤凰茶这样的优质茶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一是基地所在山林海拔较高,云雾多,光照适宜,尤其是三四月采头茶季节,每天上午九、十时才日出云散,即使盛夏,也时而晴空万里,时而云遮雾漫。短光波的蓝、紫、红光易被叶绿素吸收,增强光合作用,有利于芽叶营养成分的形成。二是基地所在山林昼夜温差大,芽头叶质柔嫩,茸毛多,生长周期长,有利于形成优良的品质。三是高海拔基地的茶叶病虫害很少,空气、水质洁净,没有污染,茶叶质量纯正,无杂味。

  除了地理气候以外,周巷镇的土壤和植被也是造就周巷凤凰茶品质特点的重要原因。该地土壤类型主要为黄棕壤黏土、黄棕壤沙泥土、棕色森林土等,是在北亚热带暖温带过渡的生物气候条件下形成的一种比较特殊地带性土壤,兼有红黄壤、棕壤及褐土的某些特征。土壤中矿物质营养丰富,富含微量元素,十分适宜茶树的生长。

  每到茶叶生长季节,恰逢山花盛开,漫山红遍,花朵绽放所吐出的幽香,被新萌发的茶树芽叶所吸附,制出的茶叶香气独特,清香持久。

  据介绍,周巷凤凰茶从苗木选择到园间管理都有着一系列具体的要求,其茶树经过多年的品种更新改造,加之独具特色的栽培技术和园间管理,使得周巷凤凰茶茶树相比一般品种而言有着新叶早发、芽壮的特点。

  周巷凤凰茶鲜叶采摘的要求更为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