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为河南大学陈家海教授主讲的合唱与指挥精品课程教学视频,全套课程共15学时,由壹课堂网整理免费共享。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的前身是成立于在上个世纪20年代的开封艺专,受当时“学堂乐歌”、“新军”军乐以及群众歌咏活动的影响,著名音乐教育家、小提琴教育家谢孟刚先生,音乐理论家赵子佩先生在他们的教学中开始了合唱的教学,培养出了首批具有合唱指挥能力的音乐人才。30年代,冼星海率“抗日救亡歌咏队”来开封宣传抗日救亡,激起了群众歌咏的热潮,河南大学师生在冼星海的影响下,以马可为代表的爱国师生成立了抗日救亡歌咏队,掀起了河南群众抗日救亡歌咏活动的浪潮,同时也推动了学校合唱活动的开展与普及。 合唱指挥课在新中国成立以后获得较大发展,本课程以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央音乐学院建立指挥系开始面向全国招收合唱指挥专业人才为标志,合唱与指挥课开始成为专业音乐院校的一门必修课程。河南大学的合唱指挥课早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由张彬老师负责教授,进入六十年代由李乃宏老师任主讲教师,后由江宇番、平黎明等老师担任此课程的教学工作。那时的合唱与指挥课程基本遵循教育部于80年代初郑州会议确立的教学大纲为教学依据。 上世纪90年代后,由陈家海教授担任河南大学艺术学院合唱与指挥课的专任教师。此时,合唱与指挥课的教学多沿袭专业音乐院校的课程模式。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得到迅猛发展,高等师范教育如何面向基础教育,音乐教育如何突出师范性的问题愈来愈被关注。陈家海教授在此期间发表论文阐述师范性与专业性相统一的关系,并开始对合唱与指挥的教学内容、方式进行一定的思考与探索。并在第五届国民音乐教育改革研讨会上提交本课程改革方案,得到众多同行的认可,并受到原国家教委艺术教育委员会赵沨主任的肯定。他说:“陈家海同志在合唱与指挥这门课的改革设计中,把声乐(包括童声)的基本训练、指挥图式的训练、合唱艺术的训练,以及和声听觉的训练穿成一条线,是一个既符合实际需要又切实可行的构思。” 合唱与指挥01合唱与指挥02合唱与指挥03合唱与指挥04合唱与指挥05合唱与指挥06合唱与指挥07合唱与指挥08合唱与指挥09合唱与指挥10合唱与指挥11合唱与指挥12合唱与指挥13合唱与指挥14合唱与指挥15 |
|