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确认和计量 金融工具是指形成一个企业的金融资产,并形成其他单位的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的合同。金融工具包括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可分为基础金融工具和衍生工具。 一、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分类 (一)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 (二)持有至到期投资 (三)贷款和应收款项 (四)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五)其他金融负债 企业在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初始确认时对其进行分类后,不得随意变更.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确认 (一)初始确认 企业成为金融工具合同的一方时,应当确认一项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 (二)终止确认 1.收取金融资产现金流量的合同权利终止,或金融资产已经转移,且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规定的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条件的,应当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 2.金融负债的现时义务全部或部分已经解除的,才能终止确认该金融负债或其一部分。 三、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初始计量 企业初始确认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时,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 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人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相关交易费用应当直接计人当期损益;对于其他类别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相关交易费用应当计人初始确认金额,构成实际利息组成部分。 四、金融资产的后续计量 (一)金融资产后续计量原则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且不扣除将来处置该金融资产时可能发生的交易费用;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计量。 (二)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 实际利率法,是指按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含一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实际利率计算其摊余成本及各期利息收入或利息费用的方法。 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1)扣除已经偿还的本金;(2)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 (3)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仅适用于金融资产)。 (三)以公允价值后续计量的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 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人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应当计人当期损益。 2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除减值损失和外币货币性金融资产形成的汇兑差额外,应当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在该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时转出。计入当期损益。 3.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在发生减值、摊销或终止确认时产生的利 得或损失,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但该金融资产被指定为被套期项目的除外。 (四)金融资产之间重分类的处理 根据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规定将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重分类日,该投资的账面价值与其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所有者权益,在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或终止确认时转出,计人当期损益。 五、金融负债的后续计量 (一)金融负债后续计量原则 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且不扣除将来结清金融负债时可能发生的交易费用。 2.不属于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的财务担保合同,应当在初始确认后按照下列两项金额之中的较高者进行后续计量: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确定的金额;初始确认金额扣除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的原则确定的累计摊销额后的余额。 3.上述金融负债以外的金融负债,应当按摊余成本后续计量。 (二)金融负债后续计量的会计处理 ’ 1.按照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的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除与套期保值有关外,应当计人当期损益。 2.以摊余成本或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在摊销、终止确认时产生的利得或损失,应当计人当期损益。但该金融负债被指定为被套期项目的除外。 六、金融资产减值 (一)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 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以外的金融资产(含单项金融资产或一组金融资产,下同)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应当确认减值损失,计提减值准备。 (二)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的计量 1.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减值损失的计量 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发生减值时,应当将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与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减值损失,计人当期损益。 对于存在大量性质类似且以摊余成本后续计量金融资产的企业,应当先将单项金额重大的金融资产单独出来进行减值测试。对单项金额不重大的金融资产,可以单独进行减值测试,或包括在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金融资产组合中进行减值测试。单独测试未发现减值的金融资产,应当包括在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金融资产组合中再进行减值测试。已单项确认减值损失的金融资产,不应包括在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金融资产组合中进行减值测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